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九章 老公祖这是怎么了? (第2/3页)
要起飞了,这时候肯定要助推一把,远胜过将来锦上添花。
所以他也准备头场就取苏录个案首!谁知卢昭业那条老狗,居然只看了一篇就取了苏录的案首!走自己的路,让自己无路可走……
这下自己就难做了!跟着学的话成了东施效颦,止增笑耳。可不跟的话,让苏录一场一场考完,就像在刁难他一样……如何与他做人情?
总之,卢昭业只顾着自己卖好,不给上司留余地,实在是该死!
到底怎么才能出个彩?贾知州头疼啊……
~~
苏录一直没抬头。当然他就算抬头,也看不出知州大人面似平湖下的满心惆怅……
这时,答题纸发了下来,跟县试的规制一模一样,都是带着格子的白棉纸十二张。
苏录依然按照首场的流程,先分步检查试卷有无纰漏。确认无误后,将其装进了卷袋中,挂在了考桌边。
然后拿起草稿纸,细观首场考题。
两段《孝经》自不消提,单说两道四书题。与县试一样,都是一道截搭题,一道大题。
本场乃至整个州试的重中之重,自然就在那道截搭题上——
《父母惟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为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
苏录一看,这是一道‘隔章有情截作题’。所谓‘有情’就是上下文有联系,所以题目截自《论语·为政》三则相连的论孝语录:
首句‘父母惟其疾之忧’出自‘孟武伯问孝’章。孟武伯问什么是孝?孔子说:‘除生病不能避免外,不要让父母担忧子女的任何事情。’
中段出自‘子游问孝’章。子游问什么是孝?孔子说:‘要对父母恭敬孝顺,而不是仅仅赡养就够了。那样跟养犬马有什么区别?’
末句‘子夏问孝,子曰色难’,出自‘子夏问孝’章。子夏问什么是孝,孔子说:‘保持和颜悦色最难。’
三则语录虽为不同弟子问孝,却层层递进——从‘身孝’到‘心孝’,最终归至‘色养’。
所以这道题比县试的截搭题容易许多。坐在这里的考生不可能有人偏题跑题,更不可能破不出题来。
但难也难在这里,太大众化的题目,太容易写成陈词滥调了。
在大家都会的情况下,想要做到出类拔萃,就只有螺蛳壳里做道场,一来靠个人功力,二来要多花心思。
所以苏录没有马上着手破题,而是回想起,在文会上得到一个小情报……冯幕友告诉他,上个月是贾知州老母亲八十大寿,但是他远在泸州,回不去山东老家,心里一直很难过……
很显然,贾知州就是在这种念亲恩的情绪下,才出了这道题。所以作文时,肯定要关照到知州大人的心情。
如果能把文章写到他的心坎上,引发他的情感共鸣,肯定能得到知州大人的偏爱。
但这并不是什么绝密消息。因为上个月,贾知州曾经在府上设宴遥祝老母寿辰,满城士绅都去道贺过。
因此知道此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