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8高平 (第2/3页)
高平城防,其实是在给众人鼓劲,让他们不要因为攻坚而畏难。
这支西征的魏军以骑兵为主,善于野战,但如果强攻城池的话,确实并非他们的长处。
“陛下,臣闻‘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我军固然骁勇,可若是驱使将士攻城,无异于舍长取短。”随驾西征的安同忧心忡忡道。
这也正是拓跋嗣烦恼的地方。
“如果不是刘义真杨羊增援高平,此战又怎会如此艰难,奚斤误朕!”拓跋嗣的笑容已经消失,他气愤不已。
其实,拓跋嗣说的倒也不无道理。
假如外无援军,光是死守,肯定守不住的,赫连定或许会趁魏军立足未稳的时候,突然杀出高平,企图打拓跋嗣一个猝不及防。
但是,由于河洛战场过早的分出胜负,让刘义真能够抽身干预魏夏之战,赫连定自然可以一门心思地守城,不必冒险浪战。
群臣面面相觑,一时间,不知该如何劝慰拓跋嗣。
就在局面僵住时,安同第三子安颉突然出列,拱手道:“启奏陛下,臣观高平城小,恐怕难以容纳夏国牲畜、妇孺,如果能够找到他们的藏身之处,臣以为,赫连定必然相救。”
拓跋嗣闻言,双目一亮,他继续俯瞰高平城,发现城池确如安颉所言,有些狭小。
“安卿所言甚是!”拓跋嗣很喜欢安颉,此人刚正不阿,有勇有谋,是安同诸子之中最像父亲的一个。
当然,这得益于安同的家教甚严,尽管安同游商出身,但清廉如水,至少现在的他确实没有收受贿赂,史书上记载的不法之举,那都是晚年犯下的错误。
安同清廉的程度,常人难以想象,其长子安屈曾为太仓令,由于家里实在穷得揭不开锅,安屈偷了几石太仓的粳米,想要奉养父母,被安同知晓后,奏请处死安屈,幸得拓跋嗣宽宥,这才免于惩罚。
拓跋嗣的目光从安颉的身上移开,问群臣:“众卿以为,夏人的妇孺、牲畜藏于何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