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1猜测 (第3/3页)
赫连韦伐是他最信任的臂膀,如今赫连韦伐自请离开高平,此举无疑削弱了赫连定对高平的控制。
但转念一想,如果魏军当真不会强攻高平,也就意味着自己压力骤减,能有更多的精力防范潜藏在内部的敌人,而赫连韦伐留在高平,也确实算是一种浪费。
如果晋军当真协防六盘山的话,那地方需要一个像赫连韦伐这样精明能干的主事之人。
之所以赫连定没有在六盘山安排一个强力人物,是担心有人控制了六盘山的人畜,向拓跋嗣谋一个前途。
但赫连韦伐不可能。
他是刘卫辰最小的儿子,也是赫连勃勃的幼弟。
包括亡父刘卫辰在内,宗族五千余人被拓跋珪屠灭的仇恨,可不是单凭时间就能够淡化的。
赫连定打起了感情牌,他动容道:“叔父,一定要保重,侄儿如今只能仰仗叔父了!”
“臣必不辜负天王的信任。”赫连韦伐信誓旦旦道。
然而,赫连定、赫连韦伐这对君臣并不知晓,无需他们去请,王康已经带着五千晋军悄然北上。
当然,五千人马急行军,用悄然一词并不恰当,而且,这一消息也确实被胡夏、北魏的探子侦查到了。
但由于晋军早就封锁了各条主要道路,使得这些探子不可能飞马报信,只能步行攀爬那些人迹罕至的山道,这无疑延长了他们传递消息的时间。
至少拓跋嗣、赫连定在短时间内难以收到消息。
与此同时,历经两天的星夜兼程,傅弘之终于在刘义真规定的时限内赶到了安定。
“前面就是军营了,入营后,世子会有酒肉赏赐!”傅弘之遥望前方的军营,大声道。
在奔赴安定的途中,他与刘义真一直保持着联络,也知道刘义真如今就在城南军营等着自己。
将士们闻言,无不为之一振。
因为在山路上急行军带来的不满也随之烟消云散,他们连着吃了两天干粮,如今一个个都憧憬着军营里的美酒肉食。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