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69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  重生1991:从发财证开始逆袭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69章 翻天覆地的变化 (第1/3页)

    宝坛老窖的广告覆盖全国后,订单像雪片似的汇集到宝坛县这座西南小城。

    厂区里的机器日夜不停地运作,运货的卡车排成长龙,轮胎碾过坑洼的路面,卷起漫天飞尘。

    上下班的工人,运货的司机、押货员,前来办事儿的人员,进进出出的,热闹非凡。

    这沸腾的喧嚣,已经有几年没有出现在宝坛县了。上一次,还是八十年代末,义泉酒被央视打假曝光之前。

    而现在,人们记忆中热闹的场景又出现了。

    老邓是一个菜贩,他每天的任务,就是下午去老窖公司食堂拿第二天需要的菜单和数量。

    然后,他在清晨就要到菜市从那些菜农手里收购各种新鲜蔬菜,再用人力三轮车拉到老窖公司去,每天早上10:00之前要交给食堂的人。

    宝坛老窖公司不赊账,当场称重当场给现金,爽快得很。

    这中间,老邓能每天赚十块八块的,一个月下来也有两三百元,光这一块儿收入可就不比工人差。

    当然,负责供货的菜贩不止他一个,上千人的大厂,和他一样固定为宝坛老窖公司采购蔬菜、肉类等食堂所需原料的菜贩还有好几个。

    如果谁在中间弄虚作假,以次充好,或远高于市场价,就会被取消供货资格。

    送完老窖公司的菜后,老邓还会去菜市帮摆摊的媳妇忙一早上,直到下午市场上人少了后才回家补个觉,傍晚到宝坛老窖公司拿第二天的菜单,每天如此。

    如果有事,就提前请假,不请假耽误了食堂做菜,也要承担责任。

    千人大厂每天巨量的消耗,不仅为几个菜贩提供了批量进货、送货的赚钱机会,也让周边城郊附近种菜的农民得到了实惠。

    以往种的菜挑到菜市,只能慢慢守,一点点卖出去,而且买的市民没什么钱,挑肥拣瘦的,很费口舌。

    现在不用了,直接就可以全部批发给菜贩,他们送到老窖公司去。

    如果自己时间充裕,想要卖零售的话,因为县城经济变好了,人们舍得了,价格也比原来高得多。

    每个家庭的增收是不明显的,但累积下来却是一个不小的数字,对整个宝坛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