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诗歌传阅》 (第2/3页)
诗歌像蒲公英种子飘满校园。有学生在班会朗诵,有老师摘抄在教案扉页。武修文依然窘迫,却在孩子们亮晶晶的眼睛里,看到某种比分数更珍贵的东西正在生长。
周五放学后,武修文被李盛新叫到校长室。他忐忑不安——最近诗歌风波确实有点出格。
没想到老校长笑眯眯推过一页校刊版面:“市教育局要搞‘最美校园文学作品’评选,我看你那首《海风吻过讲台》就很好!代表咱们海田参赛怎么样?”
武修文愣住:“这……合适吗?”
“怎么不合适?”梁文昌从报纸后抬头,“赵老师说学生因为你爱上造句,郑老师说班级凝聚力提升,连最皮的陈小宇都主动负责黑板报了——这就是教育的诗意啊!”
走出行政楼时晚霞正好。武修文看见黄诗娴站在榕树下等他,海风掀起她白衬衫的衣角。
“挨批啦?”她关切地凑近,“李校长是不是说写诗影响教学?”
“没有。”他望着她睫毛上跳跃的金光,“他说……让我拿去参赛。”
黄诗娴愣了一秒,突然跳起来抓住他胳膊:“真的吗!太好了!”她笑得比晚霞还耀眼,“我就知道你的才华藏不住!”
那一刻,武修文几乎想握住她的手。想告诉她那些诗真正的灵感来源。想问她愿不愿意永远做第一个读者。
可他只是抿紧嘴唇。松岗的阴影还在心底溃烂,他拿什么许承诺?
“走吧,”黄诗娴浑然不觉,自然地拽他袖子,“郑姐说今天烧了你爱吃的鱼!庆祝武诗人正式出道!”
他跟着她跑进霞光里。
身后,黑板报上的诗句在风里轻轻摇晃:“而你正吻过人间所有寒凉。”
……
武修文的诗获奖了。
市教育局红头文件贴在公告栏最中央,《海风吻过讲台》荣获“最美校园文学”一等奖。消息像海风般刮遍全校。
“武老师请客!”郑松珍起哄,“必须国际厨房加餐!”
黄诗娴比谁都忙。她偷偷组织了学生排练诗朗诵,还说服李校长在颁奖那天全校直播。武修文拦她:“别兴师动众……”
“就要!”她眼睛亮晶晶的,“这是海田小学的荣誉!”
诗歌带来的不只是荣誉。最明显的是武修文的数学课——孩子们眼睛里的光不一样了。以前是敬畏公式的严谨,现在是好奇数字背后的浪漫。连林方琼都嘀咕:“怪了,六一班最近作业正确率居然超了我们班?”
武修文自己也在变。他依然窘迫于公开谈诗,但当学生举着作文本问他“这样比喻有没有诗意”时,他会认真回答:“月亮像咬了一口的糯米糍?很新奇,但下次试试更贴切数学的比喻——比如抛物线像海鸥翅膀?”
孩子们大笑:“那导数呢?”
“导数啊……”他望向窗外拍岸的海浪,“像潮水涨落的瞬间——你看,它正在计算每粒沙子的位移。”
办公室静了一秒,随即爆发出惊叹。赵皓星拍案叫绝:“这个好!我得记下来!”
只有黄诗娴注意到武修文悄悄红了的耳尖。她递过润喉茶时指尖碰触他的手背,两人同时触电般缩回。暧昧像海雾弥漫,却谁都不敢先戳破。
直到周五下午的暴雨。
台风前夕的雨又急又猛,武修文因辅导学生晚走了半小时。收拾教案时,黄诗娴撑着伞出现在办公室门口:“就知道你没带伞!”
两人挤在伞下冲进雨幕。风太大,伞被掀翻三次。武修文索性脱了外套罩在两人头上:“跑吧!”
他们在暴雨里狂奔像两个逃学的孩子。跑到宿舍檐下时浑身湿透,看着彼此的狼狈样笑弯了腰。
“哎呀!”黄诗娴忽然惊呼,“你的教案!”
武修文怀里的教案本湿透了,墨迹晕染一片。她急得直跺脚:“快看看诗稿还在吗!”
他小心翼翼翻开——夹在中间的诗稿竟完好无损,只是边缘微微晕开水痕。
“幸好……”黄诗娴长舒一口气,伸手要接。武修文却猛地合上本子。
空气忽然安静。雨滴敲打着屋檐,像心跳的鼓点。她抬头看他,他低头看她,水珠从发梢滴落,滑过滚烫的脸颊。
太近了。近得能数清她睫毛上细小的雨珠,能闻到她身上茉莉混着雨水的清香。
武修文的喉结滚动了一下。那些不敢宣之于口的悸动,在雨汽里疯狂滋长。他几乎要开口——
“嗡——”手机震动突兀响起。
黄诗娴慌忙后退一步:“你、你电话!”
武修文深吸一口气接起。李浩的声音炸响:“修文!你猜谁来找我了?叶水洪!他打听你在海田的情况,说校董会开了高价要挖你回去!还问你有没有谈恋爱……我怎么觉得来者不善啊?”
雨声轰隆。武修文的心直直沉下去。
“怎么了?”黄诗娴关切地凑近。他勉强笑笑:“没事。李浩说……松岗那边想找我回去。”
她脸色瞬间白了:“你不能回去!”
‘我知道。’他看着她焦急的样子,心头一软,‘只是……’”
“没有只是!”她抓住他手腕,指尖冰凉,“海田需要你!孩子们需要你!我们……”她猛地咬住嘴唇,眼圈红了。
武修文反手握住她:“我知道。”
雨幕中,一辆黑色轿车缓缓停在校门口。车窗降下,镜头对准檐下紧紧握手的两人,无声地按下快门。
次日清晨,武修文被急召到校长室。李盛新脸色凝重地将手机推过来:“你看看这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