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小资本家  华娱的盛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12章  小资本家 (第2/3页)

碌的状态,自从入组《神话》剧组,一直到后来去纽约排练,虽然身边其实一直都有女人,但心思是真的不在这些事情上,就连把李小然抱上床、拿了那女孩儿的一血,林见鹿都没感觉自己有多亢奋。

    太累了。

    不过,现在回到首都了,他就感觉自己那被丢开许久的贪婪欲望,又一下子回来了。

    蛮好,陈虹一直都蛮好。

    事毕一起洗个澡,歪在沙发上喝一壶茶、聊些闲天,她总是能让林见鹿既觉松弛、又感惬意。

    结果十一点多,许卿的电话到底还是追过来了。

    劈头就是一句,“你媳妇儿还要不要啦?”

    林见鹿失笑——她能憋到这会儿才来电话,就已经是进步很大了,林见鹿本以为她会大早上就忍不住打电话呢!

    也不着恼,她吃醋很正常,不吃醋才不像她了,“要,要!晚上下了直播回去。”

    “呦,还要啊?我还寻思您不要我们了呢,那我跟清霞姐我俩空守着那么个大院子,有什么意思?早上我俩吃饭的时候还商量,不行我俩改嫁得了,看有没有人愿意要。”

    林见鹿笑骂,“滚蛋!”

    那边在笑,然后,似乎是林清霞在不远处说了句什么,许卿没忍住,干脆噗嗤一声笑了出来,马上就对着话筒说,“我说,您可别在外头花光喽,好歹给我们剩点儿汤水!”

    林见鹿又失笑。

    又聊几句挂了电话,陈虹倒是接了一句,“你说许卿这人,是的确挺有意思哈!说话虽然心直口快,但挺可爱的!”

    呵,陈虹夸许卿可爱……

    林见鹿甚至都不好确定这到底是不是称赞。

    …………

    要过年啦,已经是除夕,到了下午时候,天还没黑,就已经家家户户都忙着煎炒烹炸,只要是个居民区,就到处飘着一种混合了油脂香气和鞭炮硝烟的莫名味道。

    多年以后,这一代人管这个味道叫做年味儿。

    今年的南锣鼓巷同往年一样,热闹非凡,打从前几天开始,四合院里就已经家家户户都在炸东西,到了除夕这天下午,老高家也是早早的撤下了煤球炉子上的烧水壶,开始预备年夜饭了。

    高文文不像她姐,她姐有点懒,她勤快不少,本来在屋里嗑瓜子,一说要预备年夜饭,她马上就跟着忙活起来,还一边干活儿,一边跟街坊四邻聊着天。

    只是偶尔抬起头,看见对面西厢的林家那锁着的房门时,才不由下意识地有些恍惚和失神。

    她姐今年夏天就毕业了,大学生也已经不包分配,但到底还是托了老林家的关系路子,为此,她那要强了一辈子、到现在都还有不知道多少口气没能出来的爸爸,也终于是头一回在林家婶子跟前低了头,终究还是给她姐塞进了新华书店,虽说是实习工,但人脉够硬,那边承诺,干够一年就给转正。

    新华书店行,钱一向挣得硬气,工资也能及时发,不多,实习工一个月272,转正之后就能拿410,老高家一家四口,对于这份工作、这个收入,都挺满意的。

    接下来,转过年去,就该轮到高文文毕业了。

    当然还是不包分配的,到时候大概率还是要托人,而且就近能抓到手的、求了也大概会有结果的,就大概齐还是要找老林家——但不知道为什么,最近这两次放假回来,每次站到自己家门口的廊子底下,抬头看见对面老林家的门,高文文就总忍不住会有些怅然若失的感觉。

    林家已经飞走了。

    一家人都飞走了。

    据说林见鹿在亚运村那边,给他爸妈、爷爷奶奶都买了房子,甚至说是还花高价买了个四合院,就挨着后海那块,地段好得很,价钱也贵得很,然而在人家那样的家庭来说,却又好像并不算什么。

    终究是飞走了。

    已经不是就住对门,抬头就看见、抬脚就过去、张嘴就能喊应人的那户人家了。

    闲了的时候想想,自己上初中高中那会儿,跟在他屁股后头玩,还一度想过要跟他处对象的事儿,现在想来,还跟就在昨天似的——但已经不免惹人噱笑。提都不好意思提了。

    叮叮当当,呲呲啦啦。

    三四点钟就开始洗洗摘摘切切的,一家母女三个齐上手,到傍晚六七点钟,天都黑透了,年夜饭终于是端上了桌。

    吃着年夜饭,一家人说说笑笑,回味着这一年的辛劳与收获,倒也甘饴,再展望一下明年大姐要转正,小妹要毕业,托一托林家这户老邻居,就大抵应该是还能给安排个不错的活儿,这就算是一家子四口人,都开始吃工资了。

    想想都觉得,日子就要越来越好了。

    于是就都很开心。

    眼看饭已经要吃完,高爸爸还在喝酒,那边春节联欢晚会已经开始了。

    热热闹闹,喜喜庆庆。

    就是这个味儿。

    年年年夜饭,就等着看这一出热闹。

    节目好点儿差点儿的,没多大关系,登台表演的人,一个个都穿得喜庆,拱着手说着那年年有余的喜庆话儿,脸上也都挂着笑模样儿,就够了——老百姓累一年了,图的就是这个味儿!

    上来就是歌舞,很热闹。

    紧接着又是一段歌舞,叫《东西南北闹新春》,又很热闹很喜庆。

    然后是牛群冯工的一段相声,叫《坐享其成》,挺好笑的。

    这年代的人,喜欢春晚,稀罕春晚,每个节目都看得格外认真——娱乐匮乏的年代,平常是真的什么都捞不着,每年就过年这时候,咔的一下给你端上来一桌满汉全席,无论唱歌的、跳舞的、耍杂技的唱戏的,还是说相声演小品的,看着都觉得特别好、特别有意思、特别耐咂摸、特别有回味!

    高家一家人也是看得特别投入。

    下一个节目就到了周惠敏的《恭喜发财》——这年头有个报纸,叫《广播电视报》,那报上提前几天就已经公布了今年春晚的节目单,所以,高家姐妹俩早就已经等着了!

    这可是周惠敏啊!

    港港玉女,红着呢,美着呢,清纯着呢,这回终于也来上春晚了!

    “这歌不错,寓意好!恭喜发财!好啊,好!这唱歌的长得也漂亮!”

    难得,老爸可不认识什么周惠敏,但这首歌在除夕夜这个时候,出现在春节联欢晚会这种舞台上,周惠敏在唱歌的时候,又是拱手、又是跳舞的,歌声流畅、动作轻盈、表情灵动、笑容讨喜,而整首歌又是相当的旋律优美、歌词吉庆,于是就连他都连声称赞。

    一曲终了,果然现场演播大厅里的掌声很热烈。

    高玉凤忽然凑过来,说:“这首歌肯定红!过完年应该很快就能买到!春晚专辑里肯定有这首!”

    高玉凰点点头,同意她的看法。

    但下个节目就是唱戏了,虽说是首都人,但高家姐妹俩是连京剧都听不进去的,就正好聊天。

    然后,小品,歌曲,舞蹈,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大菜,被次第地端上了除夕的餐桌,一家人不时讨论、称赞几句,高爸爸也很快喝完了酒,不喝了,也不急着收拾饭桌子,一家人都专心看电视。

    九点半,又到了年轻人最喜欢的节目。

    是歌曲联唱,叫《流行风》——可怜这个年代,别管你今年多红,能上春晚的歌曲联唱里捞个一分钟,就已经是无上荣耀。因为在这个年代,文艺圈子里完全可以说是百花齐放,还没到要靠新人撑场面的时候。

    这个年代的春晚,常人眼中的大腕能上春晚唱一首一分钟的歌,都得好几个人合唱。

    然后……

    “来了来了!王霏!陈舒华!”

    嗯,《相约一九九八》登场了。

    说是万众期待有点夸张,但王霏最近两三年在内地的确是开始红起来了,而陈舒华最近一年多更是尤其的红,她上一张专辑不止是在港台东南亚大卖的问题,是在内地也卖的相当好——盗版卖的更好!

    基本上来说,放眼整个1996年年末,到1997年上半年,除了林见鹿肯定最红之外,基本上就数得着任贤启、陈舒华、苏惠伦和张慧妹这几个人了。

    到1997年下半年,恰又是王霏、梁泳琪最红。

    像李雯、像郑秀纹、像莫文蔚,在港港和湾湾,都已经足够红了,但是在内地,却还是欠缺了一点传播度。

    陈舒华先唱,声音温润而通透,带着一抹特殊的温暖亮色——

    “打开心灵,剥去春的羞色,”

    “舞步飞旋,踏破冬的沉默,”

    然后是王霏,声音空灵而莹润,搭着陈舒华留下的余韵,顺承而起——

    “融融的暖意,带着深情的问候,”

    “绵绵细雨沐浴那……”

    两人合唱——

    “昨天,昨天,昨天激动的时刻,”

    “你用温暖的目光迎接我,迎接我从昨天带来的欢乐,欢乐……”

    这几乎可以说是当时当下,国内最好、也最红的两把女嗓了。

    歌好,词好,曲好,应景,整首歌的风格又温暖且空灵……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从陈舒华的第一句开始,全国上下不知道多少台电视机前守着看春晚的人,就已经是一下子被打到了。

    高家一家四口,也不例外。

    最终拿出来的这个成色的音乐作品,你就是会觉得好听,没悬念。

    以至于这首歌都唱完好久了,后面看小品大家也都哈哈地笑出声了,很投入、很享受的样子,但那首《相约一九九八》所遗留在脑海深处的感觉,还依然久久萦绕、不肯散去。

    终于,十点多,主持人倪苹介绍说:“去年有个年轻人啊,刚刚登上咱们春晚的舞台,就获得了大家一致的喜爱,他演唱了一首《童话》,感动了不知道多少人,那么今天……哈哈,是的,他又一次来到了我们春节联欢晚会的舞台,要为大家奉上他今年创作的一首新歌,《江南》!有请……林见鹿!”

    “哎呦,小鹿出场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