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拿到诺贝尔奖的李教授来西工大建高能物理系! (第1/3页)
高能物理学,也可以叫做粒子物理学或者基本粒子物理学,研究的是比原子核层次更深入的物质的结构性质,以及在很高的能量下,这些物质之间相互转化的现象,其中的原因以及规律。
学过高中物理就知道,查德威克用阿尔法粒子轰击原子核,从里面打出来了中子,从此,人们意识到原子核是由质子和种子构成的,这就属于高能物理学的研究范畴了。
在后世,我们根据量子纠缠效应,研究量子通信技术,当冯-诺依曼结构的硅片计算机发展到瓶颈之后,量子计算机就呼之欲出……
西工大想要掌握未来的制高点,那就需要开设高能物理这种课程,就需要有在这个领域里最顶尖的人才!
眼前的李教授,则是这个领域里最优秀的人才之一了,他和杨振宁在1956年共同提出的微观粒子在弱相互作用中的宇称不守恒,打破了传统物理学关于对称性的普遍认识,可以说是有革命性的。
把这样的一个人邀请回西工大,意义重大。
而此时,李教授显然还在犹豫。
“秦,我知道,咱们西工大有一种特殊的魔力,不管做什么,都能做到世界第一,但是……想要把高能物理学推到极致,可不是容易的,比如说,正负电子对撞机,到目前为止,东方还没有这种项目,我就算是回去了,也只能搞理论,得不到验证啊。”
东方的高能物理研究需要的设备,前前后后经历了七次上马和下马,最后一次则是在1980年,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重大调整,缩减各种投资,高能物理实验中心项目,就是在这个时候下马了。
而李教授,对东方的高能物理研究所,还是比较热心的,在得知这个项目下马之后,感觉到非常突然,行政力量的强大,让他很多时候有种无力感,高能物理研究,如果还要经历各种调整,发展又会错过多少时机!
因为国家把项目下马了,在美国和欧洲学习的几十名东方学者的经费都中断了,当时,李教授全力支持,找到了很多学校和科学家,请他们帮忙支持,这才解决了这些人的学习费用问题。
这些人几乎都在82年和83年回国,成为了东方高能物理实验的骨干人员。
1981年,李教授用他个人名义组织了民间工作研讨会,研究东方应该选择什么样的高能加速器,一大堆国际顶尖学者到场,共同探讨,最终得到的结论,就是东方应该建造正负电子对撞机。
当年年底,李教授还见到了东方的老领导,经过他的一番汇报,老领导欣然点头同意:这项工程要干,不能再犹豫了!
但是,这项目就算是批准了,到现在也没有开工啊!
在这件事中,李教授展示出来了对东方研究高能物理的大力支持,但是……他很现实。
没研究工具,回去了干啥?
“李教授,您放心,最多半年,首都政府电子对撞机项目就会正式破土动工,不过这个电子对撞机,还是太小了,我们西工大会承诺,在五年内,开工建造强子对撞机,建成后,将会是世界上最大的,也是能量最高的粒子加速器。”
电子是原子核外面的东西,而强子,则是原子核内部的,两者需要的能量,完全不是一个数量级的。
东方经过反复论证,最终在首都建立正负电子对撞机,不过是考虑到经费等等原因才建造的,而咱们西工大……不缺钱!
既然要搞,那就得搞全世界最先进的强子对撞机!
李教授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秦,你知道这种强子对撞机的规模吗?”
“周长大概三十公里,需要一个圆形的隧道,绕着咱们长安城一周就正好,需要建立在地下五十米到一百五十米之间,仅仅耗材就需要大概五万吨,不过,想要发现上帝粒子,只能用这种项目。”
“什么,你还知道上帝粒子?”李教授睁大了眼睛。
“希格斯玻色子,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在1964年预言了这种例子的存在,它自旋为零,不带电荷,色荷,极不稳定,生成后会立刻衰变,在后续研究中,发现宇宙大爆炸最初的粒子,很可能就是这东西,所以,它是宇宙的开始,被称为上帝粒子。”
秦亮不知道具体的研究,基本理论还是知道的。
“李教授,只要您去东方,那以后,首先在实验中制造出来上帝粒子的,就是您!这样,也可以让您在某人的光环下彻底解脱出来,您的实力,不比他差。”
李教授深深地呼吸了一口气:“好,我去东方!”
“那我们西工大高能物理系,就要在下半年正式招收学生了?”
“嗯,没问题!”
秦亮最后的忽悠,才是让李教授下定决心的真正原因。
前些年,李教授和杨教授一起,合作有了很多重大发现,写了几十篇论文,而每一篇论文,都是杨教授的名字在前,说起原因来……杨教授坚持,用名字的第一个字母顺序来确定。
而在科学界,署名在最前面的,一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