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第221章 太蠢了(一更)  今天也在努力做魔头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简介

    第221章 太蠢了(一更) (第2/3页)

天这话太过狂妄。

    旁边的墨清璃与谢映秋更是一阵发愣,呆在原地不知如何是好。

    沈天却神色不变,语声从容:“首先,二位所争‘炉火纯青’,无论是指火色还是木心阶段,皆未抓住根本。《大虞药典·火候篇》开篇明义:‘炼药之火,重其性而非其色,察其源而非其焰。’

    青灵木心之火,其性暴烈,所谓‘纯青’,实指其火力臻至巅峰后,那将衰未衰、最为纯粹稳定的一刹那,此时火性由极阳初转平和,正是投入青冥须这等寒性灵材,以寒制暴、引药性归元的最佳时机,两位死抠字眼,争辩火色阶段,岂非舍本逐末?”

    他语速平稳,引经据典,一番话说得墨剑尘与兰石先生同时愣住。

    《大虞药典》是最基础的丹经,是所有丹师的入门读物,上面也确实有这么一句。

    不等二人反应,沈天继续道:“其二,关于‘三转凝露’。《药王谷基础丹诀》附录七明确记载:‘三转者,非次数之转,乃指采集寅、卯、辰三时,分别得自三种不同阴性灵木叶尖之露,三露性质有微妙差异,混合后经特殊手法震荡融合,其性自转,方称三转。’”

    他又踱步走到他们面前,指着桌上的那张丹方:“上面三眼灵蟾唾液虽可替代,却需‘冰心莲籽’中和燥性,我估计你们的莲籽没有去芯吧?《药王谷百草真解》里说过——莲芯性寒涩,非但中和不了燥性,反而会让凝露带苦,影响药效,这也是基础中的基础。”

    墨剑尘原本还想反驳,但他张开嘴后却说不出一个字。

    眼神开始惊疑不定,陷入深思。

    沈天所言虽基于最基础的丹经药典,却直指问题核心,角度刁钻却又合情合理,让他隐隐觉得,自己似乎真的钻了牛角尖。

    他又下意识的抬起头,与对面的兰石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同样的恍然、错愕,以及一丝难以言喻的羞惭——他们争论三天未果的难题,竟被一个年轻后辈用基础理论点破?

    沈天又继续道:“还有君臣佐使的调和,千年地心乳至阴,赤阳果至阳,并非相克,而是你们没按‘五行相生’之法配伍。《大虞丹典初编》卷五‘君臣佐使’篇说‘阴者需土生,阳者需木助’,若以金纹土茯苓为引,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阴阳自会调和,哪里需要用雷击木心粉冒险?”

    他指了指‘雷击木心粉’那处:“至于用雷击木心粉替代先天之气,更是下策。《药王谷百草真解》中‘引气篇’有云,‘先天之气难寻,可借温玉髓缓慢引动’,温玉髓性子温润,能慢慢激发丹材自身的中和之气,比雷击木心粉稳妥百倍。”

    墨剑尘老脸有些挂不住,又放不下面子承认,强自争辩:“哼!就算…就算你前面说的有几分道理,那‘君臣佐使’又该如何解释?千年地心乳至阴,赤阳果至阳,阴阳相克,如何调和?经文只含糊说‘以灵犀一指,引中和之气’,这‘灵犀一指’究竟是何种法门?用何物引气?你若能解此惑,老夫便服你!”

    沈天神色自若,状似淡然:“此问更易,《大虞药典·君臣篇》有云:‘阴阳相冲,和为贵。然和之道,非必取中,亦可引子。’所谓‘灵犀一指’,绝非什么高深莫测的秘法,而是指炼丹师需以自身灵念,高度凝聚于指尖,于此一指点出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