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七章 决裂(二合一) (第3/3页)
圈内所有人都感到危机的组合。
原本大家对天火系院线没什么忌惮,毕竟电影还是作品说的算,院线也是要赚钱的,只要片子够好也不至于太受到院线影响。
不管兴美还是天火,在他们眼中也只能算是投资发行类公司,在电影领域没什么核心竞争力(导演/演员),但《22》的火爆直接打破了所有人的认知。
运气是肯定的,但抛开运气成分,再结合这电影的宣发来客观判断,即便没有船长这档子事儿,按照这电影的宣发力度,票房也绝对不会低。
但这电影是个三无小成本,无大腕,无名导,无品质,偏偏全靠噱头也能拿下票房,这相当于打破了电影圈的常规逻辑。
也就是以后,只要是能找到合适的噱头匹配宣发,就能保证收益率。
这就是典型的用商业手段搅乱文艺市场啊!
这种新模式在他们这些老江湖眼中,就是离经叛道,不得不除。
但一想到天火现在要钱有钱,要人有人甚至可以自己跟自己玩儿,完全不受他们的把控,甚至还要斥资几十亿收购国际最大院线之一,这种无力感让张卫平十分不爽。
“现在的年轻人,真是了不得啊。”张一某发出感叹。
“我听说过,叫王曜是吧,做互联网的。”曹华开口道。
“是,我见过一面,人挺狂的。”张卫平撇嘴道。
“是吗?我看余东跟他玩儿的挺好,华艺不也要投资他们公司?”曹华疑惑道。
“直接当面把卢川女朋友撬了,还不狂?”张卫平冷笑道。
“这倒是有传闻,听说秦兰还去当了总监。”曹华笑了笑。
“提到这个,你知不知道倪霓也是他们公司的人?”张卫平转头看向张一某。
“啊?刚听说啊。”张一某一怔,他今年手里四个项目忙得很,《金钗》那边演员都在特训他都没时间去管。
“本来我想着开拍前把她签下来,结果告诉我年前就签在星火了,我琢磨着,要不把人换了?”张卫平开口道。
华艺上市成功后他也琢磨着上市拿钱宽裕点儿,所以也是因为准备上市,新画面去年敲定《山楂》项目时才决定开始签约艺人,小黄鸭和窦笑都是第一批签约的艺人。
《金钗》这么大的一个项目,倪霓作为女主肯定是最大受益者,去年张一某选人的时候他在忙公司融资的事情,加上这项目年底才开动,倪霓的合约一直就没着急。
但没想到转头发现,到嘴的鸭子竟然被别人先吃了。
张卫平本身就看不上王曜这个年轻人,现在得知倪霓是星火的人之后,连带着对倪霓也有些意见。
“都已经训练大半年了,这时候换人?”张一某皱起眉,他对于公司上市不感兴趣,签约不签约也无所谓,只在意能不能把戏拍好。
倪霓算是他比较看重的人选,因为不签约就换角色,让他有些不悦。
“不换怎么办?让别人摘果子?这戏可是会拿大奖的,这么好的资源肯定要给公司艺人啊。”张卫平理所应当道。
“备选的那几个都差点儿意思,要是换人可以,我得重新抽时间选人。”张一某皱眉道。
“那不行,你手里还有个《印象普陀》演出吧,等你弄完都年底了,再选再训岂不是又要拖一年开拍?你拍戏本来就磨叽。”张卫平直接反对。
“磨叽?”张一某闻言一怔。
“我懂你对艺术有追求,但咱们毕竟是要上市的,你看小炮,每年两部,有时候两年五部稳定输出,票房口碑都还可以,就算大导基本也平均每年一部.”张卫平抱怨道。
其实他对张一某过于苛责的‘文艺’态度早就有些不满了,这些年随着商业电影市场成熟,进口片的冲击,看着那些上亿甚至十几亿的票房成绩,他眼睛都绿了。
毕竟他可是守着张一某这座宝山,连冯小炮每年都能收获快十亿票房,他却因为张一某那些文青病每年收入不多就算了,有时候还入不敷出。
去年《三枪》虽然被骂爆了,但票房是赚钱的,这样触动了张卫平赚钱的野心。
他知道眼下是赚钱的最好时候了,时代变了,不是搞文艺的年代了,现在不捞钱等着以后再捞谁知道还有没有机会,尤其是新一代的导演们也都开始发力了。
张一某确实很稳,但不赚钱啊,两人因为这个问题也聊过几次,虽然都是不欢而散,但也没有红脸,可今天因为《22》和《唐震》两部可能票房过7亿的成绩影响,加上《山楂》亏损的压力,导致张卫平心态有些爆炸。
“停停停,你是说我耽误你赚钱了?”张一某脸色一沉。
“卫平不是这个意思应该。”曹华见状连忙当和事老。
“不,我就是这个意思,某子,你是公司的台柱子,不能只站在导演的角度思考问题,你看今年多少家公司上市,他们拿了更多钱,能拍多少片子?
观众都是随波逐流的,你是有名望,但时间太长没有作品出来大家也会把你忘了,今年院线最少上映五百部电影,明年可能更多,再不着急,你能保证自己不被替代?”张卫平借着火说道。
“拍得多有什么用,只要作品足够好观众是不会忘记的,你多虑了,至于赚钱,我也没拦着你投资其他人的电影吧?”张一某沉声道。
“公司80%的资金都压在你身上,你也不想想你这么多年浪费了多少钱,你就从来不考虑成本问题,就像这次《山楂》明明两千万就能搞定,最后拍到了7000万.”张卫平语气不悦。
“停,预算超的时候怎么不说?现在票房收不回来,是我的问题了?”张一某也有些恼火。
《山楂》算是他的心血之作,眼下这票房成绩也是不可抗力,运气不好也怪他?
“我跟你说过,你也不在意啊,你大导演每天就想着画面,就算我说了,你就不拍了?”张卫平叹了口气。
“可好的作品,就是得用钱用时间磨啊,你看吼莱坞那些,哪个不是上亿投资,一两年的打磨?你眼光放长远。”张一某缓和了口气。
“张导,咱们是在华夏,不是在吼莱坞,而且就算给你十亿预算,你要是有能力让票房不愧,我就算去外面当孙子磕头也给你拉钱了!”张卫平冷嗤道。
“什么话?你这是什么话?!”张一某勃然大怒。
你可以说他磨叽,说他浪费,但是不能说他没能力。
“停,我不跟你吵,咱们用事实说话,《金钗》年底必须开拍,明年必须上映,这次多少钱我都给你拉来,咱们看票房说话,你赢以后听你的,我赢以后听我的!”张卫平摆手道。
“可以,女主不能换。”张一某来了脾气。
“不行,必须换,不行就用小周。”张卫平皱眉道。
“她那身材前后都分不清,怎么演这种角色?你有没有脑子。”张一某忍不住翻了个白眼。
“那就找别人,你自己搞定。”张卫平沉声道。
“你们换了倪霓,不怕得罪天火?”曹华忍不住开口提醒道。
排片儿不要啦?
“天火只占30%,又不是50%一手遮天,张导片子足够好,他们也要赚钱的。”张卫平皮笑肉不笑。
“这你就有些强人所难了,要么用倪霓,要么再给我半年时间。”张一某皱眉道。
“不行,或者《金钗》拖一拖,我给你找个别的赚钱的先拍,女主慢慢找。”张卫平折中道。
“说来说去,还是钱的问题呗。”张一某突然笑了。
“没错,公司上市必须三年连续盈利,要不然一切都白费,要不你自己找钱去。”张卫平冷声道。
张一某这几年除了《三枪》这个被骂爆的烂片之外,基本上所有片子都亏的厉害,现在《山楂》也亏,《金陵》这电影投资预算更是高达6亿,说是五年磨一剑,但实际上张卫平觉得也是为了挽回他个人追求的挽尊之作。
这个投资几乎不可能盈利,因为票房要超过12亿,说是主要宣发放在海外冲奖,但亏钱也是板上钉钉。
所以张卫平觉得除了自己会给他这个面子之外,不会有傻子冒着这种必亏的项目。
他扪心自问,自己绝对仁至义尽。
“行,你让我想想。”张一某打量着张卫平,似乎觉得这位黄金搭档今天格外陌生。
曹华在一旁看着,觉得这俩人之间可能产生了不可预计的裂痕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