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救不救高闯王? (第2/3页)
拖在山西,暂时脱不开身。
而新上任的陕西巡抚,好像是个叫什么孙传庭的,听说是从京师来的文官。
京师来的文官嘛,高迎祥也不陌生。
估计跟那个杨鹤差不多,应该也是个没本事的,不足为虑。
一个没打过仗的京官,能有多大本事?
看来陕西正是空虚之时,值得一闯!
下定决心后,高迎祥开始研究起了从汉中北上入陕的路线。
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陈仓道,这几条蜀道都艰险异常。
像是傥骆道,这条路靠近秦岭主峰太白峰,是路程最短,也是最险峻的一条道。
所谓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巅,讲的就是这条道。
陈仓道沿途山高水险,道路难行,但好歹有连云栈道可以走。
可问题是,高迎祥现在根本过不去。
想走褒斜、傥骆、陈仓这三条道,高迎祥就必须经过汉中府。
而此时的汉中府一带,明军早就驻扎了重兵在此。
当初洪承畴离开汉中时,特意在汉中府留了两路兵马,就是为了防止江瀚北上攻打汉中。
以高迎祥现在这点残兵败将,想要去硬啃汉中,无异于以卵击石。
正在高迎祥一筹莫展之际,军中有人向他指出了第四条路——子午道。
子午道很出名,就是汉末三国时,魏延向诸葛亮提出的“子午谷奇谋”中所规划的路线。
从这条道北上,可以完美避开明军重兵把守的区域,直抵西安城下,打明军一个措手不及。
但问题是,子午道向来以险峻荒凉著称,沿途除了几个村镇,大军几乎没有任何补给地点。
这条道当年诸葛丞相都不敢走。
高迎祥站在子午镇谷口,望着眼前蜿蜒曲折、穿行于秦岭深处的小道,心里直发怵。
可高迎祥现在也没什么办法,麾下几千人马要吃饭,他必须要动身了。
呆在原地发展是不可能的,由于连年天灾兵祸,汉中早就不是当年的金瓯玉盆、秦巴小江南了。
而向西走有明军把守,东边又是原始森林,此时的高闯王颇有些进退维谷的味道。
正当他为此犹豫不决的时候,闯军进入汉中的消息,已经被潜伏在汉中的邓阳,火速送回了成都府。
邓阳本来是不管想这档子事的,可汉中的瑞王朱常浩咋咋呼呼的,一个劲儿的要求驻守的明军东进,歼灭高迎祥这伙人。
汉中知府王在台对此也颇为意动,想出兵剿灭高迎祥等人。
无奈之下,邓阳才派出了信使回成都,想请江瀚定夺此事。
而此时的江瀚也没闲着。
这段时间,他正拉着学部主事王承弼等一干人,改建书院、规划课程、筹备抡才大典,忙得是脚不沾地。
头一件要紧事,就是安置英烈祠里那些改了姓的孤儿。
当初江瀚可是在众人面前许下承诺,要让这帮孩子读书识字,将来有个出身。
江瀚对这帮孩子可是寄予了厚望,不仅是为了培养人才,也是他牢牢握在手里的根基。
要知道,在大明现有的教育体系下,读出来的士子多是些只知道四书五经,不识庶务的空谈之辈。
而那帮投降的原明廷官员,虽然暂时低头了,但却未必能和江瀚一条心。
所以江瀚才要培养一批懂科学、明事理的新式人才。
而这些孤儿,也是江瀚日后打破千年儒家垄断、建立新秩序的根本。
为此,他大手一挥,直接把成都城西边、洗墨池周围那片官署衙门全给腾空了。
这几个月的时间里,工部的匠人们都在加班加点地对其进行改建。
工部硬是在城西清出了一块两百多亩的地盘,建成了一座功能齐全的大型书院。
竣工当天,江瀚就亲自带着王承弼等学部的一众官员,前去城西验收工程。
王承弼如今掌管的学部可是个肥差,不知道有多少人眼红他的学部主事的位子。
关键不在于油水和权柄,而是在于今后的发展。
明眼人都能看得出,汉王对这座新修建的书院可不是一般的上心,连山长的头衔都给自己挂上了。
当然了,具体管事的肯定不是江瀚。
其中教学,管理的任务,就落在了王承弼这个副山长的头上。
要知道,这批孤儿可是有数千人之多。
即便只有一半能成才出仕,将来也是一股不小的政治资源。
王承弼也知道这是个肥差,为了不辜负江瀚的信任,他最近几个月可都没睡过什么安稳觉。
每天一睁眼就要跑到汉王府,和江瀚等人制定书院的各种规章条例、编纂筛选教材,累得是晕头转向。
经过筛选后,首批入学的孤儿共有一千二百人,男女比例在八比二左右。
这帮孤儿年纪差不多在七八岁左右,他们需要先进行为期两年的开蒙。
这开蒙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识字,而是一个打基础的阶段。
旨在完成文化扫盲与德行奠基,掌握最基础的实用技能,锻造强健体魄与集体意识。
这个阶段的学习比较简单,主要是三个学科。
首先是国学正蒙。
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为核心教材,再配上江瀚从后世带来的拼音,完成基础识字扫盲。
教材优先选“字浅、义明、贴近生活”的内容,避免生僻字与晦涩注疏。
此外,还有多位四川儒生共同编纂的《新编蜀中蒙书》,内容大多是些著名的历史人物故事。
比方说蜀地最出名的诸葛丞相、射洪陈子昂、眉山苏轼、仁寿虞允文等人。
江瀚希望通过这些出自四川的历史名人,来培养这帮孩子的德行。
最后则是一些基础的写作练习:
从对对联开始,再到学习书信、记流水账,强调语言的准确与朴实。
然后是算学初阶。
江瀚引入了阿拉伯数字,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