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统一文学联盟 (第3/3页)
大陆作家并不讲话,岛上代表也只有陈映真、李敖、白先勇、齐邦媛四人讲话。
陈映真在台上望着密密麻麻的学生,奇怪的腔调刚一开口,顿时掌声如雷。
“我是陈映真,是闽南人也是岛上人。今天上午跟刘教授交流,他的很多观点我都非常认同,我同样崇尚现实主义文学写作,我也认为要建立民族文学的风格,什么民族?当然是中华民族。
我很早就研究马列主义,还因为这个坐过牢,光头去世我被特赦。大陆有工农兵,却不知道在岛上也有工农兵,那就是我。”
陈映真出狱后对岛上乡土文学大肆批评,被余光中称为“工农兵文学”的攻击。
“无论他们怎么说我,我都不会改变我对文学的看法,实际上可以说,这是我对国家和两岸发展的看法”
燕大的学生对于陈映真了解较少,听他讲到自己的经历,学生们才明白陈映真在岛上坚持立场所遭受的折磨和批判。
也没有想到写出《乡愁》的余光中,竟然去配合岛上的“本土派”,发展本土文学。
陈映真讲完,李敖上台说道:“刚才陈主编讲的很对,那个余光中啊,就是个马屁精,喜欢拍GMD的马屁,这样的人我是看不上。我李敖敢说敢讲,有些事情不吐不快。
好了,骂完人了,开始我的演讲。刚才啊陈主编有点紧张,紧张到他只顾着自我介绍,忘了感谢来宾。我替他说一下,感谢文化部和文研所举办这次交流活动,尤其感谢刘一民教授对两岸交流的推动。感谢燕大的教授,感谢现场的燕大同学。
我父亲是燕大人,我在燕京长大,那个时候叫北平。所以啊,我一落地燕京,我倍感亲切。我提前来到这里,就是想看看燕京,看看新中国治理下的燕京怎么样了!说实话,比岛上媒体宣传的好
治大国如烹小鲜,马虎不得。我李敖天天骂这个,骂那个,但是我知道,这种大事儿我做不了,我可能做个市长,做个县长差不多。
我做不了,GMD也做不了,要不然他们怎么灰溜溜的跑了”
自从李敖上台之后,下面的笑声和掌声就没停过。坐在刘一民身后的严家炎微微靠前说道:“这家伙适合演讲,天生就适合演讲,幽默还能调动人的情绪。”
“是啊,要不然你以为他为什么名气大?”刘一民嘿嘿一笑。
李敖讲的是岛上历史,从东吴到郑成功再到现在,再从历史背景到目前的社会人文,说明两岸自古一体,以及两岸未来一定要走向统一。
不过每个人的演讲时间有限,李敖只讲了一个小时。白先勇的发言主要是讲自己热爱的传统文化,以及如何传承传统文化。
“大家可能知道,有几百万人到了岛上。他们来自各地,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在岛上有眷村,眷村是什么?就是家眷聚居地,不同的口音在这里交融,同时也把各地的文化带了过去。我去过眷村,一些知道我的身份的人,见到我就问‘白公子,我们什么时候能回家?’。
当听到允许老兵返乡后,我喜极而涕。中国人不管什么时候,都难以舍弃故土。但是我也很担忧,老一代人和他们的后代成长的环境不同,这些传统文化离开了这些老人,如何才能传承下去?”
听着白先勇的演讲,陈映真忽然凑到刘一民身旁说道:“刘先生,你觉得像我们这样的人应该如何在岛上生存?”
“陈主编,你说‘生存’二字描述并不恰当,你们是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你如果想要简单的生存,会生存的很好。只需要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我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我足。”刘一民鼓励道。
陈映真眸中闪过一丝精光:“刘先生,你说起话来很鼓舞人心。是啊,若是单单求生存,随波逐流而已。但是我想做点不一样的,常感觉力量太小。”
“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团体的力量是无限的,但从另一方面看,你的力量并不小。老人家说,统一战线,统一战线。把自己的朋友搞得多多的,敌人搞得少少的,团结可以团结的力量。”
“你是说让我们形成自己的团体?”
“你不也是这样想的吗?陈主编,你能成立杂志,参加左翼联盟,实际上你本身就有组织能力。”刘一民笑嘻嘻地说道。
陈映真听后抿嘴而笑:“等晚上咱们好好聊聊。”
演讲完的白先勇走下台,看到两人亲密无间的样子于是问道:“你们在聊什么呢?”
“我们在讲你说的好,听得意犹未尽。”刘一民笑着说道。
白先勇扬起眉头说道:“是吗?我对传统文化尤其是戏曲兴趣很浓,如果想聊一聊的话,我晚上去你房间,好好的跟刘先生讨论一下。”
“哎呀,我看没那个必要了吧。”刘一民警惕地说道。
ps:半个小时下一章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