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活干完了钱没花了 (第2/3页)
标输出功率达到之日,我们的电缆必须承载得起!至于五万兆瓦的输送要求,虽然体量远超前一个,建设周期稍长,但其送出能力建设也必须与电站主体工程节点严格同步!”
“这是两个硬指标、死命令!输电网作为电力传输的‘最后一公里’,绝不能成为伟大工程的瓶颈!从这一刻起,所有人都给我拿出追赶太阳、开辟通天大路的决心!”
随着命令清晰分解,指挥中心瞬间如同精密仪器高速运转起来。
键盘敲击声密集如雨点,电话铃声此起彼伏,屏幕亮起一张张技术图纸、地质海图和负荷曲线分析图。
每个接到任务的工程师,脸上最初的震惊已被一种混杂着巨大压力与巨大荣耀的使命感取代。
一位负责海缆技术的资深工程师盯着屏幕上模拟的高压海底电缆截面图,眉头紧锁,低声问身旁人:
“老陈,五万兆瓦单堆输出?黄泽岛那边的扩建也如此急切…这是什么样的发电技术变革…才需要如此恐怖的输送能力?”
身边被称为老陈的人摇摇头,神情严肃地一边快速翻动设计规范一边回答:
“别猜了!张工只强调‘国家级发电任务’,具体来源高度保密!我们只要记住一点:这输送的恐怕不是电,是国家的命脉!是下一个时代的核心能源!”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为它建好输送能量的‘大动脉’和‘黄金血管’!技术参数不会骗人,这规模和紧迫性,前所未有,全力以赴吧!”
虽然老陈什么话也没说,但在座的都不是傻子。
前脚黄泽岛上盘古堆刚刚点火成功,现在就在舟山群岛再次铺设电网,而且还是远超之前的规模。
要说猜不到大概的原因,那谁也不信。
虽然他们不太懂聚变工程,也不知道是新建的商业化聚变堆,还是拓建盘古堆的缘故,甚至建造好几个同等规模的新聚变堆在他们这些外行看来也不是没有可能。
只不过无论哪种,都绝对是高度保密的事情,这种事即便猜到了什么,也一定要藏在心里,提起万分的小心,毕竟祸从口出。
墙上巨幅的全国电网模拟图,代表舟山群岛及华东主干网走向的线条悄然亮起了象征最高优先级的赤红色。
在这注定无眠的夜晚,一场围绕未来能源“血脉网道”的恢弘建设蓝图,已在无数张图纸和飞速运行的计算机中,无声而磅礴地展开。
窗外,城市的灯火在夜色中延绵不息。
而在这调度中心,一场以“超高压”为矛、以国家能源未来为盾的征程,才刚刚拉开序幕。
而另一边,洛珞和少数的几个部门代表还并未离开,大会开完了,他们还有几个重要性更甚的小会要开。
首先就是科工委要负责的协调工作。
会议室内只有洛珞和张云超两个人。
张云超合上手中刚与几个部门开完小会的记录本,揉了揉眉心,这段时间他可是忙的不轻,虽然肯定不及洛珞,但也是没有歇过哪怕半天。
盘古堆点火成功的余热尚未散去,伏羲堆的商业化蓝图又铺陈开来,身为科工官员,协调后续庞大的资金投入是他肩上沉甸甸的担子。
“洛总”
张云超看向正埋头在图纸上飞快演算的洛珞,声音带着一丝关切:
“按照你部署伏羲堆的建设安排,蓝图宏伟,任务艰巨啊,这后续的盘子铺得这么大,资金调度可是头等大事,压力不小。”
他自然地引向核心话题:
“盘古堆扩建到一千兆瓦级,加上第一个商业化堆伏羲堆的建造,科工委这边已经在着手梳理资源,准备启动新一轮的拨款协调了,规模恐怕不会小。”
虽然对于洛珞在刚才会议上宣布的计划,他也十分的惊讶甚至感到不可思议,试验堆才点火成功,连后续的实验都不需要规划,就要直接建设商业聚变堆,这简直是天方夜谭。
但他对此却完全没有一丝怀疑。
没办法,谁让说出这个目标的人叫洛珞呢,过往发生的所有事,无不告诉着他一个道理,有那么一种人就是拥有化腐朽为神奇的力量。
而洛珞毫无疑问就是这种人,而且是最不可思议的那种。
因此,即便他对技术上的事并不清楚,但也丝毫没有细问的打算,既是对保密规定的尊重,更是对洛珞的信任。
信任到即便对其一无所知,但一开口就要直接给安排资金调度了。
洛珞闻言,从图纸上抬起头,嘴角似乎噙着一丝极淡的笑意,眼神依旧锐利清澈,但那份属于总设计师的沉稳让他此刻的表情显得有些意味深长。
他没有立刻接话,而是拿起手边一个薄薄的文件夹,递给张云超。
“张书记,您先看看这个。”
他的声音平静无波,仿佛在讨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张云超略带疑惑地接过文件夹打开,里面是几页简洁的账目报表。
他的目光迅速扫过那些让他感到熟悉又安心的“夸父工程专用账户”字样,然后是明细——前期理论论证、模型试验、材料预研……一直到最后关于“盘古堆”主体工程建设的费用清算。
数字条理清晰,汇总在最后一行。
当他看清那个汇总数字下方,“结余”后面跟着的那一串零时,饶是见惯了大风大浪,张云超拿着文件夹的手指也忍不住微微一紧,瞳孔瞬间收缩。
“这……这是……”
饶是沉稳,他一时也有些失语,目光死死盯着那个数字。
洛珞这才轻轻放下手中的笔,身体向后靠了靠,以一种几乎可以称得上“轻松”的语气说道:
“当初夸父工程由科工委协调,总共预算是五百亿,包括了从最初概念验证到盘古堆点火运行的所有预设费用。”
这是当初夸父工程立项后,上面批的项目经费,其中也包括了前期的试验费用……或者说主要的花费应该就在这方面,倒是建堆的花费相对固定一些。
在前期试验阶段,就在科工委的协调之下,先后给夸父工程的专项账户打入了两笔各一百亿的资金。
不过在此之后,洛珞就再也没有申请过费用。
对此,张云超也没有过问,项目上有专门的账目管理人员,和相关人才,别的事不说钱不够的事也不可能不说的。
至于正常的科研项目年底固定的资金和费用清查……并不在他的权限之内。
然后……就一直到盘古堆的建堆甚至点火了。
五百亿的费用,仅仅只用了二百亿,甚至可能还不到二百亿就完成了,洛珞的贡献真的远不止是在技术上。
对研发费用的节省,也真是所有科研人员的典范,这让一年要负责几十个科研项目的张云超赞叹不已,毕竟他习惯接到的通常都是资金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