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460章 真得很水吗?不是吧  重生千禧年:官场之路从片警开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460章 真得很水吗?不是吧 (第3/3页)

”卢东升摆摆手,将话题拉回了正轨,“今天请你来,是有几个问题,想向你请教。”

    请教?

    这个词用得太重了。

    刘清明连忙说:“部长您太客气了,有什么指示,请尽管说,我一定知无不言。”

    “我可不是你的上级,谈不上什么指示。”卢东升拿起桌上那份刚刚送达的报告,“这份建议,是你起草的吧?”

    刘清明看了一眼,正是他和丁奇不久之前送上去的那份。

    他心里早有准备。

    “是我和我们司的丁奇处长一起写的,他也做了大量的工作。”

    居然没有独揽功劳?

    这个细节,让卢东升的眼神里,多了一丝赞许。

    “你有一个很可贵的品质。”卢东升意味深长地说,“可惜,以前没有早点认识你。”

    刘清明只能谦虚地回应:“您谬赞了,我年轻,还经常犯错误。”

    “好了,说回报告。”卢东升的手指在报告上轻轻敲了敲,“你的判断,是基于疫情会大规模扩散,病例会有几何级的增加,对吗?”

    “是的。”刘清明立刻进入了工作状态,“京城人口基数大,流动人口多,春运在即,这种病毒的传染性又极强。扩散是必然的,我们现在能做的,就是和时间赛跑,尽一切可能切断它的传播渠道。”

    “医院人流密集,环境复杂,如果每个医院都收治,势必会造成病毒在体弱的病患人群中大面积传播,大大增加重症率和致命性。所以,不如快刀斩乱麻,专门开辟一家医院,定点收治,集中治疗。”

    卢东升点点头,显然很认同他的分析。

    “思路很好。可是,新建一所医院,费时费力,等建好了,恐怕会错过时机。”

    这正是问题的关键。

    刘清明不假思索地回答:“如果不能新建。我们可以选择一所现成的医院,进行改造。清空原有的病人,把他们妥善分流安置到其他医院去。”

    “我个人建议,选择一所人流量相对较少的部队医院。”

    “军医院?”卢东升重复了一遍,陷入了思考。

    “对。”刘清明解释道,“第一,部队医院的管理是半军事化的,纪律严明,执行力强,便于快速改造和封闭式管理。第二,现在这种危急时刻,必须要有部队的力量介入。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我们的军医,在防治传染病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我记得他们经常有援助非洲的任务,面对过很多类似埃博拉那样的烈性传染病。”

    一席话,说得卢东升茅塞顿开。

    他之前只想着从地方医院里挑,却忽略了军方这支最强大的力量。

    “好!这个思路太好了!”卢东升的脸上,终于露出了真正欣赏的神色,“我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刘清明保持着谦逊:“其实我不说,以领导们的智慧,肯定也能想到。”

    “不。”卢东升摇摇头,“时间!我们最缺的就是时间!你能提前想到,就为我们争取了最宝贵的窗口期。刘清明同志,我代表指导小组,感谢你的倾囊相授。”

    “我只是希望能为抗击疫情,尽自己的一份力。”

    “好。”卢东升又说了一个“好”字,他看着刘清明,像是要重新认识这个年轻人一样。

    “除此之外,你还有什么建议吗?”

    刘清明沉吟片刻。

    “那我就大胆说了。”

    “但说无妨。”

    “我认为,目前我们最紧缺的,应该是两样东西。防护物资和消毒物资。”刘清明说得极为肯定。

    “特别是医用高级别防护服和高浓度消毒水。前者,关系到我们一线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他们是最后的防线,他们绝对不能倒下。他们一旦倒下,整个战线就会崩溃,也会造成无法估量的社会恐慌。”

    “后者,是用量极大的消耗品。全市每一个角落,特别是公共场所,都必须进行无死角、高频率的消杀。一天至少三遍。这就需要天文数字般的储备。”

    卢东升的面色,再次变得凝重。

    “你说的没错,这确实是天大的问题。我们已经责成相关企业,24小时连轴转,加大生产力度。可是,产能就这么大,一时间很难提上来。”

    刘清明看着他,说出了自己早就想好的答案。

    “向清江省求援吧。”

    卢东升的动作,明显一滞。

    清江省。

    吴新蕊。

    让他去向自己曾经的弟子,现在的政坛新贵开口求援?

    刘清明看出了他的顾虑和为难。

    他知道,这不仅仅是面子问题,更涉及到复杂的政治人情。

    刘清明站起身,郑重其事地看着卢东升。

    “卢部长,一定能。他们现在虽然在重点支援临海省,但京城的情况也很危急。清江省是唯一能够立刻做出响应的地区,吴省长和林书记,会以大局为重。”

    他加重了语气。

    “相信我。”

    他的眼睛里,充满了令人信服的力量。

    那种自信,强大而纯粹,似乎能感染到周围的每一个人,让人不自觉地就想要去相信。

    卢东升看着眼前的年轻人,良久。

    他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身体微微前倾。

    “小刘啊,”他的称呼,从“刘清明同志”,变成了“小刘”。

    “如果,我想借调你进应急指导小组,负责一些具体工作,你愿意吗?”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