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朱霖:我好像要当姐了! (第1/3页)
中文系大楼前,严家炎抿了一口茶,告诉刘一民具体的颁奖时间要到下学期。
“严教授,您这是把枸杞当饭吃啊。”刘一民瞥了一眼严家炎的茶杯幽幽说道。
严家炎的茶杯里泡着蒲公英和枸杞,补肾的同时还能避免上火。
严家炎看了一眼茶杯后瞪了刘一民一眼:“你还年轻,等你到我这个年纪就明白了,你以为我想喝啊?”
“哈哈哈。”
听到刘一民爽朗的笑声,严家炎赶紧“咳嗽”一声:“你小子给我声音小点。”
刘一民的笑声引来了吴组缃,吴组缃得知刘一民获得了今年的“教育系统先进个人”,恭喜道:“一民,年纪轻轻,再接再厉。劳模可不好当啊,后面多少人看着你呢!”
“谢谢吴教授,我一定努力。”刘一民谦虚地说道。
吴组缃看了一眼严家炎:“电视《红楼梦》大家都看了吗?”
“看了,吴教授,得向你说一声恭喜啊。我去中央电台录节目的时候,电台的人都在说,随着《红楼梦》播出,您讲《红楼梦》的磁带销量持续增长。您现在在红学领域的影响力属第一啊!”
国内电视剧《红楼梦》目前正在国内热播,电视剧《红楼梦》将国内对于《红楼梦》文学著作的讨论推向了高潮。不少人一边看《红楼梦》,一边去回味吴组缃对于红学的解析。
但电视剧《红楼梦》拍摄之前,导演王扶林邀请了大量《红楼梦》学界研究人士参与剧本的改编和指导工作。
对于电视剧,并不是所有人都那么热情。一些著名《红楼梦》专家甚至公开反对剧本改编工作。他们认为才是《红楼梦》的最佳载体,而改编成电视会损害《红楼梦》的叙事体系、思想等等。
曹禹和吴组缃都参与了剧本改编工作,不过主要是当顾问。不过很奇怪的是,吴组缃的名字却并没有出现在电视剧后面的顾问名单里面。
“家炎啊,你的《水浒传》讲的也不错,马上快要讲完了吧?”吴组缃听到严家炎的吹捧,立即称赞起了对方。
吴组缃讲了几点关于剧版《红楼梦》令人不满意的地方。
刘一民没怎么看《红楼梦》,倒是朱霖和朱父朱母喜欢看。
但一般晚上回家朱霖并没有看《红楼梦》的机会,要么陪着两个小家伙玩耍,要么陪着他们看动画片。
他们这种年纪可是看不懂《红楼梦》,另外《红楼梦》里还有一些恐怖镜头,吓得两人哇哇乱叫。
严家炎笑道:“还得一段时间才能完结,我跟您不一样,我讲的《水浒》很多人不理解。在普通老百姓的印象里,《水浒》里梁山泊上都是好汉,但我们用另一个观点去看,他们并非如此。当学术界的看法和老百姓的看法相冲突的时候,他们会很难接受我的观点。
好在我们的听众,有相当一部分是学生和知识分子,他们更愿意去接受一些新颖的观点。”
“等您讲完了,《水浒传》也制作成磁带播放,严教授,我相信到时候也能卖到国外。”刘一民称赞了几句,就准备离开燕大。
严家炎却拉着刘一民去他家里吃饭,等吃完饭,严家炎带着他去见了校长丁石荪。
丁石荪正在为何凤山到燕大演讲的事情忙碌,本来这种演讲不应该他去忙,但谁让现在国际上何凤山的名声很大。
相关部门先于岛上一步将何凤山请回了国内,他的一举一动和演讲内容都有人盯着,出了事儿国际媒体肯定会大肆渲染。
“一民,恭喜你获得教育系统先进个人,希望你接下来再接再厉,不负咱们全系统劳模称号。”丁石荪看到刘一民和严家炎进来,赶紧停下了手中的工作。
燕大今年获得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先进个人并授予人民教师称号的教授总共有五人,刘一民的实际工作年龄相当于其余人的零头。
“丁校,我一定再接再厉。”刘一民和严家炎走到沙发旁坐了下来。
丁石荪让人给两人倒了一杯茶:“一民,是我让老严把你叫来的,我想听你讲讲,何凤山这个人?根据这个人的性格就能对他的演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到时候出现状况也好随机应变。”
“丁校,中国书刊社给我寄来了几份何凤山先生演讲资料,我看了,除了讲救鱿太人的事情外,也讲了当时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抗日历史、以及外交官生涯。
何凤山先生是一名外交官,演讲口才肯定没问题。回到燕大演讲的内容,我想跟他的外交生涯分不开。他是一位很爱国的外交官,他以前虽然为GMD工作,但是他对于中国的爱,是超越了政治。”
刘一民向丁石荪和何凤山讲述了自己第一次去何凤山家里的经历,当时何凤山讲了对于“弱国无外交”的切身感触。
听到这里,丁石荪放下了心:“一民,到时候何凤山抵达燕京的时候,咱们三个去机场迎接。到时候,宣传部和统战部门负责侨胞工作的领导都会到场。”
“行!”
从丁石荪办公室出来之后,刘一民走进文研所的办公室,下班后加班了半个小时才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