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所有挡住帝国前进脚步的人都得死 (第1/3页)
仅仅是片刻之间。
朱由检就已经做出决定。
此行不改任何路线,依然选择从山东回京。
至于如何将那些灾民收为己用,他心中自然也是已经想好了对策。
世家豪族之所以敢用出这种手段,其核心本质便是觉得自己无法救助那些灾民。
或者说。
他们想当然的认为那些灾民无法被自己轻易调动。
从常理来看的话,确实是这样的。
毕竟饿疯了的百姓们哪里还会有时间听人讲什么废话,即使说话的那个人是皇帝他们也不会听。
那时的他们心中只会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先把自己的肚子给填饱,其他的一切都等到吃饱之后再说。
除非皇帝能够拿出足够的粮食来先让他们吃饱,他们才会听皇帝的话。
朱由检也是挨过饿的,他自然清楚人心中会想什么。
但很可惜。
那些世家豪族他们所面对的对手,是有着两世经验的朱由检。
这种招数在朱由检看来实在太好破局。
对于朱由检来说,他并不需要真正做到搞来大批粮食救济灾民。
他只需要的让大明朝的百姓们,发自内心的相信大明朝的皇帝是和他们站在一起的即可。
这样就可以让那些流离失所的灾民统统归他所用。
而想要做到这一点。
最好的办法便是亲自奔赴灾情下场,然后以皇帝之尊亲自抢险救灾。
领袖的力量是巨大的。
更别提这名领袖还是封建王朝的皇帝。
而这名皇帝还刚刚打赢了一场远征灭国之战,大振国威。
可以预料的到。
在那么多双眼睛的注视下。
只要朱由检身穿龙袍的身影出现在泥泞的河滩里。
那一众灾民心神必将为之剧烈震荡,到时外界的一切流言蜚语也都将会不攻自破,他们也会暂时忽略掉身体上的饥饿。
从古至今。
冲锋陷阵亲自上前线砍人的皇帝不在少数。
但亲赴灾情第一线亲自抢险救灾的皇帝,确实可以称得上是凤毛麟角。
有时候。
想要煽动人心并不需要真正去说些什么豪言壮语。
千言万语,不如一默。
行动就是让人相信你能带他们走出困境的最好证明,正如他前世所做的那些一样。
他先做到了,才有人愿意听他说话。
而到时只需再趁机利用好这一点。
那朱由检就可以轻而易举的带着这一大批灾民,去把这一切的始作俑者也就是那些世家豪族给抢了。
到了那时,不管山东那几支世家再生出什么其他新点子。
或是捐粮赈灾收买人心也好,或是裹挟民意依仗所谓大义也罢。
朱由检的应对办法就只有一个字了。
那就是杀。
甚至只要那几家人只要敢出现在他面前,他都会毫不犹豫的直接将他们一刀砍死。
先把人杀了再说。
杀完过后。
自然有办法慢慢去处理杀人带来的一切影响。
所有挡住帝国前进脚步的人,都得死!
有些黑色的幽默的是。
世家豪族们费尽心思弄出来的灾民越多,朱由检所能调动的助力便越多。
换句更直白的话来说。
他们现在折腾的越狠,就等于他们给自己挖的坟墓越深。
数十万受灾的百姓,十余万饿殍
这么多灾民,足够朱由检在回京路上顺便再把山东给彻彻底底的料理一遍了。
至于如何事后如何安置这些百姓其实也很简单。
山东地区的世家豪族都杀完了,还能安置不了这些灾民?
想到这里,朱由检朝毛文龙摇摇头,开口道:“不必,仍按原定计划经由山东返京即可。”
毛文龙原本还想说些什么。
可看着陛下气定神闲的面容,和那隐隐约约间所表现出的胸有成竹。
他最终还是将劝谏的话给压了下去。
离开房间之后。
毛文龙立即向圣驾队伍中的其余众人,讲述了现如今山东境内的状况并令众人提前做好准备。
众人听说山东境内竟有如此数量的灾民时也是惊骇不已,纷纷劝谏说改道返京。
不过当他们听见这是陛下的命令后,也就不再继续劝说了。
只要有陛下在。
那前方就算是龙潭虎穴,他们也敢跟着一起去闯上一闯。
大局方面的事由陛下去考虑。
而他们要做的,就是负责好陛下的安全问题,然后再无条件去执行即可。
……
跟随朱由检一同返京的人数足足超过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