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千票加更)谋杀案! (第2/3页)
臭,可以打击共和派的气焰。”
莱昂纳尔点了点头:“保尔,这个方向有点意思。保守派有动机,他们确实不喜欢我。
但是,他们打击我个人,对于阻止教育世俗化这项庞大的工程来说,效果有多大?
费里部长会因为我一个人陷入争议就改变整个教材编纂方针吗?当然不会。
以他的性格,恐怕会直接让罗昂伯爵辞职,然后另外找一个没有争议的副部长继续推进。”
大家再次陷入沉思,发现无论是“嫉妒的同行”还是“思想上的敌人”,似乎都解释不通所有疑点。
过了好一会儿,莱昂纳尔才悠悠开口:“让我们再回到‘受益’这个问题上。
抛开个人恩怨和思想差异,纯粹从利益角度思考——如果我的作品入选《法语读本》,谁会感到威胁?
或者反过来说,如果我因为丑闻而彻底出局,谁又能获得最实在、最直接的好处?”
他停顿了一下,才继续说:“一部作品入选全国统一的教科书,除了给作者带来无上的荣誉和潜在的名气提升之外,还有什么更实际、更巨大的收益,是我们之前可能忽略了的?”
塞阿尔试探性地回答:“稿费?可是《法语读本》给的稿费通常不高吧?”
埃尼克也表示同意:“是啊,比起报纸连载和单行本销售,入选课本带来的那点稿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莱昂纳尔闻言心中暗笑,这正是信息差带来的优势——之前法国就没有过全国统一的法语教材。
而他非常清楚一个在世的作家,他的作品一旦成为全国千万学子的必读篇目,所带来的巨大、持续的影响力。
间接的商业价值又将何等惊人。
但这其中的运作机制,对1880年的法国作家来说,还是是一片模糊的盲区。
因为更早之前的中小学法语教材,选取的篇目基本都来自于「圣经」、「圣人传记」、「道德故事」,以及拉丁文古代经典。
近代、现代的作家作品极少能入选,哪怕伏尔泰也一样。
至于什么教参、教辅、课外必读书目、巴黎密卷、五年会考三年真题……更是听都没有听说过。
不过看起来,这个时代有这样商业头脑的人,不止他一个。
莱昂纳尔没有直接点破,而是继续引导:“稿酬或许微不足道。但是,影响力呢?
想想看,成千上万的孩子,每年都要读你的作品,他们的老师要讲解你的作品,相关的参考读物、解析文章会层出不穷……
这份持续不断的曝光和权威认定,对于提升一位作家所有作品的销量和声誉,将是多么巨大的推动力?”
他顿了顿,看着众人若有所悟的表情,又抛出一个关键点:“而这一切的背后,除了作者,还有谁是与这些作品紧密绑定,也能从中获得巨大收益的?”
于斯曼的眼睛突然亮了一下,他似乎捕捉到了什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