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198章 相忍为国  1949南征东南亚,海外建国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198章 相忍为国 (第2/3页)

下,还有一个问题。”

    “为什么要在大学内设立一个复兴党的党支部,这是不信任我们吗?”

    陈、梁二人说起最近的情况,便停不下来了。其中大学内的党支部更是悬在他们头上的达摩克利斯剑,随时都可以落下。

    李崇文在将大学彻底纳入政府的管理后,还觉得有些不放心,便在大学内成立一个复兴党的党支部,主要负责思想教育、管理与监督,还有培养与考察学生骨干。

    为了保证党支部的独立性,党支部的成员都是来自军队即将退役的军官,每一批退役军官都会在大学党支部内任职五年,五年期满后便调到其他州另行安排工作。

    这也是陈、梁二人反对的原因,取消教授治国后,他们的权利就被严重削弱了。在设立党支部后,他们就彻底失去了自由。

    在陈、梁二人等民国知识分子看来,南华大学自由发展的生态被完全破坏,无数文科类专业被取消、被合并,许多文科教授争抢为数不多的职位,失败的人只能到中小学担任语文老师一职。

    即便是留在大学的教授,不仅收入大幅度下降,连通过写文章赚取丰厚稿费的途径,也被南华政府切断了。

    以前一个人可以养家糊口,还可以悠闲自得的生活,一去不复返了。现在,他们的收入根本支撑不起过去挥金如土的生活。

    有的人开始节俭,每一分钱都开始精打细算,生活过得还算可以。

    有的人则改变不了过去的消费习惯,导致变卖家当,夫人都要出来工作的情况出现。

    再加上,前段时间李崇文对民主人士的清理,很多民国读书人一怒之下辞职了。

    李崇文对此的态度,则是根本无所谓,好走好散,他们不愿意干,总有人愿意的,有这样想法的民国知识分子不在少数。

    这些空缺的职位,不到三天便填满了。南华共和国已经不是五年前,需要养着这些民国知识分子的时候了。

    这些年,来到南华的民国知识分子越来越多,不仅有中原的,还有东番的、港岛的。

    再加上,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南华也培养出一批优秀的教师,虽然能力不如民国的知识分子,但也足够了。

    他们经济地位下降的同时,社会地位事实上也直线下降,但是他们却没有任何办法,只能哀叹,自古以来,未见教师地位像今天这么低。

    “两位,这里是南华共和国不是中华民国。”

    “你们那套东西在南华已经行不通了。”

    “从南华共和国登上世界的历史舞台的那一天开始,我都在尽最大可能普及知识,让更多的人得到受教育的机会。”

    “今后,受教育将不再是精英的特权,而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未来拥有知识的人也将不再是少数人,而是绝大多数人,乃至是南华共和国的全体公民!”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