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45章 最轻松的一届评选【二合一】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45章 最轻松的一届评选【二合一】 (第2/3页)



    徐铭来到主任办公室,顿时便看到了,正坐在电脑旁的邱诚桐。

    至于郭教授则转身离开,留下他们两个细谈。

    “是小徐来了啊。”

    “快坐。”

    “在我这千万别客气,就当是自己宿舍,箐华燕大那都是一家人。”

    邱诚桐抬眼注意到徐铭的身影,忙停下手上的工作站起身热情招呼,脸上堆满着灿烂的笑容,明显也没有拿徐铭当作外人。

    徐铭把这幕看在眼里,总觉得今天对方要比讲座报告时要开心的多。

    难道是因为田纲院士不在?

    脑海中快速闪过一个念头,下秒摇摇头,忙近前礼貌应声问候。

    “邱主任好。”

    “知道你今天负责高教社杯奖的评选,本打算过去和你多交流交流数学上的事,让我这老思维也和咱们的数学天才碰撞一下。”

    “结果手上的事实在太多,只能让郭教授跑一趟了。”

    邱诚桐话语丝毫没停,说着让徐铭坐下后,紧接着又再次抛出问题询问。

    “你想喝水还是饮料?”

    “水就行。”徐铭见此起身伸手接过。

    刚重新坐下,耳旁便又传来邱诚桐关心的声音。

    “最近有什么新的收获吗?”

    闻言徐铭倒也没啥可卖关子的,稍微顿了下,便如实开口回答。

    “想要研究哥德巴赫猜想问题,不过暂时还没有什么大的进展。”

    邱诚桐对徐铭研究哥德巴赫猜想,并不觉得意外甚至表达了自己的信任。

    “哥德巴赫猜想,这可是数论界的古老谜题,同时也是让数论学家最为之疯狂的存在,不过你既然成功证明了孪生素数猜想,确实应该在擅长的领域继续深耕下去。”

    “以我对本世纪数论界的了解,恐怕没人比你更有可能解决哥德巴赫猜想。”

    “如果真到了那一天,你独自摘下数论皇冠上的两颗璀璨明珠,可就是真正的数论之父了。”

    徐铭把话听进耳中。

    随即保持着谦逊态度出声应和。

    “谢谢邱主任对我的厚望,我会努力的。”

    而就在话题进行到这里,只见邱诚桐现出笑容,又主动打开话匣子。

    “对了小徐。

    “你对微分几何有过研究吗?”

    徐铭听到这句话,脸上表情顿时一怔,觉得有种强烈的熟悉感在心底涌现。

    好像类似的话听到的不止一遍。

    特别是在普林斯顿大学的时候,威滕和德利涅两位教授都说过。

    不过想归想,嘴上还是如实给出了回答。

    “刚接触的时候研究过,需要学习的地方还有很多。”

    他这话可没有一丁点的毛病,当初刚接触微分几何时没少研究文献资料,甚至还针对师兄林伟的论文,进行过指点为其修改里面存在的问题。

    另外德拉姆上同调理论,本就是微分几何和代数以及拓扑问题的重要工具。

    邱诚桐听到徐铭的回答,则是眼前一亮,整个人顿时来了兴趣。

    直接现场讲起微分几何。

    特别是提到了,当初他证明卡拉比猜想,以及关于高维结构的相关命题。

    ……

    “复杂的高维空间,是可以通过简单几何模型拼接来进行实现的。”

    “可惜我对于卡拉比猜想的研究,目前还剩下第一陈类为正时的问题证明,这里面涉及到微分几何和代数几何以及度量分析三大数学分支。”

    “如果能解决第一陈类为正的遗留难题,则可以为高维空间的结构问题提供全新路径。”

    徐铭过程中并未插话,只是安静当起学生。

    他对微分几何和代数几何都有研究,哪里会不知道这番话的意思。

    邱诚桐凭借对卡拉比猜想的证明,成功获得菲尔兹国际数学奖项。

    但只解决了第一陈类为负和零的证明,剩下的第一陈类为正的证明,他提出关于高维空间结构的核心命题。

    被称作邱诚桐猜想。

    然三十年左右的时间过去,此问题依旧无人解决。

    徐铭因为自身拥有的空间想象能力,对于这种涉及到高维空间结构的问题,从某方面来说是有些兴趣的,奈何正值对哥德巴赫猜想证明稳步推进,可不会半途而废跑去深入研究微分几何。

    邱诚桐见徐铭并未表态,哪里会不知道对方的想法。

    最后不由叹了口气。

    卡拉比猜想作为他在数学界的代表作,却留下一类情形未能彻底证明。

    从某方面来说,确实称得上是各遗憾。

    尤其这三十年的时间,他始终未能弥补,伴随年龄逐渐增长越发力不从心。

    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数学界的其他学者身上。

    而徐铭的出现和强势崛起,无疑让他看到了希望。

    或许能为卡拉比猜想画上圆满句号。

    不过他可没办法,把这项任务强行施加给徐铭,眼下也只有等以后的机会。

    伴随念头停留在这里,想通之后话到嘴边,立刻转变成了其他的话题。

    “我这里还有一件事,你可不能拒绝。”

    “邱主任请讲。”徐铭面对这种请求只好接话附和。

    “是这样的,我计划发起一项大学生数学竞赛,主办方为箐华大学数学科学中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