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首个国际数学奖项【二合一求月票】 (第2/3页)
好在大家并没有继续往下卖关子,见徐铭的确还没有得到相关消息,张鲁平走过来坐下后主动详细解释。
“是这样的小徐,就在刚才我们接到了,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国际数学联盟的官方邮件,告知燕京大学数学科学院博士生徐铭,凭借在数论领域的成就和影响力,荣获本届拉马努金数学奖。”
“并于下月举办颁奖典礼。”
“估计过段时间,此消息会正式面向公众公布。”
“虽然以你对数论界的贡献,获得本届拉马努金奖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但作为你的首个国际数学奖项,相对来说还是比较有纪念意义的。”田纲这时跟在张鲁平后面开口讲了这么句不再沉默。
郑以中则想到什么脱口道:“正常来说你应该也会收到消息才对。”
“我刚从航空材料研究院回来,没看邮箱邮件。”徐铭摸了下头随口回答。
同时脸上也现出欣喜之色。
嘴角有些难压。
正如田纲院士所讲的那样,拉马努金数学奖虽是新设立没几年的奖项,但好歹属于正儿八经的国际奖项。
尤其还被学界称作,是菲尔兹奖的邀请卷。
另外作为他人生中的首个国际数学奖项,确实具有比较特殊的意义。
是对他数学成就和贡献的肯定。
毫无疑问。
此时大家都为徐铭感到高兴,更为燕大乃至整个国内数学界有如此荣誉开心。
田纲看向徐铭的眼神那叫一个满意欣慰,整个人很快又忍不住搭话。
“以你现在二十出头的年纪,起步便是拉马努金这种国际数学奖项,我相信三十岁之前肯定能获得,数学界的最高奖项菲尔兹。”
“未来更有可能成为真正的数学大师。”
“数学界发展到现在,这么多年的历史,新世纪终于要轮到咱们国内数学界崛起。”
“而眼下才只是你的开始。”
伴随田纲神情激动的讲完这一席话,对面的郑以中和冯长平也不甘落后,纷纷开口发自己内心的感慨。
“菲尔兹奖从创立到今年已经七十多年,我们终于有希望能打破零记录。”
“确实不容易啊。”
徐铭把几位教授的话悉数听进耳中,能感受到老一辈数学人对此目标的执念,且同样是他早立下的目标。
没办法。
早在首次踏进燕大图书馆,因陶哲轩三十一岁获得菲尔兹奖的时候,他便暗自说出了那句‘数学人当如是’。
完全不夸张的讲,对于菲尔兹奖他志在必得。
要知道除了证明孪生素数猜想外,数论皇冠上的最后那颗明珠,哥德巴赫猜想也正处在攻坚阶段,甚至以后还有可能把千禧年大奖难题之一的霍奇猜想解决掉。
如此成就若不能拿到菲尔兹奖,那只能说此奖项在国际数学界上也没啥含金量了。
“我会为国内的数学先辈们,实现这个愿景。”徐铭回过神斩钉截铁表态。
张鲁平沉声吐出一个字。
“好。”
“有你这番话,我们就彻底放心了。”田纲脸上堆满笑容顺着往下说。
而接下来的时间。
则初步确定下月参加颁奖典礼的人员,并让徐铭提前做好准备和安排。
待田纲院士和郑以中以及冯长平离开之后,徐铭则依旧留在导师办公室,向其说起明天要去参观风洞实验。
主要之前航空材料研究院,是面向数院对接,希望他能过去改造相场模型帮忙。
在这种情况下,导师张鲁平本就知情,自然也就不存在保密相关的情况。
张鲁平早知道,徐铭只用大半个月时间,便构建出了新的磁场耦合相场模型,并适配算法使用超级计算机模拟出涂层颗粒的粗化过程。
尽管有之前改造控制方程,预测量子材料参数的例子作为参考。
得知消息后依旧不可避免的感到吃惊。
同时心里还难免有些复杂。
相场模型是他最先在国内开始研究,可以说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
然却在自己学生手中发扬光大。
且通过改造创新,还扩大了相场模型的应用范围。
按理来说这应该感到高兴,但又怎么可能,心里面没有半点遗憾。
不过他很快便调整好了心态。
随即同徐铭讲。
“那你就跟着李院长去吧,我也想看看,相场模型究竟能否应用到隐身涂层设计。”
“它的价值越高,便越有助于我国的科研事业腾飞。”
讲到这里他未做停顿又补充道:“记得不要耽误了下月的颁奖典礼。”
“我知道了导师。”徐铭点点头表示知晓。
接下来他也不再过多逗留,从理教楼出来,便先返回自己的博士生宿舍。
首先打开电脑登上邮箱,果然看到有不少新的邮件。
除国际理论物理中心和国际数学联盟外,还包括普林斯顿高等研究院萨纳克教授,以及罗格斯大学伊万尼克教授的祝贺邮件。
两人同时行使自己的权利,提名他为本届拉马努金奖获得者。
如今奖项正式确定下来,他们当然也会第一时间被告知相应的结果。
且届时也会出席颁奖典礼。
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