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6章 物院也干了【求月票订阅】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26章 物院也干了【求月票订阅】 (第1/3页)

    “这篇论文进步很大,证明框架精简,定理条件也比较充足未有遗漏。”

    “之前给你指出的问题基本都规避了。”

    “准备投哪家期刊?”

    数学科学院,理教楼教授办公室。

    张鲁平坐在办公桌旁椅子上,桌边放着杯茶,右手滑动鼠标浏览屏幕中论文。

    边移动视线审视,边同身旁的刘新杰搭话,从表现来看称得上满意。

    内心略显忐忑的刘新杰,听到导师这番评价,总算把心放进了肚子里,浑身顿时放松的同时,嘴角逐渐上扬浮现出一抹弧度现出笑容。

    下秒连忙开口回应。

    “我打算投给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

    倒不是说他害怕自家导师,主要先前几次实在留下了不少心理阴影。

    被接连打回去修改不说,更是和徐铭的论文,形成鲜明对比。

    为此面对自己的硕士研究生毕业论文,他也是暗自给自己施加压力,下决心写出篇让导师满意的数学论文。

    不管怎么讲,他都是导师唯一的硕士研究生。

    总不能到时候答辩丢脸。

    至于比他后入门的师弟徐铭,人家是直博,和他这种保研的不太一样。

    从暑假开始,他除全身心投入在论文上,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以及向几位博士师兄请教,尤其同徐铭针对选题方向展开讨论。

    在顺利完成撰写之后,便拿来让导师审查。

    并且值得一提,他还特意选在课题结题这天,正是知道导师心情比较好。

    “那就按你的打算投稿吧,问题不大。”张鲁平从电脑屏幕上收回目光点点头。

    然刘新杰这时却提不起喜色,反而有些五味杂陈。

    毕竟他付出这么多努力,在硕士要毕业时,才撰写出篇能投稿给理论与应用数学通讯的论文,但要知道徐铭刚入学报到的时候就已经在此期刊上发表。

    两相对比下来,让他不得不再次感叹,普通人和天才之间的差距。

    确实是难以逾越的鸿沟。

    关键单靠勤奋,连徐铭背影都看不到。

    谁让徐铭偏偏是最卷的那个。

    念头在脑海中快速闪过,他接着不再耽搁时间,再次接上导师的话茬。

    “好的导师,那我等下就投过去。”

    话音落下正准备离开,却见虚掩的办公室房门,被人从外面推开。

    “张主任没打扰你吧。”

    唐亚愚推门进来,视线直接落在张鲁平身上,主动开口打了声招呼。

    张鲁平闻言立刻抬眼望去,看到是熟人,忙站起身接过话茬招呼其到沙发坐下。

    “老唐来了啊,赶快坐。”

    正所谓数学物理不分家,张鲁平作为数院主任,自然没少和物院方面合作,因此对物院的人不陌生,尤其唐亚愚还是国内凝聚态物理领域专家。

    唐亚愚见此倒也没有拘谨,直接走到旁边沙发坐下。

    不远处的刘新杰,则非常有眼力劲,忙在饮水机处接了杯热茶递过来。

    待双方都坐下,唐亚愚接过并未卖关子。

    直接开口进入正题。

    “今天我这不请自来,是想找张主任帮帮忙。”

    “帮忙?”张鲁平闻言低喃一句等待下文。

    物院和数院本就经常合作课题,互相之间帮忙确实不是多么稀罕的事。

    起码频率上要比信院那边高得多。

    “目前我们物院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研究上,关于磁性掺杂拓扑绝缘体材料样品的制备,遇到不小瓶颈导致后续实验无法展开。”

    “所以想尝试利用相场模型,来进行模拟计算。”

    “加快材料样品的制备。”

    “就想向张主任借几位相场模型课题人员,来帮助我们模拟预测。”

    唐亚愚快速讲明情况,说完便端起茶杯,边放到嘴边润喉边等待下文。

    霍尔效应发现在一百多年前,即通电导体在垂直磁场中产生横向电压,源于洛伦磁力使电子路径偏转。

    直到二十多年前,克利钦发现量子霍尔效应,在强磁场和极低温下,二维电子气的霍尔电导呈现量子化平台。

    并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而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则是通过材料自身的自发磁化和拓扑能带结构,实现零磁场下的量子化霍尔电导。

    可以说唐亚愚他们团队研究的,乃是属于诺奖级别的重要物理项目。

    不过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被提出后,尽管国际上有许多团队都展开了研究,截至目前却没人能实际观测到,零磁场下的量子霍尔电导。

    使得理论无法转化为定理。

    其中最难的环节,便是观测材料样本的制备。

    毕竟要想确认零磁场下的霍尔电导,材料需满足三个必要条件。

    能带结构具有拓扑特性,形成一堆边缘态。

    具有长程铁磁序。

    体内为绝缘态,仅一维边缘态参与导电。

    经过整个团队的研究,最终把目标放在,磁性拓扑绝缘体的方向上。

    本来正常情况下要研发制备这种材料,需进行大量的实验不断投入试错成本,不夸张的讲几年都有可能。

    然而在在最困难的时候,相场模型课题却取得成功。

    在学校会议上,唐亚愚得知此消息后,第一时间便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