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 物理界重磅炸弹 (第2/3页)
资格发表在他们期刊上。
得知这个情况,阿尔伯茨没有耽搁时间,同样率先评估起这篇论文内容。
期间莱克脸上始终现着欣喜,坐在旁边沙发上,边品尝咖啡边等待主编的决定。
他虽加入了科学期刊杂志,博士本身研究的便是凝聚态物理领域,对量子反常霍尔效应非常熟悉,更深知想完成观测实验证明理论的难度。
国际上不知道有多少科研团队进行研究,结果这么多年过去始终没有突破进展。
让人都开始怀疑,是否存在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结果在这种凝聚态物理界状况下,来自东方的物理科研团队却完成观测,怎么可能不为其最终结果兴奋。
约摸过去半个小时。
主编阿尔伯茨收回目光,摘掉眼镜揉了下眼,当即做出决定并进行安排。
“把这篇论文按照流程送审吧,邀请凝聚态物理领域顶尖专家展开审核验证。”
“我想凝聚态物理界要热闹起来了。”
尽管他擅长的领域不是凝聚态物理,但身为主编对论文却有着大致评估,可以确定质量是有保障的,加上记录的实验过程相关数据。
大概率是真的证明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的存在。
将主编的话听进耳中,莱克强行按耐着心里的激动情绪立刻沉声回应。
“是主编。”
“我立刻邀请顶尖专家匿名评审。”
说完丝毫没有拖泥带水,立刻离开办公室,回到外面继续投入进自己的工作。
……
从某方面来讲,各大顶刊采用的审稿方法,在流程上并无太大差异。
都是先在初审中拒绝掉绝大多数,剩下高质量且具有创新性和应用价值的论文,然后再由编辑部送审,邀请相关领域顶尖专家学者匿名评审验证。
但相比较数学,尤其是经典猜想证明的验证,物理方面要快上不少。
尤其科学期刊还是以严谨高效著称。
因此短短三天时间,受邀对论文验证的三位匿名评审专家便给出评估。
从严谨性创新性,以及数据支持度和结论合理性等几个方面进行判断。
往往还会给出修改意见。
当主编阿尔伯茨拿到三位评审人的回复,饶是见惯了大风大浪也颇为意外,重新将莱克喊到自己办公室,安排论文发表和短讯通知学界有重大成果的事。
莱克还不知道送审结果,又对凝聚态物理领域的重要发现进展有浓厚兴趣,刚走进来便迫不及待询问。
“主编。”
“对那篇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论文,专家匿名评审有结果了吗?”
“让你过来就是为这件事。”阿尔伯茨闻声点头,随即又继续补充道:“三位凝聚态物理领域顶尖专家的评审意见全在我这里。”
“你还是自己看吧。”
莱克听到这两句话,倒也没什么拘谨,直接便大方走到电脑屏幕前查看起来。
如果说刚开始面色还算平静,那么在下意识读出审稿人给出的评价后,整个人肉眼可见的被震惊住。
“这是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杰出工作,作者团队首次在实验上实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是凝聚态物理学家预言多年却未被捕获的圣杯,该工作不仅验证了美妙的凝聚态物理思想,更为低能耗电子学开辟出新的道路。”
“该作者呈现的数据,可能是本年度,甚至未来数年凝聚态物理领域最大的实验突破,且工作完成度极高。”
“诺奖级别的凝聚态物理重要发现,我以最高的热情建议接受此文。”
科学杂志每期发表那么多篇论文,他很少见到能让评审人给出这么高的评价。
说明来自燕大和箐华的物理团队,确实非常出色的验证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
莱克把评审人给出的意见看完,直起身再次看向面前的主编深一口气表达此刻心情。
“没想到东方的物理学家,竟能证明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还获得如此高的评价,这项成果不出意外的话将会是本年度十大科学进展之首。”
“是啊。”
“等论文发表,相信会有很多团队难以接受。”主编阿尔伯茨点点头深以为意。
量子反常霍尔效应作为凝聚态物理领域,已然存在多年却始终未解的预言,深受国际上大量物理学者的追捧。
深入研究展开实验的团队,数量上可不是小数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