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9章 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万更求订阅】 (第2/3页)
而就在徐铭等人订好航班的前一天,萨纳克和卡茨教授两人却又主动找了过来。
“萨纳克教授。”
“卡茨教授……你们是有什么事情吗?”
看到眼前两道熟悉身影,徐铭没有迟疑,打完招呼迎接他们进入房间,当即便主动开口询问,以为两人是另外有什么要紧的事情。
“有两件小事,想要先和你商议,征求你的意见。”萨纳克坐下后便直接开门见山。
并未去卖关子耽搁彼此时间。
另外在于徐铭交流时,他丝毫没有在意年龄,完全当做是同等地位。
旁边卡茨这时候虽没有插嘴,目光却也停留在徐铭的身上颇为期待。
尽管暂时不知道具体情况,徐铭闻言还是点头。
让两人接着往下详细讲。
“萨纳克教授请说。”
“是这样的,我想代表数学年刊,邀请你成为数论领域的论文匿名审稿专家。”
“今后对于优秀的数论领域论文,你可以进行评审并给出意见,另外你可以向我们推荐优秀的论文,当然每次都是有相应酬劳的。”
把萨纳克的话悉数听进耳中,徐铭顿时便明白了是怎么一回事。
毕竟他对此并不陌生。
还记得那篇关于斐波那契数无穷性证明论文,便是由伊万尼克和陶哲轩匿名评审。
没想到才在数学年刊上面发表两篇论文,便成投稿人员成为了评审人员,这种身份上的转变正代表着他在数学界的权威性有所提高。
尽管目前仅限于数论领域。
面对这样的机会,他显然没有拒绝理由。
于是略作思索便答应下来:“谢谢萨纳克教授的信任。”
“我同意。”
“那真是太好了。”萨纳克听到这个回答满脸欣喜。
卡茨同样接话补充道:
“这也是我们数学年刊的荣幸。”
他这话可一点毛病没有,数学年刊虽早就是,数学界四大顶刊之下的存在,但因徐铭这两篇论文,致使期刊影响因子有所上涨,成功碾压另外三大数学期刊登上顶峰。
在这种情况下,见识到徐铭的数学天赋,肯定更加要与之交好才行。
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毕竟眼下数学新进展等三大顶刊,也可谓是蠢蠢欲动想要把徐铭挖走。
解决完担任匿名评审专家的事,萨纳克话语不停又随即往下继续讲。
“还有就是你虽然不是普林斯顿大学的学生,但为了感谢你对数论界做出的贡献,经过学校讨论决定给你颁发荣誉博士学位。”
“这两封推荐信,是德利涅和威滕教授写的。”卡茨再次特意补充这么句。
徐铭对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博士体系,虽没有专门去查资料了解过,倒也听说过不少知道些相关情况。
和传统意义上的博士学位申请流程不同,荣誉博士要求申请人所在领域有显著成就。
例如有重大学术成果,或者获得诺贝尔奖,等国际知名奖项。
同时需提供两封权威人员或机构的推荐信。
能让德利涅教授和威滕教授,同时为他撰写推荐信。
获得普林斯顿大学荣誉博士学位确实不算什么,何况他还刚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
虽然燕大的数院博士和信院博士,以及物理院方面的博士学位还未拿到,但提前获得普林斯顿大学学位,倒也不失为一种不错的体验。
从某种意义上讲,还相当于有了海外留学经历。
对此他自然不会拒绝。
“感谢普林斯顿大学给我这份荣誉。”
果断开口应下感谢,明天上午于学校典礼厅,举办学位颁发仪式。
因为并不会影响下午的航班,倒也不用担心什么。
接下来的时间,解决完这两件事情,萨纳克和卡茨两人并未过多在酒店房间逗留。
而徐铭在他们离开,身影从视野中消失后,也把荣誉博士的事情告诉了唐亚愚和王其坤,对此两人均表示支持为徐铭获得这份荣誉高兴。
并决定明天出席参加,徐铭的学位授予仪式。
翌日。
早上八点半。
徐铭和唐亚愚以及王其坤等人,准时来到普林斯顿大学典礼厅内。
除普林斯顿大学现任校长,徐铭现场还看到了不少熟悉的身影。
包括德利涅教授以及威滕教授。
甚至媒体记者人员。
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颁发,已然快成为一种传统的仪式,整个流程基本都是固定好的不会改动,虽程序上稍微显得有些繁琐。
好在并未耽误徐铭太长时间。
最终轮到他上台后,由德利涅和威滕两人,共同为他颁发博士学位证书。
“祝贺你徐。”
“希望你在数学这条道路上越走越远,另外关于平展上同调理论,有什么疑惑的地方可以随时给我来邮件。”
德利涅把证书递给徐铭,后面还不忘专门提醒句。
可见他对徐铭构建出更强大的上同调体系,是有多么希望和期待。
甚至丝毫不夸张的讲,若是这个时候,徐铭表态放弃研究数论去专心推导代数几何的话,他肯定全力支持。
“谢谢德利涅教授,我会好好研究那份手稿。”徐铭闻言点点头表态。
至于站在旁边的威滕,听到德利涅的话,也不再保持沉默连忙接上一句。
“有弦理论的相关问题也可以和我探讨。”
然话音才刚落下,便见德利涅瞥了眼,然后面无表情的对徐铭嘱咐。
“目前弦理论继续研究的意义不大,你还是专注于数学别浪费天赋的好。”
“要知道数学家的成果,大部分都来自年轻阶段。”
“这话我不爱听,弦理论可不比数论差。”威滕表示略有些不满的回应。
徐铭把两人的对话听进耳中,对此心里面也可以说是颇为哭笑不得,不过他可不想看到两人在这时候争论。
于是连忙充当和事佬安抚。
“放心吧两位教授,我会合理制定规划安排时间的。”
抛出这句话后,才算处理好台上状况。
而与此同时台下的唐亚愚和王其坤,以及李由等几位名义上的师兄,面对这样一幕已然根本说不话来,整个人只能用两个字来形容。
麻了。
“我看到了什么,德利涅教授和威滕教授,竟然为了徐铭在争论吵架?”
“徐师弟这人格魅力实在太强了。”
“你要是能在二十出头的年龄,构建出强大的筛法工具并证明孪生素数猜想,估计也能做到这样程度。”
“咱们以后是不是该喊徐师兄,毕竟都已经获得了普林斯顿大学博士学位。”
李由听着其他人小声交流,此情此景也不免感慨。
深吸一口气给出自己发自内心的评价。
“徐师弟确实不愧是学术魅魔。”
这句话也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纷纷如小鸡叨米似的点头认可。
唐亚愚和王其坤虽没参与讨论,但两人却心照不宣的对视一眼神情略显复杂。
他们都非常清楚,以徐铭如今取得的成就,哪还用去在意普林斯顿大学的荣誉博士学位,只要等国内这边博士提前毕业,大概率很快就会和他们处在一样的职称上。
成为燕京大学,乃至全国范围内,最年轻的教授。
但现在不管怎么说,待荣誉博士证书颁发授予仪式正式结束后,此次普林斯顿大学之行,也总算是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接下来的时间。
众人便没有继续逗留,直接乘坐专车,前往国际机场乘坐航班返回燕京。
……
由于航班飞行时间较长,徐铭又精神的不行,根本没有想睡觉休息的念头,只好掏出德利涅教授赠送的那份他导师的手稿。
研究格罗滕迪克构建的上同调庞大体系框架。
尽管想在现有框架基础上面,继续优化创造出更强大的上同调定理,并非一件简单事情需要精力时间,但起码过程中为徐铭带来了新的数学学科经验值。
虽然并不是很多。
——
【经过努力学习,你的[数学]水平提升了,获得经验值8点。】
【经过……】
就这样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临到燕京上空。
唐亚愚却突然开口提醒。
“根据我知道的消息,目前国内已经知道,你解决了孪生素数猜想问题。”
“在数论界取得巨大荣誉。”
“眼下很多媒体可都想采访你,估计机场就有不少。”
“你最好先提前有个心理准备。”
徐铭闻言暂时停下手上翻页的动作,面对唐亚愚的话点头应声表示知晓。
“我知道了唐教授。”
在国际数学界取得突破性学术进展,甚至引起整个数论圈的大地震,国内方面自然不可能什么都不知道。
有媒体记者闻讯而来,倒也属于正常。
以前单纯发表数学论文,面对某些媒体的采访,他直接让院里拒绝。
但现在却是不太好依旧避之不见。
况且国内数学界沉寂许久,好不容易出现位天才。
正好能让更多人对数学产生兴趣,使得国内数学界可以不断涌现出天才。
不过这对他来说倒也不算什么,毕竟当初高考拿到理科状元的时候,便接受了省里报纸的新闻记者采访,多少也算有点相关经验。
于是又过去约摸一个小时的时间,飞机终于在燕京国际机场顺利降落。
尽管有着唐亚愚的提醒,徐铭有所心里准备,但走过来后还是被眼前一幕给惊到。
放眼望去通道尽头,只见站着很多记者模样人员。
其中不少还正面向摄像机镜头念词。
也不知道哪个记者眼尖,瞧见徐铭后当即喊了声。
顿时便长枪短炮围上来。
“是徐铭。”
近前后递上话筒的同时,快速报出名字,并向徐铭提问各种问题。
“我是燕京日报的记者,能谈下你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后的心理感受吗?”
“你认为研究孪生素数猜想最大的难度是什么?”
“能否讲下你平时的学习习惯?”
“马上就到今年高考了,能给今年的高考学子讲一句祝福吗?”
……
“我嘞个乖乖。”
唐亚愚显然也没想到记者会这么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