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新的开始 (第2/3页)
业的声乐培训,声音稳定性也相当好,耐心打造一下,倒是很有听头。
嗯,来湾湾一趟,他大受感动,回到港港之后,戒打牌戒了足足半个月,检讨自己越来越花心这件事,反倒是意外地让他的录音和工作进度大幅加快。
但也就半个月。
那天忽然接到王组贤打来的电话,应该是彼此的第一次打电话,听她在电话里问:“最近几次打牌,都没有遇到你,最近好忙吗?”
林见鹿忽然就又想起她那张脸、那双眼睛。
但还是犹豫了一下措辞,“是有点忙。”
她“哦”了一声,说:“清霞姐打电话给我,讲她昨天回来了,邀我过去做客,我不知道该不该去,方便去你家里拜访吗?”
很简单的一个问题,答案本来也该异常简单。
但林见鹿却沉吟了足足好几秒钟,然后才突然问:“我看报道,林建越送了你豪宅啊?听说一千五百多尺的房子,位置绝佳,价值千万港币的!”
她说:“我拒绝了。我有房子住的。”
林见鹿抿嘴,心里不知不觉就有点高兴,“嗯。林建越老爸被困在湾湾,他最近有点潇洒过头了!”
电话那头,王组贤不予置评,沉默片刻,问:“我想明天上午去你家里看望清霞姐,听她讲,肚子已经好大了。你会在家吗?”
林见鹿收回思绪,“明天上午有事,寰亚电影你知道吧?我要投资它,明天约了好多人,一起谈。估计中午要一起吃饭、喝酒,下午大概打牌。”
“你真要做电影啊?选中了寰亚?”
“嗯,底子不错,有一点点版权库,但又不至于太大,贵到让我买不起。”
“寰亚是很好,我到现在还记得他们的创业作,高之森导演的《我和春天有个约会》……你要花多少钱入股啊?”
“2000万米刀,目前谈好的,是给我35%。我来做话事人。”
“清霞姐知道吗?她有没有劝你?”
“为什么要劝我?”
“电影最近一两年越来越难做,很容易就会赔钱的。寰亚成立有两三年了吧?虽然听说他们发展的很好,但如果我没记错,他们主要是拍一些小成本,之前还听楠生姐说,尤其从去年到现在,他们虽然没怎么赔过,但也基本上不怎么赚。我觉得,如果你同清霞姐商量,她大约要劝一劝你……电影市场现在好难。”
林见鹿沉吟片刻,忽然就又换了话题,“我记得你最近一两年,基本上不拍戏了,如果我要拍戏,邀你来,你会来吗?”
没有迟疑,她直接说:“会。”
林见鹿缓缓点头,“好!等我消息。”
她“嗯”了一声,挂了电话。
…………
投资寰亚电影,是一个大家一起协商出来的方案。
港港的这些电影大咖们,基本上各自都有各自的电影公司,程龙、洪金保、李连结、王京、唐季历,等等,但普遍都是参与电影拍摄投资的程度,再往后的电影流程,就还基本没有进入的机会。
但寰亚电影虽然成立不足三年,却有在港港本埠的宣传和发行能力。
1994年,港港电影已经颇显疲态,市场开始急速下滑,以港港著名电影人庄承为首,七个人发起成立了寰亚综艺集团,普遍称呼他们寰亚电影。
算不上什么逆流而上,但是在过去的两年多、三年时间里,他们投资拍摄了很多部片子,因为资金有限、市场又越来越低迷,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他们的投资普遍都是中小成本,且因为自己有从一开始就着力打造的宣传和发行能力,所以绝大多数片子都能基本做到保本,然后有一部分还能赚一些。
两年时间下来,拍了快20部电影,实力和江湖地位,很难说有了什么了不得的发展,但是放眼当今的港片江湖,他们能在这样子的困难环境下,不但没有倒闭,还每年都能有盈利,去年开始,甚至能为其他小公司拍摄的电影做代理发行了,这本身就已经可以算是奇迹了。
市场不好,大家普遍心气下滑的严重,但寰亚电影的庄承等这些人,却还依然有着一颗想要往上走的野心——王京推荐了一下,林见鹿很有意,于是托王京跟那边接触了一下,那边也顿时心动。
于是一拍即合。
2000万米刀是很大一笔钱了,钱投进去,其中1000万是要定向投资林见鹿的第一部电影的,《神话》,然后,洪金保的公司和唐季历的公司,也都会投一点进去,合计1000万港币的口子留给他们,首都的紫禁城影业也会投1000万。
然后,林见鹿还打算等到七月自己去阿美利加的时候,同哥伦比亚电影接触一下,争取能从那边拉到一点投资,不要求很多,一两百万米刀就可以了——哥伦比亚唱片和哥伦比亚电影,虽然是各自完全独立的两家公司,但毕竟他们同属哥伦比亚集团,林见鹿觉得,以自己的当红,这件事应该不会太难。
而这样一来,内地的钱,港港的钱,阿美利加的钱,就都在里面了,接下来两岸三地加阿美利加的发行,就都有了靠谱的方向。
总之,整体投资预计一亿港币!
搁在阿美利加,这算中等投资了,搁在港港和内地,说不上史无前例,因为程龙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有过上亿投资的大手笔了,嘉禾电影甚至在八十年代就做过豪掷一两千万米刀投资一部阿美利加电影的事情。
但是,这依然是绝对的大手笔。
所有要参与进来的人和公司,都要承担相当的风险。
但是大家坐在一起聊,却又都普遍觉得值得做、值得冒些风险——洪金保加唐季历的组合,叠加寰亚电影的基础团队,三家出手,可以基本保障能把控住电影的质量底线,《神话》的题材和大场面,外加林见鹿的顶级人气,使得电影在港港、湾湾、东南亚,乃至日韩,这些本来就是港片的市场,预期可以拿下合计一亿港币以上的票房,是问题不大的。
内地可以拿一点,程龙在内地很红,《一个好人》在前不久的大年初一上映,内地票房拿下6500万,但林见鹿在内地也很红,不敢奢望那么高,三四千万总是可以指望的——和对于港台日韩等地的票房期待一样,林见鹿那么红,第一次拍电影,就算是靠着这张脸和这个名字去骗,也该能骗来这些票房了。
这样子,大概能在以上这些市场收获到1.5亿左右的票房的话,投资基本上就回来了一半——接下来,只要林见鹿能搞定去阿美利加的发行和公开上映,还是那句话,哪怕是靠他那张脸骗观众进场,只要能拿到一千万米刀的票房,叠加上后续的录像带发行啦、欧洲拉美卖一卖版权啦,就算基本回本。
公告牌霸榜的超新星,未来的全球流行天王,多少总该有些票房底子——程龙已经在北美成功过了,证明亚洲面孔不是完全卖不动,更证明港港的武打片,阿美利加人是喜欢看的!
林见鹿在阿美利加影迷那里的认知度和认可度,显然跟程龙没法比,但他的歌迷群体,在接下来的一年里,却势必会急速膨胀。
总之,各种情况叠加,林见鹿自己都愿意砸一千万米刀进去,总计大概一亿港币的盘子,去做这样子的一件事情,显示出他个人很有信心,那么无论是寰亚电影原来的股东们,还是洪金保、唐季历,也就都被激发出豪情壮志来。
做就做嘛!
最近几年来,随着港片市场急剧下滑,大家时常坐在一起分析的,得出的一个普遍认可的结论就是,这些年港片站在过去的功劳簿上,有点不思进取了,只顾着赚快钱,没人在意整体发展升级的问题,好莱坞那边的特效片一出来,很快就过来攻城略地,连带着大家也都越来越爱看好莱坞片,这才导致港片衰落。
而这一次要做《神话》,总投资一亿港币起步,其中会有相当大一笔钱,要去阿美利加做特效,因此,也就是大家跑去内地拍,多在内地取景、雇人,这才能拍的下来,否则甚至都不够——总之喽,大家联合,砸一笔重金进去,尝试一下做大投资,做特效,算是为港港电影试探一下在这个方向有没有出路。
值得冒险。
从五月中旬就开始接触,林见鹿先是搞定了洪金保和唐季历,然后又拉上王京做掮客、拉皮条,很快寰亚电影也决定入局。
第一稿的剧本已经成型,尚需打磨,但故事的整体架构很好,洪金保也好,唐季历也好,都对它很有信心,寰亚电影目前的掌舵人庄承看过,也认为很值得做——于是一路进展飞速。
到六月七日,大家正式签约。
林见鹿用2000万米刀,拿下了寰亚电影35%的股权,成为公司的第一大股东——拿出高达千万米刀去投资拍摄一部港港动作电影,这本身就已经是很冒险的事情,但林见鹿的合作者其实不清楚的是,林见鹿做的,事实上比他们了解的,还要冒险多了。因为他的这2000万米刀的投资,是来自银行贷款!
拍电影赚片酬,积攒起几千万、几亿身家的大明星,不少,成名了有钱了之后,很愿意参与投资自己新电影的,更是比比皆是,但贷款出来拍电影的,等于是把风险完全扛在自己肩上的,林见鹿大约应该是头一个!
而事实上,这在他自己最近半年多做的越来越激进、越来越冒险的一系列商业和投资决定中来说,其实又算是比较小的一笔了!
试试而已,一千万米刀,亏得起。
闲下来时,他自己努力回忆自己上辈子其实也并不算熟悉的这段历史,结合自己走红之后厮混在港港和湾湾,包括内地娱乐圈的经历,对整个华语电影、娱乐圈的了解,渐渐推导出一份略显模糊的发展过程——
程龙成功的打进了北美市场,这代表着两个方向的突破。
一是亚洲面孔在北美市场被认可,开始有了市场,开始值钱,于是接下来,就是李连结也跟了过去,周润法后来也去淘金,各有各的斩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