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88章 完善平展上同调的契机  这个学霸过于自律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88章 完善平展上同调的契机 (第1/3页)

    徐铭几人来到实验室,放眼望过去,只见李由等助理研究员还在忙碌。

    王其坤面对这幕未作停顿,立刻出声询问。

    “进展的如何了?”

    “目前我们已经使用干法转移技术,成功将二维量子材料薄层转移到衬底上,眼下正在识别单层区域。”李由闻言停下手上动作,按耐着心中激动同眼前三位教授讲述。

    话音落下的同时,主动让开位置说道。

    “徐教授请看。”

    把李由的话听进耳中,徐铭自没有耽搁,当即迈步来到光学显微镜旁坐下。

    查看电脑屏幕中的实验数据。

    确定搭建工作正在推进,索性亲自上手制备。

    “使用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单层厚度,记录拉曼光谱和光致发光光谱,对集成后的微腔结构数据进行观测。”

    “是徐教授。”

    随着他的各项指令下达,实验室内人员,当即行动起来依次去执行。

    哪怕王其坤和唐亚愚都没闲着。

    想搭建出精准的微腔结构,需要让二维量子材料在衬底上交替生长,且每层光学厚度都要保持在特定范围。

    这是整个验证实验中,最为困难的一步。

    稍微有丁点儿的材料结构变化,都不可能观测到拓扑光子-等离激元耦合态现象,这也是为什么,课题在开展了几个月时间后仍没有突破性成果。

    眼下实验室采用了新的转移方法,极大提高了二维量子材料每层的精准度。

    使得微腔结构搭建成功率,相比之前有大幅度提升。

    就这样。

    伴随时间一分一秒流逝,超净实验室内,大家每个人的脸色都异常认真。

    全身心投入在这项课题中。

    生怕因为自己粗心,导致前面的努力白费。

    如此就还需要,全部推倒重来,从最初的制备绝缘衬底开始。

    而这个时候,实验室内几乎很少能听到,两个人之间的交流谈话,只剩下播报数据的声音。

    刚开始还比较平静,到后面能明确感受到,话语中夹杂着的激动情绪。

    “原子力显微镜测量厚度约等于0.7nm。”

    “强A激子发射≈1.85ev。”

    “每层光学厚度为λ/4。”

    ……

    “反射率> 99.9%”

    转眼两三个小时过去,来到中午吃饭时间,只见徐铭暂时松了口气。

    面向实验室内的众人说道:

    “上午的工作就到这里,除安排人留守值班外,大家可以先去食堂吃饭。”

    “等下午再继续实验。”

    对此众人自然没有异议,毕竟这种特殊微腔结构的搭建除了精细,更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让材料生长,所以在完成前期的工作之后,倒也不用全部守在实验室寸步不离。

    至于王其坤和唐亚愚两位教授,显然对今天的微腔结构搭建工作仍心存担忧。

    在几人一同前往食堂的路上,还是忍不住率先发言。

    王其坤主动向徐铭询问。

    “快给我们讲讲,今天的实验能不能成功,可以保证微腔结构的精度吗?”

    “这要不交个底的话,恐怕中午饭很难吃下去。”唐亚愚跟在后面附和。

    听完两位教授所讲的内容,徐铭脚上步子不停,脸上浮现着淡淡的笑容回应。

    “从今天实验的顺利情况来看,新的转移方法,确实比之前要好上许多,但能否确保微腔结构精度,我暂时还没法给出百分之百的判断。

    话讲到这里,嘴上突然猛地停顿。

    过去两三秒的时间,才又继续开口,多补充上一句。

    “不过……”

    “根据目前得到的各项数据看,今天成功的概率应该会非常大。”

    “只要能搭建出精准的微腔结构就好。”王其坤稍微松了口气努力挤出笑容。

    徐铭想到什么,下秒打趣着提出新的假设。

    “那如果微腔结构精准的情况下,却无法观测到拓扑光子等离激元耦合态现象呢?”

    他提出的这项,全新的基础物理现象,完全是在数学推演的基础上实现。

    如果二维量子材料满足推演数据,但依旧无法成功观测到等离激元耦合态现象,那么便说明此发现不存在,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