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梅关古道 (第2/3页)
人心惶惶啊!”
“可不是嘛!这南雄府,近来真是多事之秋。府学闹鬼,梅岭那边也不安生……”
“梅岭?又出什么事了?”
“你不知道?前几天有个采药的老汉,在梅岭白猿洞附近失踪了!找到的时候,人已经疯了,嘴里只会念叨‘白毛……大眼睛……抓走了……’,然后就彻底痴傻了!”
“我的天!难道是……那位的子孙又出来作祟了?”说话者声音压得极低,带着恐惧。
“嘘!慎言!慎言!那可是‘申阳君’的地盘,莫要招惹……”
听着这些议论,赵清真慢慢啜着茶,心中脉络逐渐清晰。南雄府目前主要的两大异状:一是府学“圣姑祠”旧址闹鬼,影响生员;二是梅岭白猿洞附近出现疑似精怪害人事件。两者看似独立,但那股弥漫全府的“滞涩”之气,似乎将这两处隐隐联系在了一起。
而那位不信鬼神的府学教授彭朂,则成了破除府学迷障的关键人物,只是其方法似乎过于刚直,未能触及根源。
正思索间,客栈门口一阵骚动,只见几名衙役护着一位身着青色官袍、面容清癯、目光锐利的中年官员走了进来。官员神色严肃,不怒自威,正是南雄知府。
知府并未停留,径直上了二楼雅间,似乎有要事商谈。但赵清真注意到,这位知府眉宇间笼罩着一层驱不散的忧色,印堂之处隐隐发暗,显然是忧思过甚,且可能沾染了不干净的东西。
“看来,这位知府大人也深受其扰啊。”赵清真心中暗道。
他没有立刻上前接触官府,而是决定先自行探查。府学与梅岭,他需要选择一个切入点。
略一权衡,他决定先去府学看看。府学乃文气汇聚之地,若有邪祟能在此地作乱,其性质可能更为特殊,或许能更快窥见此地异状的根源。
是夜,月明星稀,但保昌县城上空仿佛蒙着一层薄雾,月光显得有些朦胧。
赵清真悄然离开客栈,身形如同鬼魅,避开更夫和巡逻兵丁,来到了位于城东南的南雄府学。
府学建筑规整,棂星门、大成殿、明伦堂等一应俱全,本该是肃穆庄严、文气沛然之所。但此刻,在赵清真的神识感知下,整个府学却被一股若有若无的、阴柔而怨怼的气息所笼罩。尤其是学宫后方一处略显荒废的角落,那里残留着焚烧过的痕迹,应该就是原“圣姑祠”所在。那里的气息最为浓郁,丝丝缕缕的黑灰色怨气如同活物般从地底渗出,缠绕在残垣断壁之上,并不断向整个府学扩散。
赵清真隐匿气息,悄无声息地潜入府学,靠近那片废墟。
果然,尚未完全靠近,一阵若有若无、悲悲切切的女子哭声便传入耳中。那哭声并非实体声音,而是一种直接作用于神魂的波动,带着强烈的迷惑与哀怨之意,若是心志不坚者,很容易被其影响,陷入幻境。
同时,他看到一个淡淡的、穿着古代仕女服装的白色虚影,在废墟间飘荡,时隐时现,散发出诱人靠近又令人心悸的气息。
“并非实体鬼物,而是……残留的强烈怨念与部分香火愿力结合,形成的‘念灵’?”赵清真仔细观察,做出了判断。这“圣姑”本身或许并非多么强大的妖邪,但其形成的“念灵”因彭朂强行焚祠之举,怨气大增,又依托府学之地残留的些许愿力根基,变得难以彻底消散,并能影响生员心神。
这种“念灵”,寻常物理攻击或低阶法术效果不大,需以特殊手段化解其怨念,或强行以更高层次的力量净化。
就在赵清真观察之际,那白色虚影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存在,猛地转过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