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五章 舒服果然是无罪的(2合1) (第2/3页)
的李一浵,听到金宸的尖叫声从洗手间跑了出来。
“不是火了,是炸了。”金宸捧着平板咧嘴满脸兴奋:“你知道你涨了多少粉丝不?”
“十万?”李一浵瞪大眼睛。
“十万只能叫小火,我说的是炸了!”金宸手舞足蹈。
“一百万?咕咚。”李一浵瞪大眼睛,直接把牙膏咽下去了。
“差不多,而且都火到海外了,你那组剧照海外Ms点赞数都快破十万了,姐妹,你发达啦!”金宸抱着李一浵尖叫道。
“咳咳咳。”李一浵大脑一片空白,只觉得嗓子辣辣的。
火了?
真的假的?
“害,昨天还在说一夜爆红是梦想,没想到转天就实现了,太牛了,王总真是太牛了。”金宸感慨道。
李一浵盯着平板上自己Ms账号的粉丝量,以及99+的消息栏,摩挲着手腕上花了一个月工资买的转运手链,喃喃自语。
“真插队成功了?”
“嘀嘀咕咕说啥呢,苟富贵勿相忘哈,以后就叫你李西施了。”金宸美滋滋的比自己火了都开心。
愤怒、嫉妒都是优质流量来源。
打破认知是最容易引发愤怒情绪的方式,因为会让人产生对自我存在意识的怀疑,当主体性受到质疑或者攻击的时候,本能的防御机制就会被激发,甚至会产生,思维/行为被‘夺舍’的现象。
木屐起源对于东瀛人来说就像是一个‘1+1=2’的常识,早就跟文化融入成呼吸一样平常的东西,突然受到了颠覆性的质疑,而且对方还能拿出5500年前出土的文物证明。
尤其是在船长事件在东瀛还处于高敏影响的情况下,表现出来的应激反应,甚至都有些超出了王曜的预期。
不但高丽和东瀛网友反应激烈,连欧美网友都过分热情的贡献着流量热度,一夜之间,Ms海外的数据甚至要比国内主战场还高几倍。
这么容易这就急了?
原本王曜以为这种引战只可能在文化相关小范围传播讨论,没想到竟然能发展成主流讨论。
不知道是互联网初期网友的参与感和代入感太强,还是对于这种引战信息还没有耐受。
不过效果好就行,钱没白花。
早上回复了邓雯笛和伊丽莎白的消息,让她们自己看着办要不要继续推送,坐车去接杨蜜。
“你穿的,够正式。”王曜看着一身白色西装裙,配了黑丝脚踩白色高跟鞋一副职场精英打扮的杨蜜微微挑眉。
“嘿嘿,不是说去挖人嘛,肯定要穿的正式一些。”杨蜜抿着唇腼腆一笑,端庄的翘起二郎腿,展示了一下纤细匀称的小腿:“这套是云裳的高定款,我重金买的一直舍不得穿,想着《宫》或《孤岛》发布会穿,好看不?”
“很适合你,你还挺有白领气质的。”王曜笑了笑。
“嘿嘿,跟萌姐学的。”杨蜜狡黠一笑:“啊,好紧张,感觉比拍戏还紧张。”
“你就当拍戏呗,代入一个投资人身份,不懂就多听,少说话,不定时的颔首微笑就行了。”王曜笑道。
“王总别小看我,我昨天请教了我大伯,学习了一下云计算方面的相关知识,不会给您丢脸的。”杨蜜板着小脸说道。
杨蜜的家世很不错,典型的书香门第在京城也算中层了,口中的大伯应该就是传闻中在华清任教的那位吧,不知道什么专业。
“没你想的那么正式,挖人其实很简单,尊重和待遇够够即可。”王曜摆摆手。
“好吧,都听您的。”杨蜜嘿嘿一笑:“对了,《舞千年》昨晚是不是爆了啊?全是热搜,王总简直神了,每一部综艺都能爆火!”
“运气好罢了,主要还是国内消遣娱乐的内容太少了,综艺又比较有乐子。”王曜笑道。
“王总太谦虚了,不过确实有了流媒体之后,感觉生活中的消遣多了不少,不像以前要追剧都得准时守着电视剧跟爸妈强遥控器。”杨蜜弯着眼睛,撑着下巴看王曜。
“有目标有期待,也挺有意思的,我小时候倒是没有强遥控器的经历,我妈在厂子忙很晚才回家。”王曜笑着说道。
不知为何,听到这句话杨蜜心脏猛然一抽搐,目光中多了几分疼惜,脑海中浮现一个淡薄清瘦的身影,孤孤零零坐在电视机前等妈妈回家的形象。
王总.童年似乎过得很悲惨啊。
“《宫》定档宣发下来了,估计效果会不错,不过估计唐仁那边会有反应,听说你跟蔡艺浓关系不太好,万一她们有影响,你也不用理会。”王曜没有想到随口敷衍一句竟然能让杨蜜脑补这么多,自顾自的说着她后面的安排。
杨蜜静静的看着王曜的侧脸,觉得眼前这个男人,似乎很孤独啊。
只能用大量工作麻痹自己的寂寞。
车子停在一个小区门口,王曜带着杨蜜下车等了会儿,走出来一个标准理工男打扮的男子。
王曜主动上前:“梁总,这里。”
“王总,久等了,这位是杨蜜?”梁如伯先是震惊于王曜的年轻和外貌,随后又震惊于他身边俏生生站着的杨蜜。
杨蜜去年因《仙剑》蹿红,成为天/虎/猫等直男论坛热度最高的几位新生代女星之一,梁如伯虽然不追星,但毕竟是个老实理工男,难免对女明星有些滤镜。
“梁总您好,我是杨蜜。”杨蜜端庄的跟他握了握手。
梁如伯神色微微紧张:“哈,你好你好,我特别喜欢看你的戏。”
“梁总咱们上车聊吧。”王曜笑着邀请他上车,开往下一个目的地。
梁如伯是99房的创始人之一,目前跟张一名做房产搜索业务,虽然PC+移动端用户加起来才四百万不到,但是已经估值1000万美刀,在目前互联网创业者中,算是中游水平了。
他早年是在上沪东网旗下的图片公司担任总经理,去年被同学死党张一名说动创业,公司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虽然每个月都有30万左右的营收,但连员工工资都覆盖不了。
上周意外接到前任上司的电话,说王曜想要拜访他,让他有些摸不清头脑。
天网旗下的淘女郎/木兰街在国内互联网都算得上是优秀项目了,更何况现在还是国内最大的传媒公司,梁如伯跨行都对这位上沪天骄有所耳闻。
王曜到底为什么来拜访他,他是真的想不通。
因为双方似乎没有什么直接业务往来,99房虽然也需要宣发,但远远达不到跟天网这种大公司合作的级别,所以见面之前他都有些忐忑。
现在王曜带着杨蜜一起来,他就更忐忑了。
“前段时间我去美帝出差,参观了传媒集团旗下一家叫Hulu的流媒体公司,您听说过吗?”王曜笑道。
“略有耳闻,好像是对标奈飞和YT双模式的平台是吧。”梁如伯微微挑眉。
“没错,我发现他们在做一种新的广告推送模式,叫做用户主导型,就是用户可以选择广告偏好,比如你喜欢A类广告,后续只会给你推送A类广告,极少推送其他,这种推送方式可以提供互动率,降低用户对广告的排斥,
您应该知道我做了个平台叫木兰街,其实就是软性推广产品的平台,只不过核心由内容驱动,Hulu的用户主导模式我觉得很适合我们木兰街这类平台,
可以大大提高用户对于广告接受度,避免用户抵触,长此以往可能就会形成一个,高转化,高互动,高粘性的良性模式。
我学习了一下,这种叫做算法是吧,但需要云计算来辅助优化,木兰街的资方是沪商投,也算是您的老东家,我找他们要相关人才,他们就推荐您了所以才冒昧来访。”王曜笑着解释了前因后果。
梁如伯听后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个。
王曜描述的算法他之前在沪东网担任总经理的时候就提起过,后来因为行业限制以及资金问题没有推动,而之所以选择下海创业,也是因为发现了这类算法的未来价值,所以答应了张一名。
国内在算法这方面投入的公司非常少,因为目前广告市场用户的容忍度还没有到‘挑剔’的地步。
“其实不只是Hulu,谷哥在这方面已经有些成果了,而且他们在云计算和算法上投入更大,王总能看出这种强化信息茧房的算法价值,确实令人钦佩。”梁如伯笑道。
“99房是已经开始做类似的开发了嘛?”王曜笑道。
“嗯,算是,不过我们是垂类平台,内容没有那么复杂,所以相对容易一些,所以王总找我是想合作研发?”梁如伯坦言道。
“主要是想请教梁总,帮我看一看Hulu的团队技术如何。”王曜微微一笑。
Hulu虽然是传媒公司旗下,但是技术研发却在京城,CTO是巨硬京城技术部的前工程师,传媒集团直接把这支团队都挖到了Hulu,目前所有的技术研发都在京城分公司。
王曜带梁如伯参观了一下Hulu技术部后,一下子激发起了他的兴趣,虽然方向不太一样,但有些方面确实给了他不少启发。
“梁总觉得Hulu的研发方向有问题吗?”参观结束后,王曜带他去了张超阳的私厨。
“很有趣,算法的价值在于在信息过载环境中避免因推送不精准造成的资源浪费,其实华夏互联网目前还处于内容匮乏阶段,网友对于信息的需求属于求大于供,算法没有太大价值。
但国外互联网内容已经有些过载了,尤其是Hulu具有庞大的版权库,这类流媒体平台的获客成本也高,要是因为推送不精准导致用户流失,确实有些可惜,Hulu的团队很优秀,应该能成功。”梁如伯客观的分析道。
一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