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一十三章:秦剑太阿  轮回图:乱世迷踪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一百一十三章:秦剑太阿 (第2/3页)

拦住:“别动!泰阿剑乃‘威道之剑’,自带王者之气,只有心怀正义、气场相合之人才能拔出,强行拔取会被剑气反噬!”

    姜啸虎走到石座前,体内的灵种和五行灵物突然发烫,与泰阿剑产生了共鸣,剑身上的彩色宝石瞬间亮起,剑气也变得柔和起来。他伸手握住剑柄,轻轻一拔,“嗡” 的一声龙吟,泰阿剑被轻松拔出,剑身泛着淡淡的青光,剑气萦绕在周围,却没有伤害任何人。“娘的!虎子,你居然能拔出这剑!” 李啸冲眼睛都直了,“这剑看着就厉害,砍教众肯定一刀一个!”

    姜啸虎挥舞了一下泰阿剑,剑气划过空气,“呼呼” 作响,走廊两侧的石头被剑气扫中,瞬间裂开一道缝隙。“这剑确实厉害!” 他满意地点点头,把剑背在背上,“以后就是俺的武器了!”

    刘幂赶紧掏出手记,飞快地记着:“秦陵倒悬金字塔第五层,发现上古名剑泰阿剑,剑身暗青,剑柄嵌七颗宝石,姜啸虎成功拔出,剑气逼人。”

    继续往下走,到了第七层,这里没有走廊,而是一个巨大的厅堂,厅堂中央摆放着九个巨大的鼎,每个鼎都有一人多高,鼎身是青铜色的,上面刻着山川河流、日月星辰,还有密密麻麻的铭文,鼎的腹部雕刻着龙、凤、麒麟等神兽,栩栩如生。九个鼎按照九宫方位排列,每个鼎下面都有一个燃烧的火盆,火盆里的火焰是蓝色的,照亮了整个厅堂。

    “大禹九鼎!这是大禹九鼎啊!” 陈老激动得浑身发抖,围着鼎转了一圈,“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收九牧之金,铸九鼎,象征九州,没想到居然在这里!” 他指着鼎身上的铭文,“这些铭文记载的是大禹治水的过程,还有九州的地理风貌,是无价之宝!”

    张啸北走到一个鼎前,用矿镐敲了敲鼎身,“咚” 的一声,声音浑厚悠远,像是从远古传来:“娘的!这鼎也太沉了,俺估摸着得有几千斤!秦始皇居然把这玩意儿藏在这里,真是大手笔!”

    姜啸虎伸手摸了摸鼎身,鼎身冰凉,铭文在他触碰下泛着淡淡的金光,他能感觉到鼎里蕴含着一股厚重的土气,与沃土印的力量相互呼应。“这九鼎不仅是象征,里面还蕴含着地脉之力,怪不得秦陵的地脉这么旺盛。” 他说道,“这可是华夏的国宝,以后得想办法保护好。”

    到了第九层,也就是倒悬金字塔的塔尖位置,这里是一个圆形的空间,空间中央摆放着十二个巨大的金人,每个金人都有三丈高,通体金黄,穿着古代士兵的铠甲,手持不同的武器,有的握剑,有的持盾,有的扛矛,眼神威严,栩栩如生,仿佛随时会活过来。金人身上刻着细密的纹路,纹路里泛着淡淡的红光,与金字塔墙壁上的符文相互呼应。

    “这就是十二金人!” 李啸冲瞪大了眼睛,“传说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收天下之兵,铸十二金人,镇守咸阳,没想到居然藏在秦陵里!” 他走到一个持盾的金人面前,伸手摸了摸,金人的材质坚硬冰凉,不像是纯金,更像是一种混合了其他金属的合金。

    “这些金人不仅是兵器所铸,里面还融入了灵种的碎片。” 姜啸虎感应到金人体内的能量,“它们是秦陵的守护者,要是有外人闯入,应该会自动攻击。” 他体内的灵种微微一动,十二金人身上的纹路红光闪烁了一下,却没有攻击,显然是认出了灵种的气息。

    陈老仔细观察着金人的铠甲纹路:“这些纹路是上古阵法,十二金人按照十二地支排列,形成守护阵,难怪秦陵这么多年都没被人闯入核心。”

    众人在第九层停留了片刻,继续往前走,塔尖的尽头有一个通道,通道尽头是一扇巨大的石门,石门上没有任何纹饰,只有一个圆形的凹槽,像是为某种宝石准备的。姜啸虎尝试用泰阿剑劈开,剑砍在石门上,“当” 的一声,石门纹丝不动,反而震得他手心发麻。

    “这石门咋打开?” 张啸北着急地问,“难道又要找机关?”

    就在这时,姜啸虎赶紧调动体内的灵种力量,一股金色的能量注入凹槽,“咔嗒” 一声,石门缓缓打开。

    门后面是一个更大的空间,像是一个巨大的地宫,地宫中央悬浮着一艘奇异的交通工具 —— 它通体呈银白色,形状像一艘小船,却没有船桨和帆,船身光滑,没有任何拼接的痕迹,像是一整块金属打造而成,上面刻着许多奇异的纹路,纹路泛着淡淡的蓝光,船的周围悬浮着几颗发光的晶石,照亮了整个地宫。

    “这是…… 轮波舟!” 陈老看着小船,眼神里满是震惊,“传说秦始皇当年遇仙人,得到一艘能日行万里、入水不沉、飞天不坠的轮波舟,没想到是真的!”

    姜啸虎走到轮波舟旁边,伸手摸了摸船身,船身冰凉,材质像是从未见过的金属,纹路在他触碰下亮起蓝光,船内突然投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