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29章 投稿《科学》,不会亏待你学生【三合一】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29章 投稿《科学》,不会亏待你学生【三合一】 (第2/3页)

强,不过他都已经被数院和信院联合培养,真会中途转来研究物理吗?”

    “不好说。”

    ……

    提到徐铭以后的规划,李由等人话语一滞,对此给不出清晰的判断。

    正常情况下,能在某个领域内深耕,且做出成绩。

    便称得上是天才。

    徐铭作为大家公认的,天才中的天才,同时学习理论数院和算法编程,按理说已然达到了自身的极限。

    毕竟每个人的时间有限。

    若再去研究凝聚态物理量子力学,只怕费力不讨好。

    必须舍弃掉一门才行。

    比如这次参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实验项目,刚开始作为数院的人也仅负责相场模型,本质上并不会涉及到太多关于凝聚态物理的内容。

    只不过大家没有想到,徐铭对凝聚态物理知识,掌握的如此娴熟。

    能够灵活应用,使之完成对控制方程的改造。

    但如果真让徐铭放弃理论数学或者信息,到时候恐怕数院方面肯定不会同意。

    徐铭并没有去关注李由等人的想法,眼看身旁两位教授仍无停下来的意思,他也不好就这么站在原地等待。

    稍微组织下语音,果断插嘴强行岔开话题。

    “那个……唐教授王教授,接下来是不是该记录实验结果准备撰写论文了?”

    几乎是他话音落下的瞬间,唐亚愚和王其坤顿时回过神来想到了什么。

    “徐铭你说的对,论文的事该和你说一下。”

    其中唐亚愚率先开口,主动提及项目论文,紧接着又继续详细解释。

    “我们在低温零磁场环境下,成功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可是属于凝聚态物理里程碑式进展。”

    “论文肯定要投稿给《科学》期刊杂志,小徐你作为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项目重要贡献者,我决定给你论文一作的位置极其荣誉。”

    徐铭把唐亚愚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心里面多少感到有些意外。

    证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在凝聚态物理中确实是比较重要的突破性进展。

    这一成果标志着量子反常霍尔态物质状态的确认。

    在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以及解决传统芯片发热和能量损耗等问题,都具有着潜在应用价值。

    甚至推动拓扑量子计算的发展,为信息技术革命提供新的方向。

    毫无疑问是有资格发表在《科学》顶刊杂志上。

    并且会在凝聚态物理界,引起不小的热度和狂欢。

    现在却要搁论文一作的位置上,加上他的名字,这其中的含金量可想而知。

    先不论所能起到的学术影响力,单燕京大学给科学自然学术顶刊的论文,发放的现金奖励便高达百万。

    伴随念头停留在这里,他连忙开口回应。

    “唐教授。”

    “这是不是不太合适?”

    本想着自己加入项目比较晚,然话音还未落下,便听见王其坤的声音已经在耳旁响起。

    “不用有什么顾虑,这可是你应得的,咱们的项目只看所做出的贡献。”

    “如果不是你创新改造控制方程,今天可不会取得这种巨大的突破性进展,我想其他人也不会有异议。”

    事实证明王教授的话说的一点错没有,下秒便听李由等人主动发言表明态度。

    “徐师弟千万不要有顾虑,我们大家可都感激你,要不是你的话,还不知道多久才能量子观测到反常霍尔效应。”

    “李师兄讲的没错。”

    “说起来大家都还沾了徐师弟的光。”

    话说到这个地步,唐亚愚直接大手一挥,把事情给拍板决定下来。

    随即实验室内的氛围,也再次变得融洽,李由等人更是主动向徐铭请教凝聚态物理知识。

    对此徐铭自没有藏私,积极同众人互相交流。

    甚至值得一提的,他还被邀请到箐华食堂,品尝这边饭菜的味道。

    直到天色逐渐被黑夜笼罩,这才被李由等几位师兄亲自送回到燕大博士宿舍。

    ……

    彻底解决物院这边的项目。

    徐铭全部精力,便都放在了孪生素数猜想上。

    继续使用优化后的代数多尺度解析筛法,对孪生素数猜想进行推导证明。

    另外假期创新改造相场模型方程的时候,思维碰撞下还涌现出不少新的思路,对孪生素数猜有着更深理解。

    如此加上全新的筛法,证明过程中称得上非常顺利。

    只不过整个步骤和过程比较繁琐,需要一定时间将完整证明推导出来。

    届时得出证明公式,便能着手撰写论文。

    投稿给数学年刊。

    是的。

    面对自己在数论领域新的成果,他并没有更换投稿期刊的打算,依旧准备选择数学年刊进行投稿。

    除数学界四大期刊相差不大外,主要参加国际数论会议时和卡茨以及伊万尼克教授,都相处的非常愉快,且在晚间讨论会时有着不少收获。

    至于信院那边,则暂时没有什么重要事情,相比较物院显得很平静。

    转眼来到月底。

    徐铭终于收到了唐亚愚教授的消息,被告知项目论文已撰写修改完成外,还特意给他发了一份看有没有问题。

    待打开后,可以很清楚的看到,论文通讯作者为唐亚愚和王其坤两位教授。

    他的名字则在一作最前面。

    虽说这还是他首次接触到物理领域论文,查看完却也不得不感叹,确实不愧是两位大教授修改完的论文,根本找不到有错误的地方。

    所以当即便发去了回应邮件,并打了电话说明。

    最终在二月的最后一天,关于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观测实验的论文,正式以燕大和箐华两大高校名义,投稿给科学顶刊杂志期刊。

    尽管从投稿到编委会进行验证,然后刊登向物理学界播报需要时间。

    但对于燕京大学和箐华大学来讲,已然知道国内凝聚态物理取得了巨大成果。

    ——

    “听说物院那边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3月2日,周一,数学科学院理教楼。

    办公室内张鲁平满脸好奇,主动向面前的徐铭询问相关情况。

    年前唐亚愚过来找他借人,想把相场模型应用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研究上,虽然他认为基本不可能起到什么明显的作用,但最终还是同意了两个院合作,并在徐铭答应参与后又把吕昂等人安排过去帮忙。

    后边刚好正值春节假期,便没有过多去关注。

    结果开学后二月份刚结束,他突然听到消息,物院在凝聚态物理上取得重大进展。

    这显然出乎意料。

    毕竟他作为国内首个研究相场模型的人,对其情况再清楚不过。

    本质上是为国内的航空发动机技术升级助力,通过相场模型预测涡轮叶片高温合金裂缝,减少发动机的试车次数和研发成本以及周期。

    尽管在工业验证中,取得令人惊讶的实验值,目前已集成到航发集团平台上。

    但要说预测量子材料的参数,怎么看都行不通。

    面对这种疑问,今天趁着博士讨论班结束,他便把徐铭喊到办公室打算相信询问下状况。

    徐铭在自家导师跟前丝毫不拘谨,闻言倒也没有多想直接点头如实回应。

    “是的。”

    “唐教授他们通过相场模型预测参数,制备出磁性拓扑绝缘体材料样品。”

    “成功在低温零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