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3章 孙传庭功亏一篑,高闯王劫后余生 (第2/3页)
田四十六万多顷在册。
但到了崇祯九年,仍在发挥作用的军屯连两万顷都不到。
陕西三边本就贫瘠,却还要供养瑞王、秦王、韩王、肃王等数位藩王。
所谓“陕西外供三镇,内给四王,民困已极”。
面对明末的危局,洪承畴、卢象升、孙传庭这三位巨头,分别开出了不同的药方。
洪承畴比较粗暴,倾向于以杀戮和劫掠,来解决人口和土地的矛盾;
卢象升则是依靠高超的治理能力和个人魅力,动员士绅百姓共度时艰;
而孙传庭不一样,他将矛头直指陕西本地的既得利益集团——豪强乡绅。
为了盘活陕西的经济与军事,孙传庭祭出了“治吏”和“清屯”两大杀器。
基于早年治理永城、商丘的经验,孙传庭上任的第一把火,便烧向了陕西的官场。
他要大力整顿吏治。
他在给崇祯的札子中明确指出:
“剿寇必先安民,而安民尤在于察吏”
孙传庭上任后,严令陕西各级郡县:
凡百姓诉讼问理,不得滥施刑罚,不得收取赎金;
凡是涉及到征收钱粮,不得额外勒索火耗;官府日用物资,必须按市价公平购买。
但问题是,规定虽然发下去了,陕西的官员们却大多不以为然。
大家来出做官是为了什么,不就是为了捞钱和晋升吗?
尤其是陕西这种四战之地,一不小心就会被反贼乱民杀了祭旗。
要是不趁机捞取好处、打点晋升之路,岂不是白来一遭?
大家都是官场中人,何必要求这么严格?
新官上任三把火,敷衍敷衍就行了。
可他们却大大低估了这位新巡抚改革积弊、挽救危局的决心。
孙传庭久在官场,深谙这些贪官污吏的秉性,这帮人都是些不见棺材不落泪的主。
于是他亲自部署,派遣心腹干吏四处探访;
与此同时,他又安排了各级侍郎、巡按、监察御史等人,在各州县来回巡视。
密探四处查访,很快便在泾阳县抓到了典型——推官何守谦。
何守谦这厮,在征税时加收羡耗每两达五分,其任内共收银二万三千七百多两,共加羡银一千一百多两。
他不仅多收,而且还在秤砣上动手脚。
他指示衙役定秤,每两比民间重了三分,称量的时候再故意高抬六七分。
这么一套操作下来,征收税银时每两就多征了一钱银子。
再加上前面的种种阴招,老百姓实际需要多缴纳将近百分之二十的税款!
最为恶劣的是,何守谦上任伊始,前任泾阳知县王程先就因为贪赃枉法,被孙传庭弹劾了一遍。
何守谦堪称“前腐后继”,从前任手上接过了贪污的接力棒,并将其继续发扬光大。
孙传庭得知消息后,暴跳如雷,立刻下令将何守谦锁拿问罪,严惩不贷。
其他官员,比如分守关西道的副使李公门,此人侵占官府钱粮多达万余,并且还替豪强之家逃避徭役。
事发后,这厮竟然还反咬一口,诬陷知府熊一元。
好在孙传庭明察秋毫,很快就查清了事情的原委。
李公文面对孙传庭的责问,居然还恬不知耻的认为只是训一下就过了,大不了自罚三杯,送点钱消灾了事。
没成想,孙传庭是动真格的。
他联合按臣王倓一起揭发,把李公门当场拿下,革职查办。
连续树立了几个典型后,陕西的官员们终于怕了,整个陕西官场为之震动。
没想到这位新巡抚竟然来真的,不少人开始收敛,不敢再轻易压榨老百姓。
当然,孙传庭也并非一味强硬。
他很清楚,要想让死气沉沉的陕西官场重新焕发活力,仅仅采取高压政策肯定是不行的。
对于一些实心任事、有所作为的官员,孙传庭特地批了一笔款项,给他们补发了多年来的欠饷,并按照政绩给予奖励。
陕西这地方,本来就严重缺少官员,很多州县由于起义频发,根本没有官员敢去赴任。
县内的政务,全靠当地的吏员维持。
对于这种情况,孙传庭则是大胆提拔了其中的能干之人,并倚为腹心。
比如合水县,这地方的知县递补了好几年,都没人敢去上任。
被点中的官员宁愿赋闲在家,也不愿跑到合水县去。
要知道,合水县当初可是被贼首神一魁来回肆虐了好几趟,各路起义军更是没事就去合水县逛一趟,打打秋风。
于是,孙传庭便举荐了汾州州判,让他升任合水知县。
这个汾州州判只是个恩贡出身,甚至连举人都不是,但他代理县务时,却做到了“绰有干才,堪济民社”。
孙传庭这种不论出身,举荐贤才的行为,得到了不少人的大力拥护。
对于一些小有过错的官员将领,他则是抓大放小,尽量以惩戒教育为主;
对于一些积劳成疾的官员,孙传庭也照顾有加,甚至还给他们发了一笔慰问银子。
在他的不懈努力下,整个陕西官场焕然一新,大部分官员都对这位新巡抚心服口服。
吏治初清,接下来便是更棘手的钱粮问题。
孙传庭深知民间疾苦,所以并没有把目光投向寻常百姓。
他果断瞄准了关中的豪强大户。
这些豪强不仅侵吞土地军屯,而且还剥削屯丁,役使军户。
他们勾结文武官员,给卫所的兵丁们安排了各种劳役。
比如西安左、前、后三卫的屯军,竟然被派去打更,看守庄园监狱,有的甚至还做起了泥瓦匠。
可以说除了训练征战,这些卫军其他什么活都干。
为了改变现状,孙传庭采取了先礼后兵的措施。
他传谕各地豪强,从国家大义的角度出发,号召各家乡绅配合官府清屯。
对于顽抗者,孙传庭则是对其严厉申饬,把他们打成了异类。
为了更进一步完成清屯,他鼓励百姓和军户主动来府衙揭发告状,发现一例严惩一例
不仅收地,而且还要罚银。
不管是谁来打招呼,在孙传庭这里都只有两个字,免谈。
这一政策已经推出,很快就有人撞到了枪口上。
兵痞李进成、许通江、陈宗德等人,各自霸占了土地几十亩,拒服兵役。
而且他们还勾结地方豪强大户,趁着孙传庭清查田亩的契机,想要发动兵变。
这帮人抢劫了在清屯中获利的人家,甚至冲击巡抚衙门闹事,想要以此震慑那些支持孙传庭清屯的官员百姓。
但孙传庭早有准备,他趁着李进成不备,立刻派兵将这几人尽数拿下。
经过一顿严刑拷打后,李进成不仅交代了罪行,而且还把身后的豪强大户给供了出来。
孙传庭查明情况后,立刻将兵痞背后的大户统统下狱,主使斩首示众。
为了震慑心怀不轨之人,他甚至还下令,把犯人的首级挂在了西安城头,供人瞻仰。
某种程度上,孙传庭甚至还要“感谢”起义军。
陕西作为明末首义地区,很多州县都被各路起义军来回霍霍了好几遍。
正是他们数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