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6章 东夏 紫云 生命共鸣 爱国教育 (第2/3页)
再比如,为了减少各个公司对于员工前往【紫云】基地接受爱国主义教育,耽误工作和生产导致的抵触情绪,国家对各公司企业,聘用员工到访“紫云基地”比例达到75%,85%,95%以上的不同情况,会给予上述公司不同等级的税收抵扣或减免。
政策一出,某些专精于税务筹划的财务公司和人员立刻开始了精密计算,如何在关键税算节点前,通过临时招募一批已经“受过爱国教育”的临时合同工,或者“优化”掉一批尚未“受教育”的人员,来实现公司整体“受教育率”的瞬间达标,从而完成精准避税。
要不说东夏人聪明呢……什么政策都能关联到经济上。
当然,这些看起来的善政,引发了更大范围的舆论风暴。
作为东夏反贼大本营的某知识分享平台,一位自称“人在魔都,刚下飞机”的知名经济学专家,发表了一篇长篇雄文,短时间内阅读量破千万,点赞转发无数,完成了现象级的破圈传播。
文章内容太长,部分核心摘录如下:
“爱国,成了生意!”
“而具象到眼下这一场轰轰烈烈的爱国狂欢,更是一场牵连无数、惊天动地的大生意!”
“我不知道这个紫云基地是何人所建,幕后又站着哪家公子,我只知道,即便是被那些粉红们疯狂嘲讽的白头海雕大统领,也只敢在金融市场上活动活动手指,绝不敢、也不会动用国家机器,强迫每一位国民,必须去入住他名下的某一家特定酒店!”
“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还有许多人昼夜奔波,只为月薪三千;许多人辛劳一生,不过几百碎银!”
“许多人耗尽一生的积蓄,得到的却是交不了的房;许多人拼却浑身的气力,留下的只有看不起的病!”
“对外的战争也好,对内的‘教育’也罢,如此宏大叙事,和我们这些升斗小民,又有什么关系呢?”
“我们需要的是生活,是真真切切的生活,而不是什么虚无缥缈的爱国主义!”
这篇文章写的相当“精彩”,广为传播,不仅在东夏国内被纷纷转载,也在外网上迅速流传开来。
一时之间,整个国际舆论甚嚣尘上,对东夏的口诛笔伐达到了一个新的高潮。
东夏这些年的发展,本身就戳着蓝星绝大部分国家的痛处。
如果说人与人之间,可能还存在着些许的情感维系的话,国与国之间,那便是纯粹的利益关系。哪怕上一刻还亲如兄弟,下一秒照样能刀兵相见。
国家,本身就是利益阶层结合体的工具,不讲利益,难道讲交情?
对于这个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来说,他们讨厌白头海雕,也同样讨厌东夏。
甚至如果非要在这两个里面选一个的话,他们讨厌东夏更甚!
为什么呢?因为白头海雕全球掠夺,侵吞的大多数是各国国家、中产和底层的利益,每一轮金融潮汐,仍有相当一部分上层是能够从中得利的。
就如同当年的红色双头鹰帝国倒下时,白头海雕及其盟友吞掉了大半个国家的财富,而双头鹰本土的寡头们则瓜分了剩下的资产,留给普通民众的,只有一贫如洗的生活和破碎的自由美梦。
同样,当一轮经济危机席卷某个中小国家,导致其资产价格暴跌、人力价格下滑时,该国的资本权贵只会紧跟着白雕掠夺者的脚步,更加贪婪地吞噬着自己同胞的未来。
这些家伙,就是国家政策的掌控者,他们亲白头海雕,再正常不过。
但东夏不同。
东夏的崛起,在很多国家看来,是一种“无差别”的扫射,是全行业、全方位、无死角的生态位挤占。
就好比别国本来有一个运转尚可的工厂,老板挣着丰厚利润,管理层拿着不错薪水,工人获得养家的工资,政府也能收到稳定的赋税。
大家虽然贫富不均,但日子过的还行。
然后,东夏的产品一来,以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的价格,吭哧一下给厂子干倒,从国家到老板到管理到员工,无一幸免,这能不招人恨?
可以说,东夏为了自己国家的发展和国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凭借其强大的工业能力和效率,几乎将蓝星绝大部分国家能够赚钱的行业都吞噬得干干净净。
除了部分挖矿的,打渔的,养牛的,种水果的还眼巴巴的看着东夏,别国看到东夏的“技术突破”几个字,眼睛里都是一道道的血丝。
理论上,东夏给别国资本留下了两条路,一是带着资金和技术,到东夏本土来经营;二是成为东夏产品的代理。
但问题在于,资本家需要的不仅仅是金钱,他们还渴望与自身财富相匹配的社会地位、政治话语权和某种“超然”的掌控感。
在这方面,东夏给得太少,管得又太多,对于心怀不轨的资本拥有者太不友好。
所以,资本可以在东夏挣钱,但是积累到一定程度,就得奔向那个拥有圣詹姆斯岛的自由国度。
可以这么说,东夏在国际上,是天然的邪恶反派!
现在,大反派自己出昏招,这还不穷追猛打一番。
当然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