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章:青囊奥语  轮回图:乱世迷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章:青囊奥语 (第1/3页)

    察哈尔府东跨院的书房里,马灯的光透过玻璃罩子漫开来,在墙面上映出书架的影子,连古籍封皮上的裂纹都看得清清楚楚。前一晚刚下过场小雨,窗缝里钻进来的风带着股草木混泥土的清劲儿,吹散了墨汁和旧纸的沉闷。陈老坐在八仙桌主位,身边围了三位须发皆白的风水先生 —— 都是他从城里 “地脉堂” 请来的老手,最年长的周先生攥着个铜罗盘,罗盘盘面磨得发亮,是察哈尔出了名的地脉行家,早年在云南探过金矿;姓吴的先生戴副圆框老花镜,怀里揣着本线装《青囊奥语》,书页都翻得起了毛边,手指总在字缝里摩挲,一看就是跟典籍打了一辈子交道;还有个郑先生,胳膊上搭着件洗得发白的蓝布褂子,手里捏着根刻着地脉纹路的木尺,专会破解各地的地脉陷阱,据说十年前在山西帮人避过流沙坑,救了三个矿工的命。

    桌上摊着海盗地图、《地脉考》《雪心赋》,还有一沓裁好的宣纸,陈老手里握着支狼毫笔,笔尖沾着浓墨,正对着地图上火焰岛的轮廓皱着眉:“周老哥,你再瞅瞅这岛的山势,是不是《青囊奥语》里说的‘金火相生’格局?俺昨儿翻到后半夜,总觉得这岛的走向像条卧着的龙,就是拿不准龙颔在哪儿 —— 金井指定藏在龙颔里。”

    周先生闻言,把铜罗盘往地图中央一放,罗盘上的指针 “嗡嗡” 转了两圈,最后稳稳指向火山东侧的溶洞,他捻着下巴上的白胡子笑道:“陈老弟你没看错!这岛从东北往西南斜着伸,像条金龙扎进海里,火山正好在龙首的位置,吐出来的火气能养着地脉里的金气,这就是‘龙含火孕金’的真格局。《青囊奥语》里写‘金井藏于龙颔,脉走龙脊’,龙颔就是火山东侧那溶洞的深处,咱得把龙脉的走向标得明明白白,不然到了那边走岔一步,就跟踩进阎王殿没啥区别。”

    吴先生赶紧把怀里的《青囊奥语》掏出来,翻到夹着红纸条的那一页,指着上面的篆字念道:“你们看这句‘循脉而进,逆脉则陷’—— 去年俺在山西帮人看煤矿,有个矿工不信邪,非要抄近路逆着脉走,刚走没几步就踩进瘴气坑,等救上来时脸都紫了,嘴里吐白沫,养了半个月才缓过来。这火焰岛的地脉比山西的还邪乎,逆着走不光有瘴气,说不定还有暗河、流沙,咱得把这些陷阱一条一条列清楚,连应对法子都写细了。”

    郑先生这时接过话头,从怀里掏出个油布小本子,上面记满了他早年破解陷阱的经验,字里还夹着小图:“俺来跟你们说,这溶洞里指定有‘龙脊九折’,就是九道弯,每道弯都有陷阱。第一道弯离入口最近,地脉里的瘴气会从石缝里渗出来,闻着像烂草混着铁锈味儿,得让弟兄们提前备上粗布湿毛巾,再带上解毒丸 —— 就用牛黄、雄黄、甘草按 3:2:1 的比例配,俺以前用这方子解过瘴气毒,吃了半个时辰就能缓过来;第二道弯指定有暗河,俺看地图上的地脉走向,那地方的水脉最旺,水深得有丈二,河底还有暗流,得备上橡皮救生圈,让会水的在前头探路,沿着西岸走,东岸的石头下面藏着漩涡,卷进去就别想出来;第三道弯就是流沙坑,识别法子简单,地面上有细沙鼓包,踩上去发虚,还会往下陷,遇到这情况别慌,赶紧往旁边的石头上爬,要是陷进去了,越挣扎陷得越快,俺早年在云南见过,有个伙计陷进去,没半炷香就剩个脑袋露在外面……”

    陈老一边听一边点头,手里的狼毫笔在宣纸上飞快地写着,“寻金要诀” 四个大字先落在纸头,墨色浓得发亮,接着一条一条往下记:“一、火焰岛龙脉走向:东北至西南,呈‘金龙探海’势,金井在火山东侧溶洞龙颔处(距入口一百二十丈);二、溶洞入口识别:红色火脉纹岩石带(石面泛朱砂色,遇火发亮),沿纹入洞为正途,偏左偏右皆为逆脉;三、第一道弯(距入口三十丈):瘴气区,特征 —— 烂草铁锈味、石缝冒青烟,应对法 —— 粗布湿毛巾捂口鼻,口服解毒丸(牛黄 3 钱、雄黄 2 钱、甘草 1 钱,研末冲服);四、第二道弯(距入口六十丈):暗河区,水深丈二、西岸缓、东岸有漩涡,应对法 —— 橡皮救生圈(充气后检查漏气)、会水者先导、禁近东岸;五、第三道弯(距入口九十丈):流沙区,识别 —— 细沙鼓包、地面发虚、陷足难拔,应对法 —— 攀石避险、禁挣扎,备木板铺地……” 写的时候他时不时停下来,跟三位先生核对细节,比如解毒丸的用量得按成人剂量,橡皮救生圈要带修补用的胶水,甚至连木板的尺寸都特意标注 “长三尺、宽一尺,厚两寸”,生怕出半点纰漏。

    书房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张啸北端着个黑漆托盘走进来,上面放着四碗冒着热气的砖茶,茶汤浓得像琥珀,还有一碟刚出锅的芝麻糕,油乎乎的透着香,热气裹着甜香飘满屋子:“陈老,周先生、吴先生、郑先生,歇会儿喝口茶垫垫,这芝麻糕是灶房王师傅刚蒸的,还热乎着呢,甜不齁人,就着砖茶正好解腻。” 周先生伸手端过茶碗,指尖碰到碗沿还烫了一下,他咧嘴笑了笑,露出两颗豁牙:“张小哥有心了,这砖茶喝着舒坦,祛湿解乏,比城里茶馆卖的龙井还对俺胃口 —— 俺这老骨头,就爱喝这口浓的。” 张啸北挠了挠后脑勺,憨笑道:“这是俺们督军特意让灶房煮的,说您几位熬夜琢磨要诀,得喝点热的补补,别冻着。” 吴先生拿起块芝麻糕塞进嘴里,嚼得 “咯吱” 响,嘴角沾了点芝麻:“嗯!这糕做得地道,面发得软和,芝麻也炒得香,比俺家老婆子做的还强 —— 她总把糖放多了,甜得齁嗓子。”

    正说着,院儿里传来急促的脚步声,索菲亚攥着个牛皮信封跑进来,藏青色的棉袍下摆被风吹得飘起来,头发也乱了两缕,额头上还沾着细汗:“姜!伊万的密报到了!刚从南洋捎过来的,信差骑马跑了三天,衣服都没换!” 众人闻声都停下手里的动作,姜啸虎从里屋快步走出来,他刚换了件干净的浅灰色短褂,袖口卷到小臂,露出结实的胳膊,伸手接过信封,指尖能感觉到里面信纸的厚度,他小心地拆开火漆封口 —— 火漆上印着沙俄反战组织的标志,一只展翅的鸽子,把里面的几张俄语信纸和一张手绘地图抽出来,摊在桌上。

    索菲亚凑到旁边,手指点着信纸快速翻译,语速比平时快了不少,能听出她的紧张:“伊万说,火焰岛的沙俄基地由海军少将伊万诺夫镇守,这老小子以前在极北的摩尔曼斯克海军基地待过,十年前镇压反战游行时,亲手开枪杀了五个学生,手段特别狠,基地里的人都叫他‘白熊’—— 因为他冬天也穿厚皮袄,下手比冰还冷。现在基地里关着三百二十七个土著,还有五十三个从东南亚抓来的中国矿工,全是活体实验的对象,关在铁笼子里,每天只给两顿黑面包,喝的水都是浑浊的。” 她指着地图上标着 “实验区” 的地方,声音沉了下来,手指都有点发颤:“最要命的是,实验体已经开始变异了 —— 皮肤变得跟硬橡胶似的,普通的汉阳造子弹打上去都弹飞,有的甚至能挡住刺刀;力气也大得吓人,有个实验体一拳就把铁笼子砸出个碗大的坑,最后是用三根高压电棍一起戳,才把他电晕的。伊万诺夫还催着黄金蜘蛛教的人送寄生孢子,说要用地心金的金气强化寄生体,想在一个月内搞出‘金纹战士’,到时候这些战士不光不怕子弹,还能操控地脉里的金气,更难对付了。”

    李啸冲刚从外面练完拳走进来,左肩膀上还垫着块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