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他可不是在谦虚【二合一】 (第2/3页)
再次感叹句领着徐铭前往身后建筑内的小型报告厅。
王翩依旧保持沉默,紧跟在徐铭身后,虽然很想同拉波波特教授讲句他真不是谦虚。
……
虽然只是中小型报告厅,里面容纳的人员数量却一点都不少。
除几位数论领域教授之外,台下皆是波恩大学数学系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
至于本科生学士,大多情况下不具备资格出席。
倒不是说存在什么学位歧视,主要没有足够多的数学知识夯实基础,出现在这种场合基本等同于听天书。
所谓访问最重要的便是互相交流思想,徐铭在落座后很快便有教授和台下研究生提问。
“徐博士如何想到构建出多尺度解析筛法?”
在学术上进行交流,对方用了徐博士这个称呼,倒也没什么不合适的。
徐铭把这话听进耳中,未作迟疑便开口给出回答。
“传统筛法在处理筛函数的震荡和误差,积累上存在根本性的局限,因此诞生出让筛法本身解析化的想法。”
……
整个数学思想交流进行的非常顺利,且报告厅内氛围也颇为和谐。
主要现场的人基本都研究过他那篇论文,涉及到的问题在多尺度解析筛法范围内,自然不会觉得有啥难度。
而就在这个时候,台下一位留着浅棕色长发的男生站起身拿到话筒。
“徐博士你好,我研究过你的那篇论文,你的筛法在处理递归意义的序列上,展现的灵活性令人印象深刻,它让我联想到一些困扰我许久的局部问题。”
“你在论文中提到,新筛法核心之一在于,更精细控制了尺度或层次上素因子的分布和交互。”
“那处理序列之间由递归关系……”
目光炯炯有神看向徐铭,语气平静却带着比较强烈的探究欲。
徐铭听到对方从筛法的递归意义切入,同样眼前一亮心想终于有了让他感兴趣的东西。
然正要组织语言回答,却听旁边的拉波波特教授主动开口介绍起来。
“他是我们数院的学生舒尔茨,曾在高中时期参加四次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并获得三金一银的好成绩。”
“在进入波恩大学学习后,仅用三个学期,便完成了本科学士学位。”
“有着较高的数学天赋。”
讲这番信息时,丝毫没有掩饰脸上的骄傲,能看出寄予着厚望。
徐铭把话悉数听进耳中,心中不由微动。
“恭喜拉波波特教授有舒尔茨这样一位天才学生。”
“他可和你没法比,你为数论界创造强大筛法工具不知造福多少学者。”拉波波特满脸堆着笑容对徐铭在数论领域的贡献做出肯定。
徐铭同拉波波特说完这句,方把注意力重新放在台下的舒尔茨身上。
“谢谢你的提问。”
“经典筛法处理此问题,难以有效分离不同层次的素因子干扰,我的方法则是构建一个自适应筛网,它是在序列的‘局部’性质和‘全局’性质之间,建立了一个更加有效的反馈机制。”
“局部和全局的反馈……这很有趣。”舒尔茨眼睛闪着亮光相当兴奋。
前脚话音刚落,紧随其后又继续往下讲。
“我现在正思考刚性几何和形式几何中的一些纯粹局部问题。”
“具体来说……”
舒尔茨刚脱口讲到这里,却被台上面的拉波波特教授出言打断。
“舒尔茨。”
“你的提问已经脱离了数论内容。”
他们这次作为国际数论会议主办方,因徐铭是特邀报告人才有着今天的访问,旨在大家互相交流思想。
绝不是故意让人下不来台。
拉波波特很清楚,徐铭仅学完本科知识,能在数论领域做出重大贡献已然称得上难得,说明必然往里面投入了大量的精力和时间。
如此面对其它数学分支,恐怕水平就会力不从心。
所以看到自家学院的学生舒尔茨,提问内容逐渐脱离数论才赶紧提醒。
徐铭把这句话听进耳中,脸上则依旧保持着胸有成竹的自信神色,显然并不担心舒尔茨的提问。
“没关系。”
先是摆手向拉波波特教授说一句,待听完舒尔茨的话后立刻给出回答。
“在你的局部几何问题中,那些复杂p进局部环,可以看作是具有某种内在的,由p进赋值和弗罗贝尼乌斯共同决定的多层周期结构。”
“为了理解你的局部环,我想你需要一种新的局部逼近框架。”
“这个框架核心可能是定义一个由环构成范畴,其中对象能够同时编码p进拓扑的任意精度……”
“从而带来‘完美性’和简化。”
徐铭知道对方所阐述的问题,是算术几何的纯粹局部领域研究。
他对几何同样有着研究,清楚问题高度抽象有深度。
毕竟刚性簇局部结构,特别是奇点附近局部环,其复杂性是出了名的。
但结合自己证明斐波那契数无穷性,通过具有的一些思路还是给出相应方法。
舒尔茨沉默了十多秒钟,然后眼神中爆发出极其明亮的神色光芒。
仿佛一道关键障碍被击破。
“我明白该用什么方法,在p进几何中找到一个既包含p进拓扑信息,又同时包含正特征弗罗贝尼乌斯作用的完美局部模型。
按耐着兴奋自顾自念叨着,然后猛地转向徐铭,语气充满激动和感激。
“谢谢你徐博士,你给了我一个清晰的视角,我需要立刻去整理这个思路。”
说完便急忙坐下,匆匆拿出笔记本飞速书写。
徐铭也是颇为意外,受邀访问波恩大学数学系,竟偶然帮别人诞生出灵感。
而此刻旁边的拉波波特教授,面对这一幕整个人的表情不免有些怔住。
完全没想到,徐铭所擅长的数学分支,竟然不单单只是数论。
仅用简单几句话,便让自己学生清晰了思路。
本以为自己收下的学生,数学天赋上或许并不比同年龄的徐铭差多少,结果两人完全不在一个层面上。
心中不由再次羡慕起燕京大学,竟能拥有这样一位真正的数学天才。
也就是看到舒尔茨那副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