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二百二十七章 愤怒的老山长  状元郎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二百二十七章 愤怒的老山长 (第2/3页)

来维护朝廷的公平与公义,并向这个国家的痼疾开刀!”

    “但是当今的三位大学士,已经在内阁太久了,早就耗光了锐气,不愿意去啃任何硬骨头了。更可怕的是,他们柄国日久,深陷染缸,六部九卿都是他们的同党,科道言官不过是其爪牙。他们已经跟满朝官员沆瀣一气,不分彼此了!”老山长指着苏录手中的邸抄,痛心疾首道:

    “他们已经不是当初的自己,他们愧对先帝的嘱托!不然怎么会允许下面人搞出这些丑事来?”

    “老山长……”一直在旁装聋作哑的周山长,这下也终于忍不住了,心说老糊涂也得有个限度啊。

    “刘李谢三公公忠体国,忠于职守,清誉满天下!与先帝相得始终,是可以跟三杨相提并论的贤相,没有他们就没有弘治中兴,你老对他们的成见太深了!”

    “呵呵,贤相……”庞山长冷笑道:“你不过是个举人,所接触到的都是经过加工美化的消息。如今众正盈朝,自有无数人为刘谢二位相公鼓与吹!”

    “刘洛阳名声最好,简直是本朝范公了,可他不经科举,直接任命同乡为七品京官!谢余姚名声略逊,是因为他家里公然违反海禁,是整个东南走私的保护伞。我在南京都察院时想查一查谢家,结果就被勒令致仕了。”

    “李茶陵公是我翰林院的前辈,他身为内阁次辅,去年奉旨前往曲阜祭孔,回京后将沿途所见写成了奏章,直陈时局艰难,结果内阁竟不予报闻!”庞山长冷声道:

    “他跟刘谢二公因此龃龉,不忿之下,将其附于诗集中,自行刊印了一些,送给我们这些老友一观。”

    说着他命苏录到屋里书架中取来那本《东祀录》,翻到中间再让三人过目。

    三人便见那是一篇名为《通达下情题本》的奏章,被内阁次辅李东阳藏在自己的诗文集中,堪称咄咄怪事。内容更是触目惊心——

    ‘为臣经过里河天津一带,所见……曳缆之夫身无完衣,荷锄之人面有菜色,极目四望,可谓寒心。’

    ‘临清、安平等处,盗贼纵横,杀人劫财者在在而是……各处回贼百十成群,白昼公行,出没无忌。’

    ‘又闻南来人言,淮扬诸府十分狼狈——或掘食死人,或贱卖生口,流移抢掠,各自逃生。以至江南、浙东荒歉之地,连绵数千里。朝廷虽差官赈济,减耗折粮,然拆东补西,得不偿失。’

    ‘且民户消耗,军伍空虚,官军无旬月之储,俸粮有累年之欠。夫东南为财赋所出,一岁之荒已至于此;北地贫薄,素无积蓄,今年再歉,则将何以堪之?’

    看完之后,周山长只觉三观尽毁,若非这是李东阳去年所上的奏章,他肯定要怒斥为妖言惑众了。

    “怎么会这样呢?我当年进京赶考时,沿途所见还算正常啊……”周山长喃喃道。

    “老夫致仕前还是弘治中兴的局面呢!短短十年不到,两朝家底便被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