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探蛊踪  青海没有羊眼汤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一百三十二章 夜探蛊踪 (第3/3页)

色:“这个……黄先生性情孤僻,住所不定,下官几次相请都……不过,下官知道他在城西河边有一处常去的钓鱼台,仙长或可去那里碰碰运气。”

    赵清真点点头,问明具体位置,便告辞出了府衙,信步向城西河边走去。

    长汀县城西有一条清澈的河流穿过,河边绿柳成荫,景色颇佳。在一处突出的石台上,果然看到一个戴着斗笠、穿着粗布麻衣、正在垂钓的身影。

    此时朝阳初升,河面波光粼粼。那钓者似乎心无旁骛,一动不动,仿佛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

    赵清真走近,并未立刻打扰,只是静静站在一旁观察。此人气息内敛,看似寻常,但神识扫过,却能感觉到其体内蕴藏着一股不弱的、偏向阴柔水性的灵力波动,而且根基颇为扎实,并非邪道。

    “先生钓的可是这汀江之鱼?”赵清真开口,声音平和。

    那钓者缓缓收起鱼竿,斗笠下露出一张清瘦矍铄、目光清澈的脸庞,约莫五十上下年纪。他看了一眼赵清真,尤其是目光在赵清真背后的归尘剑上停留了一瞬,眼中闪过一丝讶异,随即笑道:“鱼在水中,亦在心中。道长气度非凡,背后宝剑更非俗物,想必不是来找老夫钓鱼的吧?”

    “贫道赵清真,见过黄先生。”赵清真打了个稽首,“听闻先生乃本地奇人,能呼钱役鬼,前知祸福。近来汀州怪事频发,七姑作祟,金蚕害人,不知先生可有以教贫道?”

    黄升闻言,收起笑容,叹了口气:“老夫不过是些许微末伎俩,混口饭吃罢了,当不起‘奇人’二字。至于汀州之事……”他目光变得深邃,望向河面,“祸根深种,非止一端。七姑祠下,藏有妖邪,借香火修炼,窃取生灵精气;金蚕蛊术,乃人心贪婪所引,背后恐有更大图谋。两者看似无关,实则……或许皆系于一人之手。”

    赵清真心中一动:“先生可知此人是谁?”

    黄升摇摇头:“此人隐藏极深,手段高明,老夫亦只是隐隐有所感应,难以确定。不过……”他顿了顿,看向赵清真,“道长昨夜雷霆手段,破蛊巢,擒妖人,想必已惊动了那幕后之人。他接下来,恐怕会有更激烈的反扑。尤其是那七姑祠下的东西,被道长封印,定然不会善罢甘休。”

    “贫道正欲再去会会那祠中妖邪。”赵清真道,“只是对此地巫蛊之术了解不深,恐有疏漏。不知先生可愿助我一臂之力?”

    黄升沉吟片刻,道:“降妖除魔,本是功德。老夫虽力薄,但也愿尽绵力。只是那祠中邪物非同小可,兼有操控人心之能,需得小心应对。道长若信得过,老夫可先行卜算一卦,探其虚实,再作计较。”

    说罢,黄升从怀中取出三枚磨得光滑的古铜钱,置于掌心,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随后将铜钱掷于地上,仔细观看卦象。

    片刻后,他眉头紧锁,面色凝重:“大凶之兆!卦象显示‘泽火革’,变卦‘雷火丰’,主大变故、虚妄之象!那祠中恐非寻常妖物,而是……已与地脉怨气结合,成了气候的‘邪灵’!且其背后,确有高人操控,意在……祭祀!以全城生灵之恐惧与精气,举行某种邪恶仪式!”

    祭祀?以全城生灵为祭品?赵清真眼中寒光一闪!这比单纯的作祟害人性质要严重百倍!

    “看来,必须尽快铲除此獠!”赵清真决然道。

    黄升收起铜钱,正色道:“老夫愿与道长同往。虽不敢言必胜,但于阵法卜算、规避邪祟方面,或可略尽绵薄。只是,需做些准备。”

    “好!那便有劳先生了。”赵清真拱手。有黄升这等熟悉本地情况、又身负异术的奇人相助,胜算无疑大增。

    当下,两人约定,各自准备一番,午后在城门口汇合,再共赴七姑祠,彻底解决这个祸根!

    朝阳越升越高,照亮了汀州城,也照亮了即将到来的、更为凶险的除魔之路。而赵清真不知道的是,就在他与黄升交谈之际,七姑祠那被封印的洞口深处,一双充满怨毒与贪婪的眼睛,正透过层层岩石,遥遥“望”向了长汀县城的方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