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三章万相山 (第2/3页)
气等诸多浊气都到了极点,需要以杀止杀,新旧王朝更替,借王朝气运万象始新来扫除天地间诸多邪气。
而元真之境已非凡胎,在此期间若入人间,那便会沾染凡尘污秽之气,有损道途。”
“多谢仙子解惑,华易受教了。”
宁决读完了玉简,递传给了华易,思量了片刻才道:“玉简中说,无相魔神最善蛊惑人心,妖法神通都还是其次。
我等都是玄门洗涤道心多年的弟子,难不成也能被其蛊惑了心境?”
“呵呵,到底如何,我等见了便能知晓。”青荷仙子浅笑回道。
……
一只黑鸦掠过天穹,飞越山川大河,跨过尸横遍野的战场,干裂的大地,终于来到了骷髅山。
这黑鸦化到了山上,便化作一阵黑气消散,从中落下一只小木匣。
槐树枝头的玄鸦见了,便扑棱起翅膀,抓起木匣,带到了白骨洞中。
石台上,白无相伸出手掌,他接过木匣,轻轻叹息一声,将此物放置到了洞中石壁里的缝隙中。
此匣中所存,不是什么宝贝,只是那位画师的尸骨。
等到他日后修炼有成,还需亲自走一趟,将其送葬于故土。
这是白无相欠下他的因果,无关天道的因果,只关他心里的因果。
洞外秋意渐深,霜寒白露染黄了槐叶,白骨洞前枯枝落叶铺满了一地。
白狐窜动而过,跑出洞里来到了神庙外。
她熟练的翻墙越壁,跳到了一张桌下,悄悄蹲着。
没过多久,回廊外传来阵阵脚步声,她知道这是有八个身着白服的少年正在缓缓走来。
窸窸窣窣的声音响起,她不用看也知道是这些少年在寻位坐下。
随后一道细微的敲击声伴随着蹒跚的步子,她知道,是那位老先生来了。
杜老秀才杵着拐杖,慢悠悠的走到回廊下。
他拿起昨日讲到的前朝古史,清了下嗓子,也没有行什么师生礼的过程,直接道:“昨日我们讲了前朝正晋的兴,今日则要讲它的亡。
正晋为兴,后晋为亡。
说起六朝多少兴亡事,尽在书里探乾坤。……”
八个少年虽然双目失明,看不得,但他们能用耳朵去倾听,用心去辨形,他们认得字,感知得字的形迹,从而以听为基,以字为形,以心为源,构建出了一个他们心中的世界天地。
他们看不到世间任何东西,故而眼中无相。
但他们心里却在学习认知着天地万物,心生万相。
无相和万相在他们的身上,融合成一。
神庙的庭院中秋风乍起,吹动桌上的书页一页页翻动,一片枯黄的槐叶飘进了书页的夹层里。
杜老秀才低头着看到了某处书桌下偷偷蹲着的狐狸,他并未惊奇,因为他早发现这狐狸了。
他也不在乎这狐狸有没有灵性,多一个少一个听自己讲书的东西都无所谓。
像那庙祝,若来听自己讲课,他反倒觉得不自在了。
杜秀才眼里的庙祝,就是大祭司阿六。
阿六听了半年功夫便实在没了耐心听下去,索性不去听了。
他的心里可装不下那么多四书五经,六义九辩,他只想着走出神庙后,寨民们看到自己时的虔诚与恭敬。
阿六沉迷在这种感觉之中,日益渐深且不可自拔。
从最开始婚丧嫁娶的祈福,到如今他一句话便能让寨民为其而动,大小事务都要他这位大祭司过问才算合理合法的。
阿六看了眼回廊下的书堂,他穿上前几日让寨民赶工半月才做出来的新祭服,双手背在身后,从神庙侧门走了出去。
路上,遇到的寨民纷纷向他行礼躬身,阿六如同审阅着自己的领地一般,悠哉悠哉的漫步到了议事大屋里。
他心安理得的坐在了四张椅子的中间靠右那张。
听杜秀才说,坐礼尊卑在今朝以右为尊。
没过多久,传来了轻缓的步伐声。
却是比起过去消瘦了些的游均子,他看到阿六端坐的样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