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论文正式发表,数学界地震【二合一】 (第3/3页)
精力,结果却成为无用功,要说没有半点遗憾肯定不可能,可惜现实摆在眼前也容不得不相信。
其实他在过来的路上,已然查看了那篇论文。
尽管不愿意承认,但也只能说,对方使用的证明方法选比他们更巧妙。
加上德利涅和伊万尼克等数论专家背书,想要推翻结论证伪的可能性非常小。
之所以没有同陶哲轩讲这些,是希望对方看到那篇论文后能认清现实,不要丧失对数学研究的信心。
陶哲轩已经不知道多少次,打开数学年刊页面,但这回握住鼠标的手,因为情绪的剧烈波动,而发生微微颤抖似乎有些不受控制。
约摸大半分钟的时间,才算找到徐铭那篇论文。
《关于代数对称多尺度解析筛法对哥德巴赫猜想的相关证明》
下秒果断沉浸其中认真研究。
格林则坐在一旁,等着陶哲轩把论文看完。
……
不知过去多久。
陶哲轩方神情复杂的收回目光,整个人的心情已然不知道该用什么言语形容。
本以为自己找了合作伙伴,又比徐铭那么早便投入对哥德巴赫猜想的证明,其进展有着较大概率走在前面。
结果最终却和孪生素数猜想一样,依旧是徐铭率先推导出正确结论。
“很精彩的证明过程。”
“多尺度解析筛法不愧是他构造的,他对此筛法工具的理解远在我们之上。”
“看来他从来都没有放弃数论。”格林这时站起身走过来接过话茬表示道。
话音才刚落下,下秒未作停顿又继续往下说。
“徐在数论领域的天赋,是任何一位数学人,都没有办法相比的,如果我们在其他数学分支内,或许才有可能走在他的前面。”
“例如代数几何中的霍奇猜想。”
原本还情绪有些低落的陶哲轩,在听到格林这句话后猛地转过身,眼中重新迸发出精光下意识脱口而出。
“你是说徐铭还会继续研究霍奇猜想?”
“以我对他的了解,恐怕会是这样。”格林点点头给出比较肯定的答复。
陶哲轩仔细想了想也点头道:“确实如此。”
接下来的时间,两人索性转变思路,不再继续去纠结哥德巴赫猜想所带来的影响。
反倒是探讨起合作研究霍奇猜想可能性。
他们和徐铭不同,擅长领域包括多个数学分支,且取得过一定的学术成果。
既然数论领域已被徐铭彻底拿下,那把目标放在霍奇猜想上最为合适,毕竟也只有七大世界数学难题,所带来的影响力才能和数论两大明珠相比。
而有着类似想法的。
远不止他们。
法尔格得到消息的第一时间,便组织起验证团队。
眼瞅着数学年刊在数学界的影响力,因徐铭未稳定发表论文下降,即将回到之前四大顶刊平衡的时期,结果却突然宣布哥德巴赫猜想被证明。
使得数学界一下子炸开了锅,似乎真要坐稳四大顶刊之首的位置。
这对他负责的数学新进展期刊,无疑有较大影响。
尽管法尔格心里清楚,数学年刊的严谨性,以及德利涅等专家的权威。
既然敢面向数学界宣布发表论文,基本上不会有什么漏洞或者问题,但他还是按耐不住自己的情绪波动。
实在想不通困扰数论界这么多年的猜想,到徐铭手里居然会如此轻松。
竟然连续证明了两道。
相对比之下,反倒显得他们国际数学界,没什么能拿出手的数学天才。
特别最近几天他看网上讨论,甚至有人质疑,国际数学联盟为何没有,给徐铭颁发菲尔兹奖。
眼看东方数学界的崛起势不可挡,让他们这些老牌学派不由得产生出危机感。
结果正如法尔格预料的那样,哈佛大学数学系,在抽调人员进行验证后,硬生没有从论文中,找到任何逻辑上的漏洞以及细小的错误。
“法尔格教授。”
“根据我们的验证结论,哥德巴赫猜想问题,确实被彻底证明解决。”
“且证明过程堪称完美。”
哈佛大学数学系会议室内,法尔格听到这个回答,整张脸色完全板着不大好看。
现在他已经没有心情,再去说这件事。
而是把精力,放在国际数学界未来发展上,无论如何不想看到东方数学界后来居上成为权威,至于其中关于权威的衡量即是对数学发展的贡献。
最直观做法,便是解决数学界难题,推动数学发展。
徐铭连证明两大数论经典猜想,便是最好例子,值得他们重视学习。
“我们已经失去了数论分支的权威性,未来必须要捍卫其他数学领域,我会向国际数学联盟申请建议,后续增加对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的研究投入。”
“东方数学界对数学发展的贡献,绝不会高过我们。”
法尔格没有任何拖泥带水,直接便讲出核心,同样这项提议也得到了在场教授的认可。
能够想象一旦更多的数学机构研究所,加入到对七大世界数学难题的研究,将会逐渐形成一场东西方之间的庞大数学学术竞赛。
不过最为高兴,乐意见到这种情况的,恐怕要属提出千禧年大奖难题的克雷数学研究所。
……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