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14章 最年轻的数论天才【二合一】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114章 最年轻的数论天才【二合一】 (第3/3页)

    徐铭把卡茨教授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心里面也不由涌现出几分意外之喜。

    没想到自己仅凭一篇论文,就在数论学界拥有了不输知名学者的号召力。

    居然让国际数论会议创造出新记录。

    要说没有半点情绪波动,那绝对是假的,谁能不为自己取得的成就开心。

    卡茨话音才刚落下,又把目标放在田纲身上,讲话时脸上浮现出羡慕。

    “田教授。”

    “恭喜你培养出这么优秀的学生。”

    “徐铭在数学上的天赋,是我见过最好。”田纲虽是略显官方的回答,然而早就已经合不拢嘴满脸笑容。

    心想终于能体会到,先前本科毕业答辩现场,张鲁平当时的心情。

    而接下来卡茨教授的重点,同样放在这次的三十五分钟特邀报告上。

    “徐。”

    “能提前告诉我你要讲的内容吗?”

    “关于多尺度解析筛法,在其它数论领域问题上面的潜在应用。”徐铭略作思索沉声给出一句回答。

    目前他创业的多尺度解析筛法,已经在素数分布问题上面实现了应用价值,成功解决斐波那契数的无穷性。

    但数论领域存在的未解难题和猜想,可远不止这些。

    他便想尝试通过继续优化筛法,来进一步扩大其应用的范围。

    使之能作用在更多问题上,推动数论发展。

    尽管尚未得到优化后的多尺度解析筛法,却并不影响拿出来和大家一起探讨。

    卡茨本就是数论领域专家,又仔细研究了多尺度解析筛法的框架和价值,自然清楚进一步优化后,会给数论界带来怎样的强大工具。

    哪怕并未从徐铭口中听到具体内容,心里面也立刻浮现出一个念头。

    这趟国际数论会议他来对了。

    深吸一口气,当强行把情绪平复后,丝毫不吝啬自己的称赞。

    “徐。”

    “你是我见过最年轻的数论天才,多尺度解析筛法肯定会成为数论界无比强大的工具。”

    “我对你充满信心。”

    前脚话音才刚刚落下,紧接着想到什么,又不忘以感慨般的口气补充。

    “对于后天的学术报告,我无比期待。”

    “卡茨教授,我要学习的还有很多,能和这么多全球顶尖数论学者交流是我的荣幸。”徐铭闻言依旧保持着谦逊用标准的英语口语回应。

    而将这幕看在眼里,田纲只觉得心情越发舒畅,甚至比在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报告还高兴。

    同时脑海中不由自主的闪过一个念头,下意识暗自低喃重复了句。

    “可惜我那位导师没来参加……”

    至于坐在后排,全程一句话都未讲的王翩,此刻只觉得心里泛起惊涛骇浪。

    她虽知道此次国际数论会议,核心人物是徐铭,可万万没想到自己这个师弟,竟能有如此大影响力,并且还是在国际数论顶尖圈子里面。

    加上两人对徐铭给出的极高评价,继续成长下去未来成就绝对不会低。

    关键徐铭还很年轻。

    “难道徐师弟以后也会成为院士。”

    心中暗自思忖句,接着才不再多想,打定主意无论如何都要把自己的工作出色完成。

    ……

    波恩大学作为这届国际数论会议主办方,相关工作自然会做到位。

    否则那就是在整个数学界面前丢脸。

    车站方面早就安排了数学系秘书人员,以及相应安保迎接出席会议的学者专家。

    徐铭他们几人自然不例外,坐上专车后一路顺利到达波恩大学附近的酒店。

    而在办理完入住手续后,却见前台小姐,伸手递过来份手写的信件。

    “徐先生。”

    “这是波恩大学给你的信件,拉波波特教授邀请你明天访问数学系。”

    徐铭将信件接过礼节性道谢:“谢谢。”

    按照会议正常的安排,明天大多数学者,应该都会待在酒店趁早餐午餐时交流思想。

    或到莱茵河畔步道寻找数学灵感。

    没想到波恩大学数学系,主动给自己发出访问邀请。

    旁边田纲看到这幕,并未出言拒绝,而是嘴角上扬浮现出笑容回道:

    “这说明波恩大学数学系对你很重视,或许明天能有场不错的体验。”

    “我明白了田院士。”徐铭点点头应声。

    面对海外知名大学的数学系,他确实很感兴趣,且找不到理由拒绝。

    然在大家乘坐电梯前往酒店房间时,旁边的卡茨教授想到什么开口补充了句。

    “我听说波恩大学数学系也有一位天才,你们应该会存在不少可以交流的话题。”

    闻言徐铭心中微动,尽管没有出声发言,却不免多出几分期待。

    所有出席国际数论会议的学者,其产生的各种费用皆有波恩大学承担,且丝毫没有在这个方面省钱。

    徐铭来到自己房间后,目光环视四周,将里面陈设布局看在眼里。

    总体感到非常满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尽管这里和燕京相比,有着差不多六个小时的时差。

    但徐铭则完全不需要像田院士那样,专门去倒时差。

    依旧按照平时的习惯,又研究了会徳语教材,方洗漱完躺到床上睡觉。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