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二章 是选少了 (第3/3页)
“那就只能是,多投多得?”陈念苦笑一声。
看出了王曜就是不想给他做保比,只想着赚广告费了,这样一来风险压力就回到他身上了。
“淘宝/京东的佣金基本上都是20%以下,凡客可以把广告营销费用拉高,佣金拉到30%,达人赚的多自然也就愿意推你们平台的产品。
至于广告营销,还是记得之前咱们聊过平台定位问题吗?”王曜笑道。
陈念点点头,第一次见面王曜就说凡客的平台定位很尴尬,高不成低不就,很容易就达到瓶颈。
“我可以帮凡客做一个平台级的营销事件,一口价5000万。”王曜伸出五根手指。
“能做几十亿曝光?”陈念心思一动。
“那不敢保证,只能保证给凡客短时间内带来大量的年轻消费群体,至于能不能留住还是要看你平台的策略,毕竟你东西不对,消费者再多也没用。”王曜摇摇头。
这就相当于是一个典型不为结果负责的‘流氓合作’了。
这在营销界很常见,甚至一句口号,一个logo都能要价几百上千万。
陈念本身对这种营销不太待见,但如果是王曜提议,他确实有些兴趣,虽然成本很大,这相当于直接把凡客下半年大部分的营销费用都压进去了。
“王总,可否透漏一二?”陈念皱眉道。
“个性。”王曜吐出两个字。
“嗯?”陈念一怔。
“所谓平台定位,就像人设,同样是电商平台,为什么提起淘宝就是网购,提起京东就是3C,提起当当就是图书?”王曜问道。
“这不是跟主营业务垂类有关系吗?”陈念一怔。
“对,但垂类只是定位刻板印象的一种,陈总是读书人,提起鲁迅和胡适,你更欣赏哪个?”王曜又问。
“自然是鲁迅,但这只是我的个人取向。”陈念答道。
“个人取向,就是对个性的认同。”王曜笑了笑:“淘宝背后的个性是全,啥都有,凡客背后的个性是性价比,以服装为主,
如果你不继续放大个性,那么迟早都会被其他人的个性覆盖,就像咱们上学时,最受老师关注的孩子不一定是学习最好的,但一定是最有个性的。”
“王总觉得凡客的个性还能放大?”陈念皱起眉。
“陈总刚签了韩函和王洛丹当代言人是为什么?”王曜问道。
“觉得跟平台定位符合啊,哦,你是说我看重他们身上的个性?”陈念一怔。
“没错,当决策者将个人喜好个性糅杂到公司决策中,就容易让个性狭隘,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陈总对于精英知识分子有一种‘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欣赏,
不是说不好,如果凡客只做一个小而美的企业,这是没问题的,甚至你可以成为核心竞争力,但如果真的想要做一个几十上百亿的企业,这种个人喜好会限制平台发展。
毕竟说实话,知识分子只能代表一部分群体,却不是真正的主力消费,你要将平台定位格局再拉高一些,才能凸显真正的个性。”王曜点点头。
“代言人选错了?”陈念一怔。
“是选少了。”王曜微微一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