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0试探 (第2/3页)
!”
次日,段宏率先东出,刘义真的主力则远远跟在后头,一旦段宏遇袭,他也可以随时接应。
午后,段宏的三千骑兵已经到了魏军营寨的山脚下。
“黑槊公,敌军不过数千骑,且远来疲敝,安有一战之力,不如由我率部下山,必能击溃晋人!”征东将军、冀州刺史长孙道生提议道。
长孙道生是六部大人之一长孙嵩的侄儿,他能征善战,去年曾与给事黄门侍郎奚观率领精骑二万攻打北燕,掠得一万多户,大胜而还。
拓跋嗣在河北征召一万步骑,便是以长孙道生为主将。
但他也只是增援河洛战场,不熟悉这里的形势,拓跋嗣此前有过吩咐,在奚斤来之前,依然要以于粟磾的意见为主。
长孙道生的这种提议,于粟磾当然不可能答应,就算真的击溃了山下那支晋军,功劳也是长孙道生的,而于粟磾却要背上违抗奚斤军令的罪名。
如果奚斤一到地方,以此为由把他斩了,朝野上下也挑不出毛病。
于粟磾瞥了长孙道生一眼,道:“山阳公有令,不可浪战,如果长孙公执意行事,又何必询问我的意见。”
长孙道生闻言闭上了嘴。
于粟磾害怕奚斤的军法,他又如何不怕。
邙山上有四万军队,其中,以刁雍的兵力最多,占据半数,但于粟磾与长孙道生议事的时候,可没有刁雍插话的资格。
山脚下的晋军实则只有二千骑,还有一千骑走得慢,沿途对任何可能藏有伏兵的地点细致搜索。
段宏见魏军迟迟没有动静,扼腕叹息:“魏人果然是要坚守山寨。”
此前,刘义真预计于粟磾会带着东晋的一众流亡宗室暂时退回河内,待晋军前往兖州、北青州后,再度南下,截断晋军的粮道与退路。
关于这一点,刘义真倒是并不担心,就算粮道被断,还可以从淮南、淮北调运粮草。
而关中守备充足,又有一千鲜卑虎斑具装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