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2章 战死的孙传庭 (第2/3页)
题。” 而李自成的应对更是老辣:“一方面积极动员当地百姓坚守壁垒,清除田野中的庄稼和物资,使得明军难以在当地筹集到足够的粮草”;“另一方面,他果断派遣麾下大将刘宗敏带领一万余名精锐轻骑兵出击汝州,成功截断了明军的粮道。”
“坚壁清野……断其粮道……”冯胜喃喃道,脸色发白,“这李自成……用兵竟如此刁钻狠辣!孙传庭危矣!”
奉天殿内,落针可闻。所有人都仿佛看到了那绝望的一幕:大雨倾盆,泥泞不堪的战场上,明军士卒饥肠辘辘,军心涣散,而后路已被敌人的铁骑切断。
“孙传庭得知粮道被截的消息后,不禁大惊失色。无奈之下,他只得匆忙下令回师,企图重新打通粮道,以解燃眉之急。”
“晚了……”耿炳文痛苦地闭上眼睛,“阵前撤军,乃兵家大忌。士气已堕,敌军追蹑在后,此去……必是溃败!”
第三节:潼关陷落,擎天柱折
结局毫无悬念,甚至残酷得让人不忍卒睹。
“李自成岂会轻易放过这个绝佳战机?他亲自率领大军紧追不舍,一路追杀四百余里。最终,在李自成的勇猛攻势下,明军全线溃败,损失惨重,被杀者多达四万余人。”
四百余里的追杀路,铺满了明军将士的尸体和帝国最后的元气。数字是冰冷的,四万余人,那是大明王朝仅存的、能野战的精锐兵团主力!
“十万大军……就这么没了?”朱标的声音带着哭腔,几乎无法接受这个事实。
但这还不是终点。最后的丧钟为孙传庭而鸣。
“同年十月,李自成的军队如秋风扫落叶般攻破了潼关。守关将领孙传庭虽拼死抵抗,但终究无力回天,最终战死沙场。”
“战死了……”徐达缓缓坐下,仿佛一瞬间被抽干了力气,语气中充满了无尽的惋惜和悲凉,“孙传庭……死了……大明最后一根能战的擎天之柱……折了……”
“随着潼关的陷落,整个陕西省都落入了李自成的掌控之中,起义军的势力范围进一步扩大。开始形成了席卷天下之势……”
天幕的文字到此暂歇,但那“席卷天下之势”六个字,却像重锤般砸在每一个洪武朝臣的心上。
死寂,漫长的死寂。
朱元璋缓缓抬起头,他的眼睛布满血丝,声音沙哑得可怕,却不再是怒吼,而是一种近乎麻木的平静:“都看见了?”
他目光扫过殿下每一个臣子,扫过他的儿子们。
“咱的大明,不是被李自成打死的。”
“是被北京城里那个蠢皇帝,被那些只知自家粮仓不知国家死活的士绅,被这无休无止的天灾人祸……活活逼死、拖死、耗死的!”
“孙传庭……是忠臣,是良将。但他救不了一个一心求死的朝廷。”
“咱们……都记住了吗?”
奉天殿内,无人应答,只有沉重的呼吸声和无声的惊雷,在每个人心中炸响。帝国的黄昏,从未如此清晰而绝望地展现在他们面前。
天幕之上,孙传庭战死、潼关陷落的噩耗尚未让洪武君臣从震惊与悲痛中回过神来,紧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