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诗歌与爱》 (第3/3页)
桌面上。
“给你的。”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武修文的目光落在那个小小的、带着贝壳光泽的信封上,瞳孔微缩,呼吸似乎都停滞了。他不敢碰,只是抬头看着她,眼神里充满了难以置信和一种小心翼翼的、不敢触碰的希望。
黄诗娴没有再多说一个字。她只是深深地看了他一眼。那一眼,包含了千言万语——有对他诗歌的回应,有对他心事的洞悉,有不容拒绝的陪伴决心,更有一种“我懂你,我在这里”的温柔力量。
然后,她转身离开了办公室,没有回头。
她相信,他懂。
武修文几乎是屏着呼吸,直到她的脚步声消失在走廊尽头,才颤抖着手,拿起那张信纸。他展开的速度极慢,仿佛在开启一个神圣的仪式。
信很短,他几乎是一眼就看完了。可每一个字,都像带着电流,瞬间击穿了他所有伪装的平静和试图筑起的防线。
“舟虽搁浅,港永为你留。”
“明珠之光,愿为舟灯引航……”
“何惧风雨同舟?”
“别想一个人面对风暴。我不准。”
每一个字,都精准地回应着他诗里的彷徨、自卑和绝望!她读懂了!而且,她用如此直接而勇敢的方式,告诉他,她不会放手!她不准他一个人面对!
巨大的、几乎要将他淹没的狂喜和感动席卷而来,冲得他眼眶发热,视线瞬间模糊。他紧紧攥着那枚温润的贝壳书签,指尖感受着上面精细的渔船雕刻,那象征着她的世界,她正毫无保留地向他敞开,要成为他遮风挡雨的港湾。
他以为自己是在孤军奋战,是在用一首悲壮的诗进行无声的告别。却没想到,她直接用最温柔也最强大的力量,撕开了他所有的伪装,告诉他,他不是一个人!
他低下头,额头顶在冰凉的桌面上,肩膀微微耸动。没有人知道,这个骄傲而内敛的年轻男人,此刻正经历着怎样一场情感的海啸。是绝处逢生的庆幸,是被全然接纳的震撼,更是如同潮水般汹涌的爱意。
不知过了多久,他才缓缓抬起头,擦去眼角的湿意。他将那封信和书签,小心翼翼地贴放在胸口,那里,心脏正有力地、滚烫地跳动着。
他走出办公室,正午的阳光有些刺眼,他却觉得连日来笼罩在头顶的阴霾,被撕开了一道巨大的口子。他下意识地望向教师宿舍楼的方向。
就在这时,他看到黄诗娴正站在她宿舍的窗边。距离有些远,他看不清她脸上的表情,但他能感觉到,她也在看着他。
没有言语,没有手势。隔着一段距离,隔着明亮的阳光,他们的目光在空中紧紧交缠。
一种无声的誓言,在目光中流淌,坚定而温暖。所有的猜疑、不安和疏离,在这一刻,被彻底击碎。他们清楚地知道,有什么东西不一样了。那层朦胧的窗户纸被彻底捅破,一种比同情、比关怀更深沉、更牢固的情感纽带,将他们紧紧联系在一起。
那是爱与承诺。是“风雨同舟”的誓言。
接下来的日子,表面上看,一切如常。他们依旧各自忙碌于教学工作,在同事面前保持着适当的距离。但有些东西,确确实实改变了。
武修文的眼底,那份空洞和涣散消失了。虽然忧虑仍在,眉宇间还凝结着化不开的沉重,但他的脊背挺直了些,眼神里重新有了光,一种有了依托和方向的光。他会更认真地吃“国际厨房”的每一顿饭,在黄诗娴看过来时,回以一个极浅却真实的笑意。
黄诗娴也不再焦灼不安。她变得沉静而有力。她不再试图去逼问,而是用行动默默支撑。她会不动声色地帮他整理好散乱的作业本,会在他批改作业到很晚时,留下一盏温热的夜宵在办公室。他们的交流更多是通过眼神和这些细微的关怀,却比任何言语都更有力量。
他们都意识到,他们对彼此的爱,与对脚下这片讲台、对教室里那些孩子们的爱,是紧密交织、相互滋养的。正是这份共同的教育理想和责任感,让他们更深地理解彼此的坚持和脆弱,也让他们的爱情超越了简单的儿女情长,有了更坚实的基石和更辽阔的天地。这份爱,让他们在各自的教学路上,都更有力量去面对一切未知的风浪。
然而,现实的阴影并未散去。
一周后的傍晚,武修文独自在操场跑步,试图用身体的疲惫来驱散心头的焦虑。放在跑道边石阶上的外套口袋里,手机屏幕突然亮了起来。
又是一条来自未知号码的短信。
内容比上一次更简短,也更咄咄逼人。
“最后期限,下周考核日之前。记住代价。”
武修文的脚步猛地顿住,汗水顺着额角滑落,滴进塑胶跑道,瞬间洇开一个小点。他胸口剧烈起伏,不是因为跑步,而是因为那短信内容像一只无形的手,猝不及防地扼住了他的喉咙!
考核日?是即将到来的全区教师业务能力考核?他们要在那天逼他做什么?在关乎他职业前途,也关乎海田小学声誉的考核上?
代价……自然是黄家的渔船,是黄诗娴安稳的世界!
他们不仅要毁掉他,还要利用他,去玷污他视若生命的讲台,去伤害他拼尽一切想要守护的人!
刚刚因为黄诗娴的回应而获得片刻安宁的心,瞬间被巨大的恐慌和愤怒吞噬。他抬头望向天空,暮色四合,云层低垂,仿佛一场真正的暴风雨,正在天际线处酝酿,随时可能摧毁这片刻的温情与平静。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