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风! (第2/3页)
因素影响很大,尤其是港港和湾湾的歌迷,不认账的大把,但是像罗大又和王霏这个级别的内行,就明显都对林见鹿的这张英文专辑推崇备至!
聊着聊着,眼看快中午,一帮新老朋友就都络绎而来。
唱片公司嘛,歌手中午之前能到,已经是超级敬业、超级勤奋了。
李宗胜、林仪莲、莫文蔚,都算老朋友。
倒是蛮稀罕,郭富成也来了,说是也在录新歌。
在过去,跟郭富成认识了也差不多一年了,交情始终普普,彼此基本上只会在大场合里碰面,私下几乎从不相约,不过这一次见面,倒是感觉他的态度有变化,说话的语气能感觉得出来,他的心气儿好像是一下子就顺了。
“卖不好也很正常的,不过销量怎么样,不影响你这张专辑的水平!我讲真,好牛好牛的一张专辑!我每年都会听很多欧美那边的作品,但我现在觉得,那些好红好红的歌,卖一两千万张,都并不比你这张专辑更出色!我是佩服的!刚听到我就同我经纪人讲,鹿仔了不起,他做的好多风格的混搭,太棒太棒了!”
挺难得。
而林见鹿的性格,只要对方人品没有大问题,又愿意跟他亲近,他一向都很愿意还以善意——甚至不以对方的能力大小、红不红来判断。
然而……当然,港港这边尽管已经是整个亚洲最偏西化、同欧美世界联系最紧密的地区了,但消息显然仍是偏闭塞的。
所以,在没有大肆宣传的情况下,港港这边的人其实还无从知道,《21》这样子的一张英文专辑,跟过去港台那么多歌手做的英文专辑,从一开始就是不一样的。而就在一帮内行都在纷纷释放善意,或表达认可、推崇备至,或安慰安抚,表示销量成绩并不能抹杀你这张专辑的出色的时候,事实上,在阿美利加、在加拿大、在英国、法国等等的大半欧美世界,《21》已经开始爆发了。
出门来音乐工厂前,接到张爱嘉的电话,美东时间晚上八点,公告牌的TOP100准时公布,《21》在未经大规模推广和宣传的情况下,已经拿出了亮眼的成绩和口碑——大爆已经成了很多内行人眼里的必然。
当然,林见鹿不打算自己解释什么、吹什么。
等消息吧!
风是肯定会吹过来的!
…………
闲聊,帮人看谱子,还去听了听林仪莲、莫文蔚、郭富成他们最近录的新歌,不知不觉就忙活到了午饭时间,一直到订的饭送来,大家一起吃饭的时候,林见鹿才又忽然惊讶地发现,王霏居然一直都没走。
“卧槽……你没走啊?”
“大哥,我一直在你身边晃悠,你这话是怎么说出口的!”
“哈哈哈!回去喂奶啊你!”
“关你屁事!”
于是她就蹭着看到了林见鹿的新歌的曲谱。
事实上来说,歌都没录呢,一切的谱子、编曲,乃至歌手和创作人的思考,之于唱片公司来说,都是绝对要保密的重要资产。
不要说王霏是其他唱片公司的歌手,就算本公司的歌手,也都是要尽可能保密一下的——然而,规矩是规矩,实践是实践。
一大帮人分着看稿子,你还能单纯把王霏给隔出去吗?
朋友还要不要做了?
那就一起看喽——大家都是那么好的朋友,人品也都久经考验,就算老段在这里,大概也不会有什么意见。
嗯,林见鹿的第二张专辑,一共预备了十六首歌。
准确来说,其实是十五首,其中一首《爱情转移》,林见鹿打算直接把粤语版的《富士山下》也给录出来,留着做庆功版——算是他的第一首粤语歌了,虽然对他来说,几乎不会多费什么力气,但是却可以相当程度上的讨好一下港港本地的歌迷。属于何乐而不为的范畴。
绝对的大专了,因此定价会有调整,张爱嘉之前就已经跟老段谈妥了的。
比如在湾湾,《冷酷到底》十一首歌,定价180台币,算是随行就市,更何况又是新人首张专辑,无话可讲,但是到了这第二张华语专辑,一下子给得多,直接上到了十五首歌的大专,那就必须涨价。
港港也一样,98港币一张,其实已经不算便宜,但港台这边卖专辑,本就都习惯性地采用短线操作的思路,普遍给到一张专辑十首歌就差不多了,因此才把定价压在百元以内,十五首歌的大专辑,本地市场几乎没有。
但林见鹿不想这么随行就市了。
他不缺歌,不缺作品,他缺的是时间和精力。
而且录歌很快,之于他来说,很简单,跑宣传却实在是繁琐之极的烦人。
所以就一张专辑里多塞歌,定价拉起来。
湾湾那边暂定涨到240台币,老段甚至说,看录出来之后的整体效果,如果专辑足够硬,可以考虑定到280台币,港港这边则会考虑定价在140港币到150港币的样子——这样子随着专辑内容的定价调整,华语这边不多,但在欧美的唱片市场,这才是常态。尤其很多创作型歌手,普遍喜欢大专,一张专辑塞十六七首歌的都有的是,那当然不能跟普通十首、十二首歌的专辑卖一个价。
嗯,专辑歌单——
《花香》、《江南》、《像风一样自由》、《有没有人告诉你》、《西海情歌》、《背叛情歌》、《一起摇摆》、《奔跑》、《东风破》、《夜曲》、《爱在西元前》、《唯一》、《第一次》、《白月光》、《爱情转移》,外加一首粤语作品《富士山下》。
依然是林见鹿的选歌老路子,大杂烩。
风格上的大杂烩,歌手上的大杂烩。
只不过相比起《冷酷到底》那时候作为新人的小心翼翼,以及力求对各个销售市场都能有定位精准的作品,到了这第二张专辑,他就更有底气了,当然也就更能放得开了,于是就没有再选类似《倍儿爽》这一类的曲风,而是开始适度的往里面多掺杂了一些我伦的作品,增加了含伦量。
而诸如日韩、东南亚一些非华裔的消费者,他已经不需要再通过一张华语专辑去打了,他有更强势的英文专辑去主打这一块儿的市场了!
做出这种决定,当然是基于之前两张专辑,一张他自己的《冷酷到底》,一张他从头到尾包办打造的陈舒华的《追光者》,他已经初步完成了对市场口味的感知,同时也注意到,R&B的风格经由过去一年的浸染,华语歌坛的听众们似乎也在越来越喜爱,所以到了自己的新专辑,就再加大一点份量。
当然,如果《21》在欧美乃至全球,能如愿的爆发起来,并且把影响力传递回华语歌坛,那就更好,你们不是崇洋媚外嘛,你看,我的说唱、R&B在欧美都特么卖那么好,我现在特意做了华语的R&B和说唱给你听,还不感恩?
“阿鹿啊,你是天才!我说过好多次了,当着很多人都说过,但唯独没有当面对你说过,现在我要说,你是真正的天才!”
谱子看了不知道有没有一半,老大哥罗大又很激动,一番话说得,带着一抹说不出的感慨——有些英雄迟暮的扼腕感觉。
大家都是行内人,又都是朋友,熟知罗大又近些年的经历,闻言自是各有各的感慨,李宗胜拍拍老大哥的膝盖,“你也是天才,阿鹿再屌,也没有超过你!振作一下啦,写歌啊!”
罗大又哈哈一笑,摆手、摇头,“老啦!”
…………
歌谱传阅过,不要讲单纯谱子本身,已经足够征服一帮行业大触和老行尊,就算是谱子里有些叫人疑惑、不敢看好的东西,以林见鹿今时今日的江湖地位,等闲也不会有人出来硬掰了,连老段都不会,何况他人。
那就张罗录音的事情。
罗大又是此间主人,港港的乐手又熟,他很快就自告奋勇,要帮林见鹿操持起来——到他这个程度,赚钱啦、人脉啦,其实都不重要了,他主要是见猎心喜,并且对林见鹿的音乐才华实在是越来越欣赏,于是主动帮忙。
然而,他把事情接过去了,林见鹿选了一间练习室要进去,王霏居然又跟进来了,“我靠,大姐,你今天怎么了?你老是跟着我干吗?”
“大哥,答应我的歌有了吗?”
林见鹿无语,片刻后说:“刚答应你两天,你拿我当神仙啊?”
“对呀!老窦都拿你当神仙了!你写歌快嘛,圈子里都出名了的,我实在是心里痒痒……先给一首啊!”
“靠!鄙视你们两口子!”
没办法,只好答应晚上回去给她写,保证明天交货一首。
她果然就开心起来,也不磨蹭了,扭头就走,倒是人情不吝,“需要和声什么的,您打招呼,我随叫随到!”
…………
当天下午,林见鹿还在练歌,汇丰银行那边他的专属私人经理就已经打电话来了,购买物业的抵押贷款完全没问题,甚至还贴心地追问,是否依然需要泰铢贷款——林见鹿只是稍微犹豫了一下,就还是接受了。
其实他不太愿意涉入太深,但是事情又实在是有点太容易了,人家银行都那么贴心地主动问了,又何苦放着钱不赚呢?
汇丰是国际大行,在泰国分支机构很多,要办理泰铢的抵押贷款,对于他们来说,只是转一道手续的问题,私人经理甚至很乐意协助进行这样子的操作,并不嫌复杂,难道自己只需要签个字就行的事情,还要放过?
于是第二天上午,走手续。
考虑到林见鹿良好的个人信用,和身为知名巨星的超强赚钱预期,购买别墅的1.18亿港币,将由汇丰银行那边全额支付,并同时转化为林见鹿个人名下的又一笔泰铢贷款,而林见鹿个人需要支付的,只是相关手续中的税费而已。
但是,有了之前在湾湾斥资千万米刀买房子,并且在今年上半年的报税季,一下子就免掉了他在湾湾应该缴纳的超过九成的个人所得税的先例在,他甚至不需要专业的会计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