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6章 海外沉默了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186章 海外沉默了 (第3/3页)

  12月6日,周二。

    箐华大学数学系阶梯教室。

    徐铭穿着件深色毛衣,站在讲台上发言,说话时面容始终挂着笑容。

    给人一种和煦的感觉。

    丝毫不像是,全国最年轻的数学教授。

    尽管他年龄确实不大。

    而台下能容纳两百人的阶梯教室内,此刻则黑压压塞满了学生。

    甚至连走道空间都没有浪费。

    关键愣是找不到一位同学在这时候走神。

    没办法。

    作为现今世界上,最有天赋最年轻的数学家,面对很难碰到的公开课,自然不会有人愿意错过,何况徐铭的粉丝群体可要比主流明星还多。

    可以说得知消息后,不睡觉也要守着电脑抢课,哪怕没座位站两小时,但只要在教室内那也愿意。

    于是便形成了现在这种状况。

    徐铭回头看向,身后黑板上写满的数学公式,对此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距离神舟飞船和天宫实验舱成功对接,已然过去了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

    随着GNC算法通过了验证,目前空间技术研究院方面正对天宫实验舱,展开各项实验收集数据,为尽快开始搭建空间站做准备。

    毕竟海外方面虽难得沉默一次,但国内的航天工业技术发展却不能停止不前。

    相反还要加快速度。

    真正取得这场太空竞赛的胜利,奠基未来人类走出地球开发太空资源。

    他尽管兼任着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却不需要经常待在那边,偶尔参与空间站的轨道计算和预测工作。

    使得在这一个月时间里,他主要往来箐华和燕大。

    关注拓扑光子-等离激元耦合态理论,所需的特殊微结构搭建进度。

    结果因为来箐华的次数频繁了些,那天碰巧遇到数学中心的主任邱诚桐,便被对方拉着在箐华数院,开设一次数学方面的公开课。

    至于所讲的内容,正是自己在数论上的最大成就。

    多尺度解析筛法。

    不过这事早被老师张鲁平知道,所以箐华这边的公开课结束之后,回到燕大数院还要再开设两次才行。

    毕竟谁让他是燕大的教授,肯定不能厚此薄彼。

    随着他的课程讲完,塞满人的教室内,顿时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足足持续了小半分钟时间,才在徐铭的抬手示意下逐渐平息下去恢复安静。

    待学生们有秩序的离场时,有不少性格外向的,还主动搭起话来。

    “徐教授。”

    “我们以后能向你请教数学问题吗?”

    “当然可以,到时候来燕大数院找我就行。”徐铭微笑着点点头回应。

    很快伴随教室内的人员数量减少,坐在下面同样听完整节课的邱诚桐,以及几位箐华数学中心的教授,起身走到徐铭跟前眼中满是佩服欣赏。

    “你对数学的理解和思维,真让人羡慕,听你讲那些数学理论简直是种享受。”

    邱诚桐率先开口,沉声丢下这句话后,不知突然想到什么脸色猛地暗淡下去。

    仿佛有着遗憾的事情。

    稍微顿了几秒,才叹了口气,继续往下说。

    “唉。”

    “特别以你现在对代数几何的研究,如果愿意去彻底解决卡拉比猜想的话,我相信很快就能有突破性进展。”

    他当初虽凭借证明卡拉比猜想获得菲尔兹奖,却仍旧遗留着第一陈类为正时的问题。

    未能给卡拉比猜想画上圆满句号。

    要说他对谁最抱有希望,那毫无疑问是徐铭。

    之前徐铭主要研究数论分支,他便没有强求,如今转换到代数几何领域,那只能说简直专业对口,可惜徐铭的目标却在霍奇猜想上面。

    徐铭不是第一次听邱诚桐提起这件事,所以倒也不觉得意外。

    边整理桌面上的东西边接过话茬。

    “放心吧邱主任。”

    “就算没有我,随着国内数学界的发展,培养出优秀的数学人才,您的遗憾肯定能有人解决。”

    放眼整个数学界,存在的猜想问题何其之多,他自然不可能每个都去研究。

    何况要不是微结构的搭建就快完成,想必对霍奇猜想的研究已经有了新的进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