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12章 此间乐,不思蜀(上)  魏晋不服周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12章 此间乐,不思蜀(上) (第1/3页)

    俗话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这天一大早,石守信的右眼就跳个不停,似乎会有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一样。

    他的心神不宁,并不是平白无故杞人忧天,而是朝廷,或者干脆说就是司马家的表现着实有些不同寻常。

    事出反常,则必有妖孽!

    这天一大早,石守信心事重重的院子里踱步,心中反复思索,自己近期到底有什么事情做错了。

    想来想去,石守信都没发现自己有什么失误。那个童女祭祀河伯之事已经翻篇,看不出司马昭要追究的迹象,绝对不是这件事。

    按理说,石守信在大火中救了王元姬,众目睽睽之下,这么大的恩情,司马昭不该表示表示吗?

    就算是再薄情,派个医官来看看病情,派人来送个补品之类的,也是情理之中吧?

    然而,就是什么表示都没有,完全没有报答救命恩人的那种热乎劲。

    这对于平日里行事就十分虚伪好面子的司马氏来说,很是不同寻常。

    正当思索之际,赵囵回来了。

    “贾充怎么说?”

    石守信也不客气,开门见山问道。

    “使君,因为山火之事差点烧死皇后,太子与齐王都被禁足,被罚在皇宫内面壁思过。

    洛阳城已经戒严,许进不许出,末将自报家门后,城门校尉也不肯放行。

    对了,杜预也被撤职了,被勒令在家反思罪责。”

    赵囵面有忧色说道。杜预此番是负责司马昭出行安保的,失火导致皇帝差点被烧死,他被撤职一点都不奇怪。

    “贾充呢?”

    石守信追问道。

    “在皇宫操办宴会之事,尚未回府,没有见到人。”

    赵囵答道。

    这个回答显然在石守信意料之外。

    “这样,你去王恺家看看情况,速去速回。”

    石守信吩咐道,他眉头皱起,像是在思索什么大事。

    赵囵领命而去,等他离开后,石守信这才叹了口气。

    出事了啊!

    虽然不知道具体是什么事,但这样的情况,显然是朝廷准备大清洗的前奏。

    撤换守城主官,禁足太子与齐王,将权臣都调到皇宫以免走漏消息……司马昭这是想干啥?

    很明显是要对自己的亲信进行大清洗,收拾掉一些人。

    想到这里,石守信也就释然了,谁说这次大火烧山就不是一种行刺呢?

    或许只是行刺失败了而已。

    难道这真就只是一场意外吗?

    或许是,但司马昭恐怕不太相信,他肯定要派人去探查一番。

    司马昭要收拾哪些亲信,石守信都无所屌谓,可是这位的刀会不会砍到自己身上呢?

    会还是不会?

    石守信的心被提了起来,左思右想,也没觉得他究竟哪里得罪了司马昭。

    很快,赵囵去而复返,然后带回来了一个令人不敢相信的消息:

    王恺家附近,有朝廷的密探在周边巡查,盘问与搜查进出王家的宾客与家奴。

    赵囵也被搜查了,趁机询问了一番,密探只是说有贼人恐对王后家不利。

    但这个说辞,就连赵囵都不相信。

    这分明就是在监视、猜忌、收集罪证!

    “你让我缓缓。”

    石守信揉了揉眉心,越发觉得洛阳的局面诡谲,令人摸不着头脑。

    到底是哪里出问题了呢?

    石守信决定用“反推法”来判断到底出了什么事。

    按道理,司马昭派人来慰问自己,只是这位皇帝一句话的事情,并不需要他亲力亲为。

    所以,不派人来慰问,不是因为忙,而是因为不愿意,或者不可以。

    这点小事都不可以和不愿意,要么是司马昭怕走漏了什么风声,又或者是,清洗名单里面,有石守信这个青州刺史!

    至于为什么要清洗他,司马昭又为什么会担心走漏风声,以及可能外泄的重要情报是什么……这些就无从得知了。

    总之,司马昭的行为绝对不正常,而且对自己怀有恶意。

    别人该客套的时候不客套,那就是对你怀着恶意,这是人际交往中的普遍规则。

    石守信向来都不介意用最恶毒的心思,去揣摩司马家的行事风格。

    “嗯,你走一趟洛阳宫,就跟值守的宫人说:我现在身体抱恙,不方便赴宴,免得席间丑态唐突了陛下。”

    石守信对赵囵吩咐道。

    “这也行吗?”

    赵囵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