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编委会的吃惊【二合一】 (第2/3页)
他便想到了对策。
念头停留在这里,主动和徐铭搭起话来。
“徐师弟。”
“我整理的有几何学和微分流形与拓扑资料,等下传给你一份方便你学习研究。”
在他看来徐铭能在数论领域取得成果,等掌握几何和微分相关知识,定然也会有深入的理解和新颖观点。
到时便能共同讨论。
反正他知道徐铭的学习效率向来很快。
对此徐铭则眼睛一亮,心想刚好方便他,于是连忙开口表示感谢。
“谢谢林师兄。”
“咱们作为师兄弟理应互相帮助。”林伟挂着笑容摆手回应一句。
将自己学生交谈的这幕看在眼里,张鲁平顿时脸上笑容更盛。
感到非常满意。
接下来他没在耽搁他们的时间,随即便让其各自去忙自己的事情。
……
是夜。
对于大洋彼岸的新泽西州,新的一天才刚刚开始。
普林斯顿市。
普林斯顿大学高等研究院。
担任数学年刊主编的萨纳克教授,从家中来到自己办公室打开电脑开始办公。
身为普林斯顿学派的核心人物,除研究擅长的数学分支问题之外,还要负责数学年刊期刊论文的出版,可以说平时绝对称不上空闲。
正当他准备给自己冲泡一杯咖啡,好正式开始今天的工作时。
办公室外面突然响起敲门声。
“请进。”
他停下要起身的动作,从口中吐出一个单词。
下秒负责数论的审稿编辑卡茨教授,推门从外面走进来打起招呼。
“萨纳克教授,我们已经连续几期,没有刊登数论领域的相关论文。”
“这对数论界的学者来讲不是一个好消息。”
“卡茨教授不妨坐下再说。”萨纳克保持着笑容指向面前椅子说道。
很快待对方坐下之后,他这才开口回应。
“卡茨教授。”
“你应该知道那些数论领域论文的质量,这种水平可没有资格在我们的期刊上发表,我们需要对整个数学界的学者负责才行。”
“你说的对萨纳克教授,数论真是没落了。”卡茨面露遗憾感慨。
自从陈景润使用加权筛法,将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推进到1+2引起学界震动,至今数论领域都没有什么突破性的进展和成果。
这难免让数论学者失望。
而萨纳克明显还有其他事情,紧接着又继续往下讲。
“你来的正好卡茨教授,我今天刚收到一篇关于数论的论文投稿。”
“并且有着燕京国际数学研究中心,田教授的推荐。”
“就交给你负责进行初审吧。”
卡茨自然也对主编口中的田教授不陌生,眼中闪过意外连忙追问一句。
“田教授也开始研究数论了吗?”
“应该是他的学生,作者来自燕京大学数院本科。”萨纳克摇摇头沉声回答。
后者闻言顿觉失望:“学生?”
如果是田撰写的论文,那他肯定会很感兴趣,只是学生的话他不认为能有多少成果。
况且还是本科生。
“该走的流程还是要走的,由你负责审稿,我会把论文发送到你的邮箱。”
萨纳克直接把事情安排给卡茨,谁让以他和田纲的关系不能参与到其学生的论文审稿。
卡茨点点头道:“那好吧。”
说完便也不再办公室内过多逗留,随即起身准备返回自己的工位去审稿论文。
按照数学年刊的审稿流程,先由工作人员筛选,通过后才会进入到各领域学科的编辑手中初审,待进一步确定其论文的成果,则会再次邀请两到四位全球顶尖学者进行匿名评审。
这个过程通常耗时最长。
之后则是主编综合审稿意见,给出终审决定。
即接受或者修改。
以及拒稿。
也正是由于这些匿名评审的顶尖学者,往往同时在研究相关领域内的课题,需要平时抽出时间来进行审稿。
所以才导致年刊的过稿周期很长。
徐铭依靠田纲院士的推荐,已然省略了很多流程。
大幅度缩短审稿周期。
伴随时间快速过去,直到中午的时候,萨纳克依旧没有收到卡茨的回复。
这让他忍不住有些微微皱眉。
心想只不过是一篇本科学生撰写的论文,以数学年刊的审稿标准应该很快就能确定拒稿,这样他也好给自己的朋友田纲写邮件回信。
“他在干什么?”
心中暗自嘀咕之下,最终他还是决定,趁着下去吃饭时去看看情况。
很快萨纳克来到卡茨平时审稿的地方,放眼看去对方正俯身在桌子上,手里捏着钢笔在草稿纸上快速演算。
整个人的神情显得格外认真。
仿佛完全被草稿纸上的内容所吸引。
萨纳克近前后,虽感到非常困惑,略作迟疑还是主动开口问候一句。
“卡茨教授。”
“请先不要打扰我。”卡茨身体不动立刻丢出这句话。
这个时候萨纳克纵使再诧异,也知道对方正在进行关键地方演算工作,最讨厌的事便是被人打扰中断。
于是他只好保持起沉默,站在那里原地等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