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6章 大风水师,李世民! (第3/3页)
侃:
“小友莫慌。此乃我师兄弟二人藉由此地方圆千里的地脉之气与天象流转,所施展的一点小小腾挪之术,说玄乎些,便是借天地之势,行改换乾坤之举。看似玄妙,实则限制颇多,前提亦需小友心神放松,对我等并无戒备抗拒之念,方能如此不着痕迹。若小友心存警惕,全力抗衡,这术法效果便要大打折扣了。”
方青禹闻言,心中稍定,但震撼依旧。
即便如此,这也足够惊人了。
这并非纯粹的力量碾压。
而是一种对天地规则的理解和运用。
不知这传承,对他的武道能有什么帮助。
袁天罡并未多言,袖袍再是一挥。
三人便如同三位降临凡尘的仙神,踏着流风,朝着某个方向疾驰而去。
高空罡风凛冽,却无法侵入他们周身三尺之地。
脚下的山河大地飞速向后掠去。
方青禹默然感知,发现他们飞行的速度极快,按常理,早已该飞出了长安城的地界,甚至跨越了数个州郡的距离。
然而,当他低头俯瞰时,眼中却再次闪过一丝疑惑。
因为下方那片越来越清晰的,巍峨壮丽的建筑群,那朱红宫墙,金色琉璃瓦,层迭殿宇,宽阔广场.分明就是长安城的核心。
皇宫大内。
他们飞行了这片刻,竟然仿佛一直在皇宫的上空盘旋?
并未远离?
袁天罡目视前方,声音平静地解释道:“皇宫大内,并非寻常之地。历代帝王居所,汇聚一朝之气运,自有格局。此地乃依据上古阵图,结合龙脉地气修建,内蕴乾坤,可谓一方‘小洞天’。”
他顿了顿,看向方青禹:“以小友之能,在伱所处的时代,想必此类‘洞天福地’,亦不罕见吧?”
方青禹顿时恍然。
那就是像现代的龙渊武馆。
只不过两者呈现出的形势不同。
一个只有一个入口,一个有外表的包装。
三人不再言语。
身形缓缓自云端降下。
越是靠近,越是能感受到这片宫阙的庄严与磅礴。
袁天罡和李淳风如履平地般,带着方青禹直接落向那皇宫中最为宏伟的一座大殿。
太极殿前的汉白玉广场。
守卫宫禁的禁军士兵对他们三人的从天而降恍若未见,依旧目不斜视地坚守岗位。
就连殿前侍立的宦官,也只是微微躬身。
并无上前盘问阻拦之意。
袁天罡与李淳风显然对此地熟悉至极,脚步不停,领着方青禹径直朝着那巍峨的太极殿正门走去。
李淳风一边走,一边侧过头,对方青禹低声说道:“此番尸鬼之祸,背后牵连甚广,欲要彻底解决,绝非单凭武力横扫便能功成。许多事,需借势而为,需名正言顺。”
他语气诚恳:“故而,需先带小友觐见当今圣上。得一道旨意,得一重身份。如此,小友在此地方能便宜行事,调动各方资源,探查祸源,亦能减少许多不必要的麻烦。须知,此地方圆,虽是历史长河之一段截影,然其间众生,皆有其思其想,皆曾真实存在。我二人耗费莫大心力将这一段岁月固化于此,一次次推演轮回,其所求者,亦是尽可能还原当时之景、当时之情。”
袁天罡也微微颔首,补充道:“不错。传承非是死物,绝非将几卷功法秘籍塞入你脑中便可了事。欲得真传,需体其行,感其心,明其势,掌其度。一个好的开端,一个合适的身份,至关重要。还望小友稍后觐见,能持礼守节,莫要因其实力而失了敬畏。此间人物,皆是我人族史上留有浓墨重彩之英杰,纵是投影,亦值得尊重。”
两人可能以前接过一些.
性格不太好,或者是心性不太行的人。
因此还特意多叮嘱了方青禹两句。
方青禹听着轻声说道:“明白。”
袁天罡和李淳风见方青禹眼神清澈,不似作伪,皆是欣慰地点了点头。
谈话间。
三人已迈步跨过了太极殿那高高的门槛。
殿内空间极其开阔,雕梁画栋,金碧辉煌,弥漫着一种庄严肃穆的氛围。
两侧并无文武百官,显得有些空旷。
唯有在那至高无上的御座之上,端坐着一人。
那人头戴通天冠,身着赤黄色龙袍,上面绣着日月星辰,山龙华虫等十二章纹。
他年纪约莫中年,一双眼睛炯炯有神,开阖之间,不怒自威。
即便只是安静地坐在那里。
一股掌控寰宇的帝王气度便自然流露出来。
方青禹的目光与那御座之上的帝王对上的瞬间,心中便已了然。
此人,除了那开创了贞观盛世的一代明君.
唐太宗李世民,还能有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