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四百二十五章 真正意图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简介

    第四百二十五章 真正意图 (第3/3页)

护卫就有一千人,出门都是前呼后拥,活得不比神仙还自在?

    再说那出海的路,前几日登州港还翻了艘运粮船,一船三十多人没一个活下来,连尸体都没找着。

    去新洲要在海上漂两三个月,万一遇上风暴,岂不是连全尸都留不下?”

    晋王朱棡走到几案旁,拿起那块铁矿石轻轻摩挲着。

    嘴角勾起一抹冷笑:“皇孙说这是拓疆,依臣看与流放也差不了多少。

    且不说海风能不能刮翻宝船,就算真到了新洲,那些土著真如郑和信中说的那般温顺?

    万一他们举着刀枪来围攻,朝廷的援军半年都到不了,届时咱们这些王爷,怕是要成了蛮荒之地的孤魂野鬼。

    再者,如今大明内地的高产种子都普及了,新洲若连内地的产量都及不上,去了又有何益?”

    宁王朱权站在一旁,虽没说话,却轻轻摇了摇手中的折扇,显然也认同几位王叔的顾虑。

    周王朱橚则皱着眉盯着那碗黑土,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几案,似乎在盘算着什么。

    朱雄英早料到诸王会有这般反应,他从容地走到几案后坐下,示意内侍展开另一卷黄绸簿册。

    那簿册的封皮上盖着户部的朱红大印,里面的字迹工工整整,还夹着几张农官画的稻穗图样。

    “王叔们的顾虑,孙儿早有考量。先说说封地的收成之事,皇爷爷定下亲王岁禄万石,可诸位王叔可知,新洲种植的,是农官们去年才改良成功的‘双季高产稻种’?”

    他顿了顿,看着诸王投来的疑惑目光,继续道:“这稻种是用江南的‘嘉禾稻’与占城稻杂交培育的,耐寒耐旱,还能抵抗虫害。

    再加上新洲的黑土肥力足,一年能种两季。

    郑和带了百名农官去新洲试种,去年头季稻收了两石七斗,第二季收了两石四斗,合计五石一斗!”

    “五石?”

    周王朱橚猛地凑上前,眼睛瞪得溜圆,伸手就要去拿那本簿册,质疑道:“皇孙莫不是夸大其词?

    如今内地最好的‘嘉禾稻’,一年一熟也才两石五斗,就算是岭南的双季稻。

    两季加起来能到四石已是顶天了!这新洲的稻种,怎么可能收这么多?”

    “五王叔且看这份试种记录。”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