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24章 水文水得丧心病狂(四)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424章 水文水得丧心病狂(四) (第3/3页)

 “同志们,”刘清明开口,“云岭乡现在取得的一切成就,都是我们全体乡干部共同努力的结果,荣誉属于大家。”

    “这次上省城开会,省里对我们云岭乡干部下乡包村的工作实践非常感兴趣,要求我们总结经验,形成报告。”

    “我请大家,这几天每个人就自己的工作,写一份心得体会,下周一之前,交给于乡长。”

    “再次感谢大家,让我们继续工作吧。”

    简短的讲话,没有长篇大论,却肯定了所有人的工作,给予了他们最大的尊重。

    干部们的心气得到了极大的满足,一个个都挺起了胸膛。

    于锦绣跟在刘清明身后,一起走进办公室。

    她帮他倒了杯水,脸上还带着兴奋。

    “书记,咱们云岭乡现在可出名了。好多来考察的客人,一进来就问,那个全国十杰的刘书记在不在。你现在可是咱们乡的一张名片。”

    刘清明接过水杯,喝了一口。

    “以后,这张名片就需要你来扛起来了。”

    于锦绣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有些吃惊。

    “你要走?”

    刘清明点点头,没有隐瞒。

    “年底见分晓,应该是定了。有些工作,我要提前向你交待一下。”

    于锦绣还没能从这个消息中消化过来,呆呆地站在那里。

    这个结果太突然了。

    刘清明把杯子放下。

    “我也不想走。我本来是想在这里再多干两年,把咱们乡的路子彻底弄扎实。可是现在,情况有变,不成了。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于锦绣的表情变得失落。

    “可是……云岭乡离不开你呀。”

    刘清明摇摇头。

    “这个世界,没有谁离不开谁。云岭乡现在的发展势头很好,只要你继续按照我们现在的工作思路走下去,将来一定会实现我们的目标。”

    于锦绣的信心明显不足。

    “没有你,我心里一点都不踏实。我相信,全乡的老百姓听到这个消息,也会受不了的。”

    刘清明说:“每个人都会有一个适应的过程。我刚来咱乡的时候,不也没几个人待见我吗?”

    于锦绣苦笑。

    “所以,现在他们好不容易接受你,相信你了,你却要离开了。我……我怎么跟他们说呀?”

    “还有时间,”刘清明看着她,“一点一点消化吧。”

    他示意于锦绣坐下。

    他将自己的全盘计划,毫无保留地向于锦绣托出。

    包括后续乡财政在改善之后的几项重要投资方向,以及如何利用即将到来的机会,将药材种植基地的效益最大化。

    “04年到05年,如果不出意外,你应该就是云岭乡的书记了。”

    刘清明的声音很平静。

    “到那个时候,你可以推动对云药的收购,完成这个计划中,最后,也是最关键的一环。”

    于锦绣听得目瞪口呆。

    她万万没想到,刘清明的胃口,竟然大到了这个地步。

    收购云药?

    那可是云州制药厂,清江省最大的制药企业,年利税过亿的省内明星企业。

    对云岭乡来说,那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庞然大物。

    怎么看,也不是一个小小的乡镇能够觊觎的。

    可是刘清明说得如此轻松,就好像是在菜市场买一棵白菜那么简单。

    甚至,他连收购的时间节点都给出来了。

    于锦绣试探着问,声音都有些发飘。

    “书记,如果……如果真有那么一天,您估计,我们需要动用多少资金,才能收购云药?”

    刘清明伸出三根手指。

    于锦绣的心提到了嗓子眼。

    “三百万?”

    刘清明摇了摇头。

    他一字一句,清晰地说道。

    “不高于,三个亿。”

    于锦绣彻底震惊了。

    她整个人都懵了,脑子里一片空白。

    三个亿。

    就在去年,她还亲自跑了一趟河口乡,找乡长祁卫国,好说歹说要来了十万块的扶持资金,才解决了乡财政的燃眉之急。

    现在,刘清明清清楚楚地告诉她。

    三年以后,云岭乡,这个曾经的省级贫困乡,可以轻松拿出三个亿,去收购省内第一大的制药厂。

    梦也不是这么做的吧?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