返回第一卷 第434章 我们的格局,不能仅仅局限在明州一市之上  权势巅峰:分手后,我青云直上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卷 第434章 我们的格局,不能仅仅局限在明州一市之上 (第2/3页)

他知道,无数双眼睛在盯着他。

    期待者有之,嫉妒者有之,等着看他出错的人,恐怕更多。

    他不能有丝毫的松懈。

    就在郑仪沉浸于思考时,办公桌上那部红色的保密电话,突兀地响了起来。

    清脆而急促的铃声,在安静的办公室里显得格外响亮。

    这部电话,直通省委主要领导。

    这个时候打来……

    他立刻收敛心神,调整了一下呼吸,伸手拿起听筒。

    “喂,您好,我是郑仪。”

    电话那头,传来一个沉稳、温和,却又带着威严的声音。

    这个声音,郑仪太熟悉了。

    正是那位将他从省委政研室空降到明州,在他提拔副书记、乃至未来接任书记过程中都起了关键作用的领导。

    徐志鸿。

    只是,如今徐志鸿的身份,已经从省长,变成了省委书记。

    “郑仪啊,没打扰你工作吧?”

    徐志鸿的语气很随意,像是在拉家常,但郑仪能感觉到那平静语气下的分量。

    “徐书记您好!没有没有,刚处理完手头的事。”

    郑仪连忙答道,身体不自觉地坐直了一些。

    “嗯。”

    徐志鸿应了一声。

    “明州上半年的数据,我看到了。”

    徐志鸿开门见山。

    “很不错!非常不错!”

    即便是隔着电话,郑仪也能想象到徐书记此刻脸上那满意的笑容。

    “百分之十点三!总量进到第四!这个成绩,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啊!”

    “这都是省委坚强领导的结果,也是明州广大干部群众共同努力的结果。”

    郑仪的语气恭敬而谦逊。

    “呵呵,你啊,就别跟我来这套虚的了。”

    徐志鸿笑了笑,语气更加亲切。

    “成绩就是成绩,该肯定的就要肯定。”

    “你郑仪在明州这几年,尤其是最近这一年,确实干出了样子!打开了局面!”

    “当初力排众议,把你放到明州这个‘硬骨头’上,看来这个决定是正确的!”

    这话,已经是极高的评价和肯定了。

    “徐书记过奖了,我做的还很不够,离省委的要求和群众的期望还有很大差距。”

    郑仪依旧保持着冷静和低调。

    “差距肯定有,发展永远在路上嘛。”

    徐志鸿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深沉了一些。

    “但是,郑仪啊,明州能有今天的局面,来之不易。”

    “这证明了你提出的‘新明州建设’的思路是对路的,也证明了你们市委班子是有战斗力、有执行力的。”

    “现在,明州算是初步走出了困境,站上了一个新的平台。”

    “接下来,怎么走?方向在哪里?动力在哪里?”

    徐志鸿的问题,与郑仪刚才思考的,不谋而合。

    “徐书记,我们正在抓紧研究。”

    郑仪谨慎地回答道。

    “初步考虑,还是要坚持‘新明州建设’这个总抓手,但在内涵和外延上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

    “比如,在继续推进城市更新和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要更加注重产业结构的优化和科技创新驱动……”

    郑仪简要地汇报了一下自己的初步思考。

    徐志鸿静静地听着,没有打断。

    直到郑仪说完,他才缓缓开口。

    “你的这些想法,方向是对的。”

    “但是,郑仪啊……”

    徐志鸿的语气变得异常郑重。

    “站在我这个位置,看问题,可能要比你更宏观一些,也更……长远一些。”

    郑仪的心提了起来,凝神静听。

    他知道,徐书记接下来的话,将是至关重要的政治指点。

    “明州的发展,当然首先要造福明州人民,这是我们的根本宗旨。”

    “但是,我们的格局,不能仅仅局限在明州一市之上。”

    “要把明州的发展,放在我们整个江东省发展的大局中来考量,来谋划!”

    “江东省这些年,发展势头不错,但也面临着区域发展不平衡、新旧动能转换不畅等突出问题。”

    “尤其是像明州这样曾经的老工业基地、资源型城市,如何转型升级,如何重焕生机,是全省普遍面临的课题。”

    “明州这次,算是闯出了一条路子,虽然还不完善,但至少看到了希望,积累了经验。”

    徐志鸿的语气带着一种殷切的期望。

    “省委对明州,是寄予厚望的!”

    “对你在明州的工作,也是充分肯定的,并且是充满信心的!”

    “我们希望,明州不仅仅要自己发展得好,更要发挥好示范引领作用!”

    “要勇于探索,大胆实践,为全省同类城市转型升级,趟出一条可复制、可推广的好路子来!”

    “要带动全省其他的兄弟市,一起发展,共同进步!”

    “这才是明州下一步应该肩负起的更大责任!也是你郑仪,应该拥有的……更高、更广阔的视野!”

    徐志鸿这番话,像一道闪电,瞬间劈开了郑仪脑海中所有的迷雾。

    格局不能局限在一市之上!

    要放在全省大局中!

    要发挥示范引领作用!

    要带动兄弟市共同发展!

    这些话,表面上是在谈工作,谈发展。

    但其背后蕴含的政治意味,再明显不过了!

    这已经不是在暗示他接任市委书记了!

    这是在告诉他,省委对他的期望,远不止一个市委书记!

    能够“带动全省兄弟市发展”的,那至少是……省委常委级别的领导,才能具备的格局和能量!

    徐书记这是在告诉他,不要满足于眼前接任市委书记这个“小目标”。

    要把目光放得更远,要朝着进入省委常委、承担更大责任的方向去努力!

    这是更高层次的政治期许和……栽培!

    郑仪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了。

    饶是以他的沉稳,此刻也感到一阵难以抑制的激动和……压力。

    “徐书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