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辩经,我不如她! (第2/3页)
杯热茶,然后才继续说道:“在她面前,我这师兄的颜面早就丢光了,自然是能躲就躲了。”
颜夫子看着他这副样子,也是有些好笑,但更多的还是感慨。
陆怀舟口中的辩经乃是学宫的一桩旧闻。
当年,陆怀舟与景昭宁都还只是学宫里年轻一辈的翘楚。
陆怀舟专研心性儒学,认为修行的根本在于向内求索,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而景昭宁所修的公羊春秋则恰恰相反,她认为儒者当以天下为己任,手持三尺青锋,扫尽世间不平,方能证得大道。
两种截然不同的理念,自然是谁也说服不了谁。
于是在一个月明之夜,两人便在学宫的论道台上,就儒者当内圣还是外王这一核心命题,展开了一场激烈无比的辩论。
那场辩论持续了整整一天一夜。
学宫无数弟子和夫子都在台下观摩。
起初二人还尚能平心静气地引经据典,阐述各自的观点。
但到了后来,随着辩论的深入,气氛也变得越来越紧张。
陆怀舟至今还清晰地记得,当时景昭宁那双亮得吓人的眼睛,以及她那如同刀锋一般锐利的话语。
“陆师兄,你言必称正心诚意,那我问你,若有一恶徒当街行凶,欺凌弱小,你待如何?”
“自当上前喝止。”陆怀舟当时不假思索地回答。
“若恶徒不听,反而拔刀相向,你又当如何?”
“当以浩然正气将其制服,交由官府论处。”
“说得好!”景昭宁的声音陡然拔高,“可若那恶徒乃是魔宗妖人,修为远胜于你,你上前制止,不过是白白送死,你又当如何?是退是进?”
这个问题,直接把陆怀舟给问住了。
进,是送死。
退,则违背了本心。
而就是这一瞬间的迟疑却被景昭宁给抓住了。
“你看,你迟疑了!”景昭宁步步紧逼。
“你所谓的正心在生死考验面前也不过如此!一个连自身安危都无法保全的儒者,谈何齐家治国平天下?一个连眼前不平都无法扫除的浩然正气,又有何用?!”
“我辈儒生,当有虽千万人吾往矣之气魄!手中之剑既是护道之剑,亦是杀伐之剑!杀尽天下奸邪,方能成就无上功业,方能证得外王大道!这,才是我儒门真正的风骨!”
这一番话振聋发聩。
陆怀舟当场便道心失守,面色惨白,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最终他对着景昭宁深深一揖,黯然走下了论道台。
大败而归。
从那以后,他在景昭宁面前就再也抬不起头来。
倒不是说他认为自己的道错了,而是他承认,在知行合一这一点上,自己确实远不如这位小师妹来得纯粹和坚定。
“唉,往事休提,往事休提。”陆怀舟端起茶杯,猛灌了一口,似乎想用茶水冲淡那段不堪回首的记忆。
颜夫子摇了摇头,也不再取笑他,只是脸上的忧色又重了几分。
“以小师妹的性子,出了学宫后定会先去寻那魔宗妖人的晦气。”陆怀舟放下茶杯,也变得严肃起来。
“嗯。”颜夫子点了点头,“我已经用神念探查过了,那股九幽宗的气息虽然隐匿得极好,但终究是留下了蛛丝马迹,只是那气息是在人烟稠密的坊市,想要找到怕是不易。”
“但愿小师妹能有所发现吧。”陆怀舟叹道,“也省得她再把主意打到那个陈野身上。”
颜夫子闻言也沉默了。
他其实知道,景昭宁去找陈野只是时间问题。
毕竟就以她的性格,在查完魔宗之后,必然会去找陈野。
一个行事刚猛,非黑即白。
一个手段百出,游走在灰色地带。
这两人要是撞在一起……。
颜夫子已经不敢想下去了。
……
与此同时,云州城南,豆腐坊。
白璎珞正围着一条洗得发白的围裙,站在一口大锅前有条不紊地忙碌着。
点卤,压榨,成型。
她的动作熟练而又麻利,额头上沁出了一层细密的汗珠,顺着光洁的脸颊滑落,却丝毫不影响她专注的神情。
若是有无垠沙域的魔道中人看到这一幕,恐怕会惊得眼珠子都掉出来。
谁能想到,堂堂九幽宗的圣女,那个以心狠手辣、玩弄人心著称的妖女,居然会在这里干着这种最是平凡不过的粗活?
而且看她那副样子,竟好像还乐在其中。
白璎珞确实乐在其中。
她也不知道自己最近这是怎么了。
看着那些黄豆在自己的手中经过一道道工序最终变成一块块洁白如玉,散发着豆香的豆腐,她的心中就会涌起一股前所未有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这种感觉是她在过去的人生中从未体会过的。
要知道白璎珞从记事起就在无尽的杀戮、阴谋和鲜血中度过。
她已经习惯了在刀尖上跳舞,习惯了用最恶毒的心思去揣测人性,习惯了将所有人玩弄于股掌之间。
但她从未像现在这般平静过。
这种平静让她感到陌生,却又莫名的有些贪恋。
而且白璎珞还发现了一件更奇怪的事情。
那就是最近这段时间,她的脑海中,总会时不时地浮现出那个男人的样子来。
陈野。
他那看似平静,实则深邃如海的眼眸。
他那副总是云淡风轻,仿佛一切尽在掌握的姿态。
甚至他上次在集市上,用那种看穿一切的眼神看着自己时,自己心中那一闪而逝的慌乱。
而且这种现象还变得越来越频繁。
“妈的,莫非是老娘生病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